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既可表示微粒数,又可表示物质的量
B.同温同压下,H2(g)+Cl2 (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不同
C.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不仅要写明反应热,还要注明各物质的聚集状态
D.凡是化合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分解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下列能源符合未来新能源标准的是
①天然气 ②煤 ③核能 ④石油 ⑤太阳能 ⑥生物质能 ⑦风能 ⑧氢能
A.①②③④ B.⑤⑥⑦⑧ C.④⑤⑥⑦⑧ D.③④⑤⑥⑦⑧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乙醇(CH3CH2OH)燃料电池,并用该电池电解200mL一定浓度NaCl与CuSO4混合溶液,其装置如下左图:
①写出ⅰ中通入乙醇这一极的电极反应式 。
②25℃,1.01×105Pa时23g液态乙醇完全燃烧,当恢复至原状态时,放出362.9kJ热量,写出乙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
③理论上ⅱ中两极所得气体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坐标图所示(气体体积已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写出在t1后,石墨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 ;原混合液中CuSO4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
空气中CO2的含量及有效利用,已经引起各国的普遍重视
Ⅰ.目前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是用CO2来生产燃料甲醇。为探究反应原理,现进行如下实验,在体积为1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CO2和3mol H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2(g)+3H2(g) CH3OH(g)+H2O(g) ,△H=-49.0kJ/mol;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甲所示。
(1)前3min内,平均反应速率v(H2)= mol·L-1·min-1。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
(2)下列措施中,既能使反应加快,又能使n(CH3OH)/n(CO2)增大是 。
A.升高温度 B.充入惰性气体
C.将H2O(g)从体系中分离 D.再充入1mol H2
(3)图乙中t5时引起平衡移动的条件是 。(填序号)
A.升高温度 B.增大反应物浓度 C.使用催化剂 D.增大体系压强
(4)反应达到平衡后,若向反应体系再加入CO2(g)、H2(g) 、CH3OH(g)、H2O(g)各1mol,化学平衡 (填“正向”、“逆向”或“不”)移动。
Ⅱ.利用CO2(g)+CH4(g)2CO(g)+2H2(g)将CO2转化成燃料气。T℃时,在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物质的量均为0.1 mol的CH4与CO2,发生上述反应,吸收热量Q1kJ,测得CH4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及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
(5)下列事实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是( )
a.CO的物质的量不再发生变化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
c.v正(CO2)=2v逆(H2)
d.混合气体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e.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CH4的同时消耗2n mol H2
(6)据图可知P1、P2、P3、P4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7)若将上述容器改为恒压容器(反应前体积相同),起始时通入物质的量均为0.1 mol的CH4与CO2,相同的温度下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吸收热量Q2 kJ,则Q1 Q2(填 “>”“=”或“<”)
Ⅲ.设反应①Fe(s)+CO2(g)FeO(s)+CO(g) 和反应②Fe(s)+H2O(g) FeO(s)+H2(g)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在不同温度下,K1、K2的值如下表所示:
T(K) | K1 | K2 |
973 | 1.47 | 2.36 |
1173 | 2.15 | 1.67 |
温度 | K1 | K2 |
973K | 1.47 | 2.38 |
1173K | 2.15 | 1.67 |
(8)现有反应CO2(g)+H2(g)CO(g)+H2O(g),是 (填“吸”或“放”)热反应。
(1)测得一定温度下某溶液的pH=6.5,且溶液中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物质的量相等,此溶液呈 性。测定温度 25℃(填“高于”、“低于”或“等于”)
(2)将25℃下pH=12的NaOH溶液a L与pH=1的HCl溶液b L混合。若所得混合液为中性,则a:b= 。
(3)已知25℃下,0.10mol/LNH4Cl溶液的pH=5,则该温度下NH3·H2O的电离常数约为 。(直接写出计算结果)
Ⅰ:己知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CO32﹣+H2OHCO3﹣+OH﹣,请用Na2CO3溶液及必要的实验用品,设计简单实验,证明盐类的水解是一个吸热过程,必需的试剂有 ;操作和现象是 。
Ⅱ:沉淀滴定和中和滴定的原理相同,如用AgNO3溶液滴定溶液中的Cl-的含量时常以CrO为指示剂,这是因为AgCl的溶解度比Ag2CrO4的溶解度___________的缘故(填“大”或“小”),其实难溶性银盐较多,溶度积如下表:
银盐 性质 | AgCl | AgI | AgCN | Ag2CrO4 | AgSCN |
沉淀颜色 | 白 | 黄 | 白 | 砖红 | 白 |
溶度积 | 1.8×10-10 | 8.3×10-17 | 1.2×10-10 | 1.2×10-12 | 1.0×10-12 |
若用AgNO3去滴定KSCN溶液,可选用为滴定的合适指示剂有( )
A.NaCl B.KI C.NaCN D.Na2CrO4
刚好达到滴定终点时,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_。
Ⅲ:甲、乙两个小组利用酸性KMnO4与H2C2O4溶液反应,设计实验探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2MnO4- + 5H2C2O4+ 6H+=2Mn2+ +10CO2+8H2O)
甲组:利用下图装置,通过测定单位时间内生成CO2气体体积的大小来比较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实验中所用KMnO4溶液均已加入H2SO4)
序号 | A溶液 | B溶液 |
① | 2ml 0.2mol/LH2C2O4溶液 | 4ml 0.01mol/LKMnO4溶液 |
② | 2ml 0.1mol/LH2C2O4溶液 | 4ml 0.01mol/LKMnO4溶液 |
③ | 2ml 0.2mol/LH2C2O4溶液 | 4ml 0.01mol/LKMnO4溶液和少量MnSO4 |
(1)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 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分液漏斗中A溶液应该 加入(填“一次性”或“逐滴滴加”)
(3)实验结束后,读数前为了使两个量气管的压强相等,避免产生压强差,影响测定结果,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乙组:通过测定KMnO4溶液褪色所需时间的多少来比较化学反应速率。
为了探究KMnO4与H2C2O4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某同学在室温下完成以下实验
实验编号 | 1 | 2 | 3 | 4 |
水/ml | 10 | 5 | 0 | X |
0.5 mol/L H2C2O4/ml | 5 | 10 | 10 | 5 |
0.2 mol/L KMnO4/ml | 5 | 5 | 10 | 10 |
时间/s | 40 | 20 | 10 | --- |
(4)上表上X= (填序号)
A.5 B.10 C.15 D.20
(5)4号实验中始终没有观察到溶液褪色,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