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下列实验操作中,叙述正确的是 (填字母)
A.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若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一定会导致测定结果偏小
B.过滤时,为了加快过滤速率,可用玻璃棒在过滤器内搅拌
C.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后再将上层液体从下口放出到另—烧杯
D.做焰色反应的铂丝,用硫酸洗涤后,再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无色,才可使用
E.向溶液中加盐酸酸化的BaCl2 ,如果产生白色沉淀,则一定有SO
F.证明某盐中含有NH4+的方法是:取该盐加入强碱溶液加热,如果产生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的气体,便证明有NH4+
G.使用容量瓶配置一定浓度的溶液时,俯视刻度线定容后所得溶液的浓度偏高
H.用灼烧法鉴别棉织品和毛织品,有焦臭味的是毛织品
Ⅱ.甲学生对Cl2与FeCl2和KSCN混合溶液的反应进行实验探究。向A中通入氯气至过量,观察A中,发现溶液先呈红色,然后变为黄色。
(1)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2)为了探究A中溶液由红色变为黄色的原因,甲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取A中黄色溶液于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则溶液中一定存在________ .
(3)资料显示:SCN -的电子式为 .甲同学猜想SCN﹣可能被Cl2氧化了,他进行了如下研究.
①取A中黄色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由此证明SCN﹣中被氧化的元素是 .
②甲同学通过实验证明了SCN﹣中氮元素转化为NO3﹣,已知SCN﹣中碳元素没有被氧化,若SCN﹣与Cl2反应生成1mol CO2,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mol.
已知A、B、C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单质。室温下,A为固体,B和C均为气体。在适宜的条件下,它们可以按如图进行反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A、B、C中三种元素的任意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所属物质类别可能是氧化物
B.A、B、C中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所属物质类别一定不是碱
C.如果E溶液是一种强酸,则E溶液为盐酸
D.A、B、C中有一种金属且为A
a mol FeS与b mol FeO投入到v L、c mol•L-1的硝酸溶液中充分反应,产生NO气体,所得澄清溶液的成分可看作是Fe(NO3)3、H2SO4的混合液,则反应中未被还原的硝酸可能为
①(a+b)×63g ②(a+b)×189g ③(a+b)mol ④[cV-(9a+b)/3 ]mol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将NaOH溶液逐滴加入NH4HCO3溶液中(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下列各示意图表示的混合溶液有关量的变化趋势正确的是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X、Y、Z、W四种短周期元素,X、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其电子层数相等,X、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Y、W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相等。甲的化学式为YX3,是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乙的化学式为YZ3,丙是由X、Y、Z组成的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W>Y>Z,而离子半径: Z>Y>W
B.化合物丙中只存在共价键
C.测得丙的水溶液呈酸性,则溶液中丙盐阳离子浓度大于酸根离子浓度
D.甲沸点远高于乙,可能是甲分子间存在氢键所致
铋(Bi)位于元素周期表中ⅤA族,+3价较稳定,铋酸钠(NaBiO3)溶液呈无色。取一定量的硫酸锰(MnSO4)溶液依次滴加下列溶液,对应的现象如下表所示:
加入溶液 | ①适量的铋酸钠溶液 | ②过量的双氧水 | ③适量KI淀粉溶液 |
实验现象 | 溶液呈紫红色 | 紫红色消失,产生气泡 | 溶液变成蓝色 |
关于NaBiO3、KMnO4、I2、H2O2的氧化性由强到弱(从左至右)的顺序为
A.NaBiO3、KMnO4、H2O2、I2
B.I2、H2O2、KMnO4、NaBiO3
C.KMnO4、NaBiO3、I2、H2O2
D.H2O2、I2、NaBiO3、KMn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