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已知H2CO3的Ka1=4.2×10-7 、Ka2=5.6×10-11;HClO...

已知H2CO3Ka1=4.2×10-7 Ka2=5.6×10-11;HClOKa=3.0× 10-8,

HFKa=3.5×10-4

(1)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CO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在饱和氯水中加入NaHCO3,直至溶液的黄绿色褪去,则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常温下,将pH和体积都相同的氢氟酸和次氯酸分别加蒸馏水稀释,pH随溶液体积变化如图所示。

满分5 manfen5.com

曲线        稀释时pH的变化曲线。

取A点的两种酸溶液,中和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消耗          体积较小。

(4)25 时,将0.40 mol·L-1 HCN溶液与0.20 mol·L-1 NaOH溶液各100 mL混合后,测得溶液的pH=a(a>7)。则该溶液中所有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             

c(HCN)-c(CN-)=   mol·L-1。(假设混合后体积等于两种溶液体积之和)

 

(1)ClO- + CO2 +H2OHClO +HCO3- (2)Cl2+ H2O H++Cl-+ HClO H++ HCO3-= H2O +CO2↑ (或Cl2+ HCO3-= Cl-+ HClO +CO2↑) (3)①HF ②HClO (4)c(Na+)>c(CN-)>c(OH-)>c(H+); 2×(10a-14-10-a) 【解析】 试题分析:(1)电离平衡常数越大,酸性越强,从题所给的电离平衡常数分析,酸性强弱顺序为:H2CO3>HClO >HCO3-,次氯酸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次氯酸和碳酸氢钠,离子方程式:ClO- + CO2 +H2OHClO +HCO3- (2)饱和氯水中存在氯气和水的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加入碳酸氢钠,盐酸与其反应生成氯化钠和二氧化碳和水,氯气与水的反应平衡不断的正向移动,直到氯气反应完,离子方程式为:Cl2+ H2O H++Cl-+ HClO H++ HCO3-= H2O +CO2↑(或Cl2+ HCO3-= Cl-+ HClO +CO2↑)。(3)①氟化氢的酸性比次氯酸强,所以加水稀释,溶液的pH变化比较大,所以曲线Ⅰ为HF。 ②两溶液的pH相等,但次氯酸的电离程度比氟化氢小,所以次氯酸的浓度比氟化氢的大,中和等体积等浓度的氢氧化钠时消耗次氯酸少。(4)二者反应后得到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CN、NaCN,溶液显碱性,说明CN-水解程度大于HCN的电离程度,所以离子浓度顺序为:c(Na+)>c(CN-)>c(OH-)>c(H+) ; 根据电荷守恒c(Na+)+ c(H+)=c(OH-)+ c(CN-), 物料守恒2 c(Na+)= c(CN-)+ c(HCN),两式联立,消去钠离子,则得到c(HCN)-c(CN-)=2 (c(OH-)-c(H+))=2×(10a-14-10-a)。 考点: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移动和电离平衡常数的应用,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溶液中的守恒关系 【名师点睛】盐类水解,水被弱解;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越弱越水解,都弱双水解;谁强呈谁性,同强呈中性。 电解质溶液中的守恒关系 电荷守恒:电解质溶液中所有阳离子所带有的正电荷数与所有的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相等。如NaHCO3溶液中:n(Na+)+n(H+)=n(HCO3-)+2n(CO32-)+n(OH-)推出:[Na+]+[H+]=[HCO3-]+2[CO32-]+[OH-] 物料守恒:电解质溶液中由于电离或水解因素,离子会发生变化变成其它离子或分子等,但离子或分子中某种特定元素的原子的总数是不会改变的。如NaHCO3溶液中:n(Na+):n(c)=1:1,推出: C (Na+)=c (HCO3-)+c (CO32-)+c (H2CO3) 质子守恒:(不一定掌握)电解质溶液中分子或离子得到或失去质子(H+)的物质的量应相等。例如:在NH4HCO3溶液中H3O+、H2CO3为得到质子后的产物;NH3、OH-、CO32-为失去质子后的产物,故有以下关系:c (H3O+)+c (H2CO3)=c (NH3)+c (OH-)+c (CO32-)。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人类活动产生的CO2长期积累,威胁到生态环境,其减排问题受到全世界关注。

(1)工业上常用高浓度的K2CO3 溶液吸收CO2,得溶液X,再利用电解法使K2CO3 溶液再生,其装置示意图如下:

满分5 manfen5.com

在阳极区发生的反应包括                     和H ++ HCO3- === H2O + CO2↑。

简述CO32-在阴极区再生的原理                         

(2)再生装置中产生的CO2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甲醇等产物,工业上利用该反应合成甲醇。

已知:25 ,101 KPa

H2(g) + 1/2 O2(g) === H2O(g)  Δ H1= -242 kJ/mol

CH3OH(g) + 3/2 O2(g) === CO2 (g) + 2 H2O(g)  Δ H2= -676 kJ/mol

① 写出CO2和H2生成气态甲醇等产物的热化学方程式        

下面表示合成甲醇的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满分5 manfen5.com

(3)在密闭的再生装置中,加入5 mol H2与2 mol CO2发生反应生成甲醇,反应达到平衡时,改变温度(T)和压强(P),反应混合物中甲醇(CH3OH)的物质的量分数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P1> P2> P3>P4

B.甲醇的物质的量分数越高,反应的平衡常数越大

C.图示中,该反应的温度变化为:T1> T2> T3>T4 

D.T4、P4、时,H2的平衡转化率为60%

(4)已知某种甲醇燃料电池中,电解质溶液为酸性,示意图如下:工作结束后,B电极室溶液的pH与工作前相比将          (填写“增大”、“减小”或“不变”,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A电极附近甲醇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IA、B、C、D、E为短周期元素,非金属元素A最外层电子数与其周期数相同,B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所在周期数的2倍。B 在C中充分燃烧能生成其最高价化合物BC2。D与C2-具有相同的电子数。A在E中燃烧,产物溶于水得到一种强酸。回答下列问题:(1)B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写出一种工业制备单质E方法的离子方程式        (2)这五种元素两两之间能形成多种化合物,请写出A2C和DA相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II化合物甲由四种元素组成,撞击甲容易发生爆炸生成三种物质,产物之一是纯净固体单质乙,另两种产物丙和丁是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常见气体,其中丁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3.0g甲发生爆炸反应,生成2.16g乙和标准状况下0.224L丁,其余为丙.回答下列问题:

(1)丁的结构式             

(2)甲发生爆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已知化合物甲中,有两种元素的化合价为最高正价,另两种元素的化合价为最低负价,

爆炸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查看答案

常温下,某溶液A中可能含有NH4+、Na+、Al3+、Fe2+、Fe3+、CO32-、SO32-、Cl-、SO42-,现取该溶液进行相关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满分5 manfen5.com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一定有SO42-,可能有Cl-

B.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只有Fe2+和CO32- 两种离子

C.溶液中一定存在Al3+、Na+

D.生成的甲、乙两种气体均无色,且均易溶于水

 

查看答案

已知H2R为二元弱酸:H2R满分5 manfen5.com HR+H+     Ka1       HR满分5 manfen5.com R2+H+      Ka2

常温下,向某浓度的H2R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量浓度的KOH溶液,所得溶液中H2R、HR、R2三种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δ)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pH=1.2溶液中:c(K+) + c(H+) = c(OH) + c(H2R)

B.pH=2.7溶液中:c2(HR) / [c(H2R) × c(R2)]= 1000

C.将相同物质的量KHR和K2R固体完全溶于水可配得pH为4.2的混合液

D.向pH=1.2的溶液中加KOH溶液将pH增大至4.2的过程中水的电离度一直增大

 

查看答案

实验室可利用硫酸厂炉渣(主要成分为铁的氧化物及少量FeS、SiO2等)制备聚铁和绿矾(FeSO4•7H2O),聚铁的化学式为[Fe2(OH)n(SO4)3﹣0.5n]m,制备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炉渣中FeS与硫酸和氧气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FeS+3O2+12H+═4Fe3++4S↓+6H2O

B.气体M的成分是SO2,通入双氧水得到硫酸,可循环使用

C.溶液Z的pH影响聚铁中铁的质量分数,若其pH偏小,将导致聚铁中铁的质量分数偏大

D.向溶液X中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溶液Y,再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等步骤得到绿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