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钠及其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用途。 (1)常温下,浓度均为0.1mol/L的下列五种钠...

钠及其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用途。

(1)常温下,浓度均为0.1mol/L的下列五种钠盐溶液的pH如下表;

溶质

CH3COONa

NaHCO3

Na2CO3

NaClO

NaCN

pH

8.8

9.7

11.6

10.3

11.1

上述盐溶液中的阴离子,结合氢离子能力最强的是   ,根据表中数据,浓度均为0.01mol/L的下列四种酸的溶液分别稀释100倍,pH变化最大的是     (填编号)。

A.HCN     B.HClO     CCH3COOH      D.H2CO3

(2)有①100mL0.1mol/L碳酸氢钠 ②100mL0.1mol/L碳酸钠两种溶液,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个数:

   (填“>”“=”“<”下同)。溶液中阴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①    ②。

(3)碳酸氢钠是一种    (填“强”或“弱”)电解质;写出HCO3-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常温下,0.1mol/L碳酸氢钠溶液的pH大于8,则溶液中Na+HCO3-H2CO3CO32-OH-五种微粒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4)实验室中常用氢氧化钠来进行洗气和提纯。

①当150mL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标况下2.24L二氧化碳时,所得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② 几种离子开始沉淀时的pH如下表:

离子

Fe2+

Cu2+

Mg2+

pH

7.6

5.2

10.4

当向含相同浓度的Cu2+Mg2+Fe2+的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     (填离子符号)先沉淀,Ksp[Fe(OH)3]

Ksp[Mg(OH)2] (填“>”“=”或“<”),要使0.2mol/L硫酸铜溶液中铜离子沉淀较为完全(使铜离子浓度降至原来的千分之一),则应向溶液里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使溶液pH为  

( Ksp[Cu(OH)2]=2×10-20mol2/L2)

 

(共14分)(1)CO32- (1分) C(1分) (2)<(1分) <(1分) (3)强(1分) HCO3― + H2OH2CO3 + OH―(1分) c(Na+)>c(HCO3―)>c(OH―)>c(H2CO3)>c(CO32―)(2分) (4)①c(Na+)>c(HCO3―)>c(CO32―)>c(OH―)>c(H+)(2分)② Cu2+ (1分)< (1分) 6(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越容易水解的盐,越容易结合氢离子,相同浓度的钠盐容易,pH越大则盐的水解程度越大,所以最容易水解的盐是碳酸钠,所以最容易结合氢离子的阴离子为CO32- ;浓度相同的酸稀释相同倍数后,酸性越强的酸其pH变化越大,四种酸的酸性大小顺序为醋酸最强,其次为碳酸,然后次氯酸,最弱的为HCN,所以溶液变化最大的为醋酸,选C。 (2)溶液的pH越大,说明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越大,则水电离的氢离子浓度越大,体积相同时,氢离子个数越多,所以碳酸氢钠溶液中氢离子个数小于碳酸钠的氢离子个数;根据溶液中的电荷守恒,两种溶液中的离子种类相同,则碳酸氢钠溶液中阳离子浓度和小于碳酸钠中阳离子浓度和,所以碳酸氢钠溶液中阴离子浓度和小于碳酸钠中阴离子浓度和。(3)碳酸氢钠是盐,是一种强电解质;碳酸氢根离子水解生成碳酸分子和氢氧根离子,离子方程式为:HCO3― + H2OH2CO3 + OH―。 在碳酸氢钠溶液中显碱性,说明碳酸氢根的水解大于电离,所以水解出来的碳酸分子浓度大于电离出的碳酸根离子浓度,因为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来自于碳酸氢根水解和水电离,所以氢氧根离子浓度大于碳酸根子浓度,所以微粒浓度关系为c(Na+)>c(HCO3―)>c(OH―)>c(H2CO3)>c(CO32―)。(4)①0.15摩尔氢氧化钠和0.1摩尔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等物质的量的碳酸氢钠和碳酸钠,由于碳酸根的第一步水解程度大于第二步水解程度,所以碳酸氢根离子浓度大于碳酸根离子浓度,溶液显碱性,离子浓度关系为c(Na+)>c(HCO3―)>c(CO32―)>c(OH―)>c(H+)。②pH小的离子先沉淀,溶度积常数小的物质越先沉淀,所以铜离子先沉淀。Ksp[Fe(OH)3]< Ksp[Mg(OH)2];当铜离子完全沉淀时铜离子浓度为2×10-4mol/L,则氢氧根离子浓度为,氢离子浓度=10-6mol/L,溶液pH= 6(2分) 考点:盐类水解的应用 【名师点睛】盐类水解的应用规律 盐的离子跟水电离出来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称为盐类的水解。 其一般规律是: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两强不水解,两弱更水解,越弱越水解。 哪么在哪些情况下考虑盐的水解呢? 1.分析判断盐溶液酸碱性时要考虑水解。 2.确定盐溶液中的离子种类和浓度时要考虑盐的水解。 如Na2S溶液中含有哪些离子,按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C(Na+ )>C(S2-)>C(OH-)>C(HS-)>C(H+) 或:C(Na+) +C(H+)=2C(S2-)+C(HS-)+C(OH-) 3.配制某些盐溶液时要考虑盐的水解 如配制FeCl3,SnCl4 ,Na2SiO3等盐溶液时应分别将其溶解在相应的酸或碱溶液中。 4.制备某些盐时要考虑水解Al2S3 ,MgS,Mg3N2 等物质极易与水作用,它们在溶液中不能稳定存在,所以制 取这些物质时,不能用复分解反应的方法在溶液中制取,而只能用干法制备。 5.某些活泼金属与强酸弱碱溶液反应,要考虑水解 如Mg,Al,Zn等活泼金属与NH4Cl,CuSO4 ,AlCl3 等溶液反应.3Mg+2AlCl3 +6H2O=3MgCl2+2Al(OH)3↓+3H2↑ 6.判断中和滴定终点时溶液酸碱性,选择指示剂以及当pH=7时酸或碱过量的判断等问题时,应考虑到盐的水解.如CH3COOH与NaOH刚好反应时pH>7,若二者反应后溶液pH=7,则CH3COOH过量。指示剂选择的总原则是,所选择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应该与滴定后所得盐溶液的pH值范围相一致。即强酸与弱碱互滴时应选择甲基橙;弱酸与强碱互滴时应选择酚酞。 7.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时要考虑水解.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8.分析盐与盐反应时要考虑水解.两种盐溶液反应时应分三个步骤分析考虑: (1)能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2)能否发生双水解互促反应; (3)以上两反应均不发生,则考虑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 9.加热蒸发和浓缩盐溶液时,对最后残留物的判断应考虑盐类的水解 (1)加热浓缩不水解的盐溶液时一般得原物质. (2)加热浓缩Na2CO3型的盐溶液一般得原物质. (3)加热浓缩FeCl3 型的盐溶液.最后得到FeCl3和Fe(OH)3 的混合物,灼烧得Fe2O3 。 (4)加热蒸干(NH4)2CO3或NH4HCO3 型的盐溶液时,得不到固体. (5)加热蒸干Ca(HCO3)2型的盐溶液时,最后得相应的正盐. (6)加热Mg(HCO3)2、MgCO3 溶液最后得到Mg(OH)2 固体. 10.其它方面 (1)净水剂的选择:如Al3+ ,FeCl3等均可作净水剂,应从水解的角度解释。 (2)化肥的使用时应考虑水解。如草木灰不能与铵态氮肥混合使用。 (3)小苏打片可治疗胃酸过多。 (4)纯碱液可洗涤油污。 (5)磨口试剂瓶不能盛放Na2SiO3,Na2CO3等试剂. 凡此种种,不一而举。学习中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灵活应用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甲醇作为基本的有机化工产品和环保动力燃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二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醇是合理利用二氧化碳的有效途径。由二氧化碳制备甲醇过程中可能涉及反应如下:

反应Ⅰ:CO2(g)+3H2(g)  满分5 manfen5.com  CH3OH(g)+H2O(g)     △H1=-49.58KJ/mol

反应Ⅱ:CO2(g)+H2(g) 满分5 manfen5.com  CO(g)+H2O(g)         △H2

反应Ⅲ:CO(g)+2H2(g) 满分5 manfen5.com   CH3OH(g)           △H3=-90.77KJ/mol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Ⅱ的△H2=   ,反应Ⅰ自发进行条件是    (填“较低温”、“较高温”或“任意温度”)。

(2)在一定条件下3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氢气和二氧化碳仅反应反应Ⅰ,实验测得反应物在不同起始投入量下,

体系中二氧化碳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曲线,如图1所示。

① 氢气和二氧化碳的起始的投入量以A和B两种方式投入

A:n(H2)=3mol   n(CO2)=1.5mol

B:n(H2)=3mol   n(CO2)=2mol,曲线Ⅰ代表哪种投入方式        (用A、B表示)

②在温度为500K的条件下,按照A方式充入3摩尔氢气和1.5摩尔二氧化碳,该反应10分钟时达到平衡:A.此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        ;500K时,若在此容器中开始充入0.3摩尔氢气和0.9摩尔二氧化碳、0.6摩尔甲醇、x摩尔水蒸气,若使反应在开始时正向进行,则x应满足的条件是     

b在此条件下,系统中甲醇的浓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2所示,当反应时间达到3分钟时,迅速将体系温度升至600K,请在图2中画出3~10分钟内容器中甲醇的浓度变化趋势曲线。

满分5 manfen5.com

(3)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是一种新型的燃料电池,它是以固体氧化锆氧化钇为电解质,这种固体电解质在高温下允许氧离子(O2-)在其间通过,该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3所示,其中多孔电极均不参与电极反应。图3是甲醇燃料电池的模型。

满分5 manfen5.com

①写出该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     

②如果用该电池作为电解装置,当有16g甲醇发生反应时,则理论上提供的电量最多为    摩尔。

 

查看答案

最常见的塑化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可由邻苯二甲酸酐与正丁醇在浓硫酸共热下反应制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装置图(部分装置省略)如图:

满分5 manfen5.com

满分5 manfen5.com

已知:正丁醇沸点118,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是无色透明、具有芳香气味的油状液体,沸点340,酸性条件下,温度超过180时易发生分解。

由邻苯二甲酸酐、正丁醇制备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实验操作流程如下:

① 向三颈烧瓶内加入30g(0.2mL)邻苯二甲酸酐,22g正丁醇以及少量浓硫酸。

② 搅拌,升温至105℃,持续搅拌反应2小时,保温至反应结束。

③ 冷却至室温,将反应混合物倒出,通过工艺流程中的操作X,得到粗产品。

④ 粗产品用无水硫酸镁处理至澄清→取清液(粗酯)圆底烧瓶减压蒸馏,经过处理得到产品20.85g。

请回答以下问题:

(1)步骤②中不断从分水器下部分分离出产物水的目的是      。判断反应已结束的方法是     

(2)上述实验可能生成的副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填一种即可)

(3)操作X中,应先用5%碳酸钠溶液洗涤粗产品,纯碱溶液浓度不宜过高,更不能使用氢氧化钠;若使用氢氧化钠溶液,对产物有什么影响?(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操作X中,分离出产物的操作中必须使用的主要玻璃仪器有     

(5)粗产品提纯流程中采用减压蒸馏的目的是    

(6)本实验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式量是278)的产率为      

 

查看答案

用惰性电极电解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实验装置如图甲。电解过程中的实验数据如下图乙,横坐标表示电解过程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纵坐标表示电解过程中产生气体的总体积(标准状况下)。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电解过程中,a电极表面先有红色物质析出,后有气泡产生

Bb电极上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4OH--4e-=2H2O+O2

C曲线OP段表示氧气的体积变化

D.从开始到Q点时收集到的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12g/mol

 

查看答案

将足量的二氧化碳不断通入KOH 、Ca(OH)2、KAlO2的混合溶液中,生成沉淀与通入二氧化碳的量的关系可表示为(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短周期元素TQR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主族序数相等。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依次为甲丁。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甲丁受热均容易分解

B常温下丁的浓溶液可用T单质所制的容器来盛装

C丁的浓溶液与Q的单质加热发生反应,可生成体积比为1:2的两种气体

DR的氧化物在空气中与其它物质作用可形成光化学烟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