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兴趣小组做了“以铜为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实验探究电解原理,装置如图所示。实验现象:接通电源30s内,阳极附近出现白色浑浊,之后变成橙黄色浑浊,此时测定溶液的pH约为10,一段时间后,试管底部聚集大量红色沉淀,溶液仍为无色。
查阅资料(已知:相同温度下CuCl的溶解度大于CuOH)
物质 | 氯化铜 | 氧化亚铜 | 氢氧化亚铜(不稳定) | 氯化亚铜 |
颜色 | 固体呈棕色,浓溶液呈绿色,稀溶液呈蓝色 | 红色 | 橙黄色 | 白色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解过程中氯离子向阳极移动
B.电解开始时阳极Cu 放电生成Cu2+
C.阴极反应为2H2O+2e-=H2↑+2OH-
D.随溶液pH升高CuCl逐渐转化为CuOH
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
元素符号 | A | B | C | D | E |
原子半径/pm | 185 | 160 | 97 | 70 | 66 |
主要化合价 | +1 | +2 | -1 | -3,+3,+5 | -2 |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元素A、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A>B
B.一定条件下,D单质与E的常见单质直接生成DE2
C.D、E和氢三种元素能够形成离子化合物
D.A、E形成的化合物中可能含有两种不同类型的化学键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2.24L16O2中含有的中子数为1.6NA
B.23g乙醇中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为4NA
C.100mL1mol/L的Na2CO3溶液中含有的阴离子数为0.1NA
D.足量NaOH溶液吸收lmolCl2时,转移电子数为2NA
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关于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1mol该有机物最多能够和2molNaOH发生反应
B.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时,羧基中的-OH将被CH3CH2-取代
C.铜做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羟基中的氢氧键会断裂
D.和互为同分异构体
1856年,英国传教士威康臣先生在译著《格物探源》中提到:“天地万物皆以六十四种元质配合而成,如金银铜铁养轻淡炭等皆是元质,皆由微渺而造”,“ 微渺”即现代之“原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元质”即现代之“元素”,现在人类发现的化学元素多于六十四种
B.“养、轻、淡”即“氧、氢、氮”三种元素,现代的元素命名更具科学性
C.上文中提到的八种“元质”包括四种金属“元质”和四种非金属“元质”
D.“微渺”因极其微小,故“微渺”是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不可再分
在一固定体积的2升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CO2和1 mol H2发生如下化学反应:CO2(g)+H2(g)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与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
T/℃ | 700 | 800 | 830 | 1 000 | 1 200 |
K | 0.6 | 0.9 | 1.0 | 1.7 | 2.6[ |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反应在830 ℃下达到平衡,则CO2气体的转化率为________;H2的平衡浓度 。
(3)若绝热时(容器内外没有热量交换),平衡发生移动的结果是使容器内CO的浓度增大,则容器内气体温度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能确定”)。
(4)800℃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容器内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c(CO)不变
C.v正(H2)=v逆(H2O)
D.c(CO2)=c(CO)
E.c(CO2 )·c(H2)=c(CO)·c(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