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 论 |
A |
Al箔插入稀HNO3中 | 无现象 | Al箔表面被HNO3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
B | 将某气体通入溴水中 | 溴水颜色褪去 | 该气体一定是乙烯 |
C | 向饱和Na2CO3中通入足量CO2 | 溶液变浑浊 | 析出了NaHCO3 |
D | 向装有Fe(NO3)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H2SO4 | 在管口观察到红棕色气体 | HNO3分解成了NO2 |
已知锌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铝及其化合物相似。下图横坐标为溶液的pH值,纵坐标为Zn2+或Zn(OH)42-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对数。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该温度下,Zn(OH)2的溶度积(Ksp)为1×10―17
B.往1.0L 1.0mol/L ZnCl2溶液中加入NaOH固体至pH=6,需NaOH 2.0 mol
C.往ZnCl2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Zn2++ 4OH―=[Zn(OH)4]2-
D.某废液中含Zn2+离子,为提取Zn2+离子可以控制溶液中pH值的范围为8.0~12.0
W、X、Y、Z是四种常见的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变化如右图。已知W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18,中子数为10;X和Ne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差1;Y的单质是一种常见的半导体材料;Z的非金属性在同周期元素中最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最高化合价X>Y>Z>W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Z>Y>W
C.Y的氧化物与X、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能反应
D.由X、Z、W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
已知:还原性HSO3->I-,氧化性IO3-> I2。在含3 mol NaHSO3的溶液中逐滴加入NaIO3溶液。加入NaIO3的物质的量和和析出的I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的氧化产物均为SO3
B.a点时消耗NaHSO3的物质的量为1.0 mol
C.0~b间的反应可用如下离子方程式表示:3HSO3- + IO3-=3SO42- + I- + 3H+
D.当溶液中I¯与I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时,加入的NaIO3为1.2 mol
NA代表阿伏伽德罗常数。已知C2H4和C3H6的混合物的质量为m g,则该混合物
A.所含碳原子总数为m NA/14
B.所含碳氢键数目为3m NA/14
C.所含公用电子对数目为(m/14+1)NA
D.完全燃烧时消耗的O2一定是33.6m/14 L
根据表中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物质 | 外观 | 熔点 | 燃烧热/(kJ·mol-1) |
金刚石 | 无色,透明固体 | ? | 395.4 |
石墨 | 灰黑,不透明固体 | ? | 393.5 |
A.由表中信息可得如右图所示的图像
B.由表中信息知C(石墨,s)=C(金刚石,s) ΔH=+1.9kJ/mol
C.由表中信息可推知相同条件下金刚石的熔点低于石墨的熔点
D.表示石墨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石墨,s)+1/2O2(g)=CO(g) ΔH=-393.5kJ/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