(改编)25℃、101kPa下:①2Na(s)+1/2O2(g)=Na2O(s) △H= -414kJ·mol-1
②2Na(s)+O2(g)=Na2O2(s) △H= -511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和②产物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不相等
B.①和②生成等物质的量的产物,转移电子数不同
C.常温下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随温度升高生成Na2O的速率逐渐加快
D.25℃、101kPa下:Na2O2(s)+2Na(s)=2Na2O(s) △H= -317kJ·mol-1
一定条件下,Cu2+、Mn2+、Fe3+的浓度对乙酸在光照下催化降解速率的影响如右图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方案的缺陷之一是未做空白对照实验
B.Cu2+、Mn2+提高乙酸降解速率的最佳浓度为 0.1 mmol·L-l
C.Fe3+不能提高乙酸降解速率
D.相同条件下,乙酸在Cu2+、Mn2+、Fe3+作用下的降解速率依次减小
(改编)在稀硫酸与锌反应制取氢气的实验中,探究加入硫酸铜溶液的量对氢气生成速率的影响。实验中Zn粒过量且颗粒大小相同,饱和硫酸铜溶液用量0~4.0mL,保持溶液总体积为100.0mL,记录获得相同体积(336mL)的气体所需时间,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气体体积均转化为标况下)。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饱和硫酸铜溶液用量过多不利于更快收集氢气
B.a、c两点对应的氢气生成速率相等
C.b点对应的反应速率为v(H2SO4) = 1.0×10-3 mol·L-1·s-1
D.d点没有构成原电池,反应速率减慢
在一定温度下,10mL0.40mol/LH2O2发生催化分解。不同时刻测定生成O2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如下表。
t/min | 0 | 2 | 4 | 6 | 8 | 10 |
V(O2)/mL | 0.0 | 9.9 | 17.2 | 22.4 | 26.5 | 29.9 |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A.0~6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H2O2)≈3.3×10-2 mol/(L•min)
B.6~10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H2O2)<3.3×10-2 mol/(L•min)
C.反应到6 min时,c(H2O2)=0.30mol/L
D.反应到6 min时,H2O2分解了50%
烃分子中碳、氢两种元素质量比为5:1,且分子中含有3个甲基,则该烃分子的一氯代物共有几种(不考虑空间异构)
A.1 B.2 C.3 D.4
X、Y二元素的原子,当它们分别获得两个电子形成稀有气体元素原子层结构时,X放出的热量大于Y放出的热量;Z、W两元素的原子,当它们分别失去一个电子形成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电子层结构时,吸收能量W大于Z。则X、Y和Z、W分别形成的化合物中,离子化合物可能性最大的是
A.Z2X B.Z2Y C.W2X D.W2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