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Ⅰ.(1)实验室用铜制取硫酸铜,将适量硝酸分多次加入到铜粉与稀硫酸的混合物中,加...

Ⅰ.(1)实验室用铜制取硫酸铜,将适量硝酸分多次加入到铜粉与稀硫酸的混合物中,加热使之反应完全,通过蒸发、结晶得到硫酸铜晶体。理论上硫酸和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最佳为:_____________

(2)实验上,即使铜粉、硫酸及硝酸都比较纯,制得的CuSO4·5H2O中还是可能存在杂质,除去这种杂质的实验操作称为___________。

(3)为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如下设计:

方案甲:以空气为氧化剂。将铜粉反复灼烧,使铜与空气充分反应生成氧化铜,再将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

方案乙:将空气或氧气直接通入到铜粉与稀硫酸的混合物中,发现在常温下几乎不反应.向反应液中加少量FeSO4,即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铜.反应完全后,加M调节pH,铁元素全部沉淀(一般认为铁离子的浓度下降到10-5 mol•L-1,就认为沉淀完全)然后过滤、浓缩、结晶。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方案甲中,钢丝应在__________中反复灼烧;(填仪器名称)

方案丙:将钢丝放到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适量的H2O2,并控制温度在50℃~60℃,持续反应1h,也能获得硫酸铜。请回答下列问题:

②反应时温度必须控制在50℃~60℃,温度不宜过高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用湿法制磷酸的副产品氟硅酸(H2SiF6)生成无水氟化氢的工艺如下图所示:

满分5 manfen5.com

已知氟硅酸钾(K2SiF6)微酸性,有吸湿性,微溶于水,不溶于醇.在热水中水解成氟化钾、氟化氢及硅酸.

(1)写出反应器中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洗涤氟硅酸钾(K2SiF6)时常用酒精洗涤而不是用水,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3)该流程中哪些物质可以循环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测定无水氟化氢的纯度,取标况下的气体产物2.24L,测得质量为3.1g,试解释,为什么标况下2.24L产物的质量远远大于2.0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Ⅰ.(1)3:2(2)重结晶 (3)①坩埚 ②防止H2O2分解 Ⅱ.(1)H2SiF6+K2SO4=H2SO4+K2SiF6↓(2)氟硅酸钾不溶于酒精,减少用水洗涤溶解氟硅酸钾损失 (3)H2SO4、K2SO4(4)HF分子间形成氢键,部分缔合成双聚体. 【解析】 试题分析:Ⅰ.(1)在酸性条件下,NO3-溶解铜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3Cu+8H++2NO3-=3Cu2++2NO↑+4H2O,设HNO3的物质的量为xmol,H2SO4的物质的量为ymol,结合离子反应方程式可知欲使反应完全,x=2时,x+2y=8,即y=3,硫酸和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最佳为:y:x=3:2;(2)从混合溶液里获得晶体的实验操作称为重结晶;(3)①固体加热应选择在坩埚中进行;②因过氧化氢不稳定,受热易分解,故反应时温度必须控制在50℃~60℃;Ⅱ(1)氟硅酸加入硫酸钾发生反应生成氟硅酸钾和硫酸,反应器中的化学方程式为:H2SiF6+K2SO4=H2SO4+K2SiF6↓;(2)在洗涤氟硅酸钾(K2SiF6)时常用酒精洗涤而不是用水,其目的是氟硅酸钾微溶于水,不溶于醇,为减少损失用乙醇洗涤;(3)反应过程中参与反应,在反应过程中又重新生成的物质可以循环使用,分析流程判断流程中硫酸和硫酸钾在苯环过程中先参加反应,随后又生成,可以循环使用;(4)标况下测得2.24L产物质量为3.1g,气体的质量远远大于2.0g的原因是氟化氢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部分结合形成双聚物, 【考点定位】考查物质的性质及制备 【名师点晴】本题(Ⅱ)利用湿法制磷酸的副产品氟硅酸可以生产氟化氢的工艺为背景,通过流程分析,实验操作,生产条件的选择,流程中物质的循环使用等,考查分析应用的能力,掌握题干信息和物质性质是解题关键;具体流程分析:氟硅酸加入硫酸钾发生反应生成氟硅酸钾(K2SiF6)微酸性,有吸湿性,微溶于水,过滤得到硫酸和氟硅酸钾,干燥后在热水中水解成氟化钾、氟化氢及硅酸,加入浓硫酸反应得到硫酸钾、氟化氢、和四氯化硅等,净化冷凝,通过精馏得到纯净的氟化氢;结合分析解题就容易多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数据显示,颗粒物(PM2.5为连续雾霾过程影响空气质量最显著的污染物,其主要来源为燃煤、机动车尾气等。因此对PM2.5、SO2、NOx等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将PM2.5样本用蒸馏水处理制成待测试样。测得该试样所含水溶性无机离子的化学组分及其平均浓度如表:

离子

K+

Na+

NH4+

SO42-

NO3-

Cl-

浓度

/mol.L-1

4×10-5

6×10-5

2×10-5

4×10-5

3×10-5

2×10-5

根据表中数据判断PM2.5的酸碱性,试样的pH=_________。

Ⅱ.NOx是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汽车发动机工作时会引发N2和O2反应,其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

满分5 manfen5.com

①N2(g)+O2(g)满分5 manfen5.com2NO(g)△H=________。

②当尾气中空气不足时,NOx在催化转化器中被还原成N2排出.写出NO被CO还原的化学方程式___。

2CO(g)═2C(s)+O2(g),已知该反应的△H>0,该设想不能实现,他的依据是_______。

.碘循环工艺不仅能吸收SO2降低环境污染,同时又能制得氢气,具体流程如下:

满分5 manfen5.com

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反应器中发生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吸收H2后的稀土储氢合金作为电池负极材料(用MH表示),NiO(OH)作为电池正极材料,KOH溶液作为电解质溶液,可制得高容量、长寿命的镍氢电池.电池充放电时的总反应为:Ni(OH)2+M 满分5 manfen5.com NiO(OH)+MH,电池放电时,负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A、B、C、D、E、F、G均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元素原子核内无中子,B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D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E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F与G位置相邻,G是同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请用化学用语回答:

(1)推断B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与D形成的18电子的化合物与FD2化合生成一种强酸,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E2F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图为某新型发电装置示意图,其负极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满分5 manfen5.com

(5)在101kPa、25℃下,16g液态C2A4在D2中完全燃烧生成气体C2,放出312kJ热量,则C2A4和D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B、C、X均为常见的纯净物,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副产品已略去)。

满分5 manfen5.com

试回答:

(1)若X是强氧化性单质,则A不可能是___________。

a.S         b.N2         c.Na        d.Mg        e.Al

(2)若X是金属单质,向C的水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产生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则B的     学式为___________。

(3)若A、B、C为含某金属元素的无机化合物,X为强电解质,A溶液与C溶液反应生成B,则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在混合体系中,确认化学反应先后顺序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下列反应先后顺序判断正确的是

A.在含等物质的量的FeBr2、FeI2的溶液中缓慢通入Cl2:I-、Br-、Fe2+

B.在含等物质的量的Fe3+、Cu2+、H+的溶液中加入Zn:Fe3+、Cu2+、H+、Fe2+

C.在含等物质的量的Ba(OH)2、KOH的溶液中通入CO2:KOH、Ba(OH)2K2CO3 BaCO3

D.在含等物质的量的AlO2-、OH-、CO32-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OH-、CO32AlO2-、Al(OH)3

 

查看答案

类比是研究物质性质的常用方法之一,可预测许多物质的性质。但类比是相对的,不能违背客观实际。下列各说法中正确的是

A.O2与Cu反应生成CuO,S与Cu反应生成CuS

B.CaC2能水【解析】
CaC
2+2H2O=Ca(OH)2+C2H2↑,则Al4C3也能水【解析】
Al
4C3+12H2O=4Al(OH)3+3CH4

C.根据化合价Fe3O4可表示为FeO•Fe2O3,则Pb3O4也可表示为PbO•Pb2O3

D.SO2通入BaCl2溶液不产生沉淀,则SO2通入Ba(NO32溶液也不产生沉淀

 

查看答案

碳酸铜和碱式碳酸铜均可溶于盐酸转化为氯化铜。高温下这两种化合物均能分解成氧化铜。在高温下这两种化合物均能分解成氧化铜.溶解28.4g上述混合物,消耗1mol/L盐酸500mL.灼烧等质量的上述混合物,得到氧化铜的质量是

A.35g         B.30g       C.20g       D.15g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