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A、B、C、D、E、F六种元素。其中A的基态原子有3个不同的能...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BCDEF六种元素。其中A的基态原子有3个不同的能级,各能级中的电子数相等;C的基态原子2p能级上的未成对电子数与A原子的相同;D为它所在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主族元素;EC位于同一主族F的原子序数为29

1F原子基态的外围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2)在ABC三种元素中,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用元素符号回答)

3)元素B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沸点         (高于,低于)元素A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沸点,其主要原因是                        

4ABC形成的离子CABAC2互为等电子体,则CAB的结构式为          

5)在元素AE所形成的常见化合物中,A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        

6)由BCD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晶体的晶胞如图所示,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满分5 manfen5.com

(7)FC在加热条件下容易转化为F2C,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解释原因            

 

(1)[Ar]3d104s1(2分) (2)N>O>C(2分) (3)B的氢化物分子之间存在氢键(2分) (4)[N=C=O]-(2分) (5)sp(2分) (6)NaNO2(2分) (7)Cu+外围电子3d10轨道全满稳定,Cu2+外围电子3d9轨道电子非全满和半满状态不稳定,所以CuO在加热条件下容易转化为Cu2O 【解析】 试题分析:A的基态原子有3个不同的能级,各能级中的电子数相等,则A是C;C的基态原子2p能级上的未成对电子数与A原子的相同,则C是O,所以B是N;D为它所在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主族元素,则D是Na;E和C位于同一主族,E是S;F的原子序数为29,F是Cu。 (1)当原子核外电子处于该轨道的全充满、半充满或全空时是稳定的状态,所以F原子基态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1; (2)一般情况下,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电离能就越大,但是当原子核外电子处于其轨道的半充满状态时,稳定性强,所以在A、B、C三种元素中,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N>O>C。 (3)由于N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原子半径小,在分子之间除存在分子间作用力外,还存在氢键,增加了分子之间的吸引力,所以元素B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沸点远高于元素A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沸点。 (4)由A、B、C形成的离子CAB-与AC2互为等电子体,等电子体结构相似,性质也相似,则CAB-的结构式为[N=C=O]-; (5)在元素A与E所形成的常见化合物CS2是直线形结构,A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sp杂化; (6)由B、C、D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晶体的晶胞如图所示,则含有Na+:1/4×8=2,含有NO2-:1/8×8+1=2,所以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NO2。 (7)由于Cu+外围电子3d10轨道全满稳定,Cu2+外围电子3d9轨道电子非全满和半满状态不稳定,所以CuO在加热条件下容易转化为Cu2O。 考点:考查元素及化合物的推断、核外电子排布、电离能、杂化轨道类型、氢键、晶胞结构等有关判断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研究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探究温度对CO还原Fe2O3的影响(固定装置略)

满分5 manfen5.com

(1)MgCO3的分解产物为               

(2)装置C的作用是                       ,处理尾气的方法为                    

(3)将研究小组分为两组,按图装置进行对比实验,甲组用酒精灯、乙组用酒精喷灯对装置D加热,反应产物均为黑色粉末(纯净物),两组分别用产物进行以下实验。(Fe2+ K3[Fe(CN)6]溶液会生成蓝色沉淀)

步骤

操作

甲组现象

乙组现象

1

取黑色粉末加入稀盐酸

溶解,无气泡

溶解,有气泡

2

取步骤1中溶液,滴加K3[Fe(CN)6]溶液

蓝色沉淀

蓝色沉淀

3

取步骤1中溶液,滴加KSCN溶液

变红

无现象

4

向步骤3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

红色褪去

先变红,后褪色

①乙组得到的黑色粉末是               

②甲组步骤1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③乙组步骤4中,溶液变红的原因为                         ;溶液褪色可能的原因为                     

④从实验安全考虑,题图装置还可采取的改进措施是                      

 

查看答案

研究CO2的利用对促进低碳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

1)已知拆开1 mol H21 mol O2和液态水中1 mol O—H键使之成为气态原子所需的能量分别为436 kJ496 kJ462 kJCH3OH(g)的燃烧热为627 kJ·mol1

CO2(g)3H2(g)CH3OH(g)H2O(l)  H         kJ·mol1

2)将燃煤废气中的CO2转化为二甲醚的反应原理为:

2CO2(g)6H2(g) 满分5 manfen5.comCH3OCH3(g)3H2O(l)

①该反应平衡常数表达式K         

②已知在某压强下,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不同投料比时,CO2的转化率如图所示。该反应的H          0(填“>”或“<”)。若温度不变,减小反应投料比[n(H2)/n(CO2)],则K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满分5 manfen5.com满分5 manfen5.com

③某温度下,向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通入CO2(g)H2(g)发生上述反应,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能表明上述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的是         

A.二氧化碳的浓度           B.容器中的压强

C.气体的密度               DCH3OCH3H2O的物质的量之比

3)向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CO2至溶液中的Ca2刚好完全沉淀时,则溶液中c(CO32 )          [已知:Ksp(CaCO3)=2.8×109]

4)以甲醚、空气、氢氧化钾溶液为原料的燃料电池为电源,以石墨为电极电解500 mL滴有酚酞的NaCl溶液,装置如图所示:请写出电解过程中Y 电极附近观察到的现象                    ;当燃料电池消耗2.8L O2(标准状况下)时,计算此时:NaCl溶液的pH=               (假设溶液的体积不变,气体全部从溶液中逸出)

 

查看答案

氰(CN)2的化学性质与卤素很相似(X2),称为拟卤素,氰能和氢气反应生成HCN,其水溶液是一种酸。氰的氧化性比溴弱、比碘强。

(1)HCN分子中含有4个共价键,写出HCN的结构式:____________。

(2)KCN溶液显碱性,原因是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下列有关方程式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CN)2+2NaOH===NaCN+NaCNO+H2O

B.MnO2+4HCN===Mn(CN)2+(CN)2+2H2O

C.I2+2KCN===2KI+(CN)2

D.向NaBr(aq)和KCN(aq)中加入少量Cl2:Cl2+2NaBr===2NaCl+Br2

(4)25℃,0.1mol/LKOH溶液和0.2mol/LHCN溶液等体积混合,若溶液最终PH=8,则c(CN-         c(HCN),原因是                          。此溶液中c(CN-c(HCN)差值的数值为:

(5)已知HCN可以在氧气中燃烧成CO2、H2O和N2,由此原理可以设计酸性条件下原电池,书写其负极反应式:                          

 

查看答案

在水电离出c(H+)=1.0×10-12mol/L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Na+、K+、Br-、NO3

B.K+、NH+4、CO32-、Br-

C.Fe2+ 、Na+、MnO4、Cl-

D.Cu2+、Na+、Cl-、SO42-

 

查看答案

下列是三种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满分5 manfen5.co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种有机物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B.三种有机物苯环上的氢原子若被氯原子取代,其一氯代物都只有2种

C.三种物质中,其中有两种互为同分异构体

D.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均可以被氧化反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