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可逆反应:A(g)+3B(g)2C(g);△H<0。有甲乙两个容积为0.5 L的密闭容器,向甲容器中加入1 mol A的和3 mol B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为Q1 kJ;在相同条件下,向乙容器中加入2 mol C达到平衡时吸收热量为Q2 kJ;已知Q2=3Q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乙中C的转化率为75℅
B.反应达到平衡前,甲中始终有v正大于v逆,乙中始终有v正小于v逆
C.在该条件下,反应 2C(g)A(g)+3B(g)的平衡常数为27×1.54 (mol/L)2
D.乙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g)A(g)+3B(g);△H=+Q2 kJ/mol
已知NaHSO3溶液显酸性,则NaHSO3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
A.c(H2SO3)+c(H+)=c(SO32-)+c(OH-)
B.c(Na+)=2 c(SO32-)+c(HSO3-)
C.c(Na+)>c(HSO3-)>c(H+)>c(SO32-)>c(OH-)
D.c(Na+)+c(H+)=2c(SO32-)+c(HSO3-)+c(OH-)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 的2倍,Y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Z2+与Y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W与X同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大小顺序:r(W)>r(Z)>r(Y)>r(X)
B.Y分别与Z、W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相同
C.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W的弱
D.Y的气态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
新型纳米材料氧缺位铁酸盐(MFe2Ox)(3<x<4;M表示Mn、Co、Zn或Ni的二价离子),常温下,它能使工业废气中的CO2、SO2、NO2等氧化物转化为单质,转化流程如右图所示,关于此转化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MFe2O4在与H2反应中表现了氧化性
B.若4 mol MFe2Ox与1 mol SO2恰好完全反应,则MFe2Ox中x的值为3.5
C.在MFe2Ox与SO2的反应中MFe2Ox被还原
D.MFe2O4与MFe2Ox的相互转化反应均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我国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中有关于“升炼倭铅”的记载:“炉甘石(碳酸锌)十斤,装载入一泥罐内,封裹泥固,……,然后逐层用煤炭饼垫盛,其底铺薪,发火锻红,……,冷定毁罐取出,……即倭铅也,……,以其似铅而性猛,故名之曰倭”,下列对这段文字的理解错误的是:
A.我国历史上铅的使用早于锌 B.锌和铅有相似性,但锌更活泼
C.属于用热还原法冶炼金属 D.所得产品中混有煤炭
下表是25℃时四种酸的电离平衡常数:
(1)用离子方程式表示NaNO2溶液呈碱性的原因 。
(2)25℃时,向0.1mol•L-1CH3COOH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c(CH3COOH)︰c(CH3COO-)=5︰9,此时溶液pH= 。
(3)写出NaA溶液中通少量CO2的离子方程式 。
(4)25℃时,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A、NaA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 。
(5)已知HNO2不稳定,在稀溶液中也易分解生成NO与NO2,某同学分别取少量NaCl与NaNO2与试管中,分别滴加浓醋酸,以此来鉴别失去标签的NaCl溶液和NaNO2溶液,该方法 (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