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中的大黑点代表原子序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实(原子实是原子除最外层电子后剩余的部分),小黑点代表未用于形成共价键的最外层电子,短线代表共价键。下列各图表示的结构与化学式一定不相符的是 ( )
下列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序号 | 实验操作 | 实验目的 |
A | Cl2、Br2分别与H2反应 | 比较氯、溴的非金属性强弱 |
B | MgCl2、AlCl3溶液中分别通入NH3 | 比较镁、铝的金属性强弱 |
C | 测定相同浓度H2CO3、H2SO4两溶液的pH | 比较碳、硫的非金属性强弱 |
D | Fe、Cu分别与盐酸反应 | 比较铁、铜的金属性强弱 |
已知某可逆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
A(g)+2B(g)3C(g)+D(s)(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图2-28中曲线a代表一定条件下该反应的过程。若使a曲线变为b曲线,可采取的措施是( )
A.增大A的浓度 B.扩大容器的容积
C.加入催化剂 D.升高温度
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若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阴离子的半径从大到小排列顺序为:X>Y>Z>W
B.X、Y、Z、W元素的氢化物分子间都可以形成氢键
C.Y的两种同素异形体在常温下可以相互转化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W>Z
在一定温度下,向体积恒定为2 L的密闭容器里充入2 mol M和一定量的N,发生如下反应:M(g)+N(g)E(g)。当反应进行到4min时达到平衡,测得M的浓度为0.2 mol·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4min时,M的转化率为80%
B.4min时,用M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8mol·L-1·min-1
C.4min后,向容器中充入不参与反应的稀有气体,M的物质的量减小
D.2min时,M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6mol·L-1
根据图中包含的信息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1 mol氯化氢气体,反应吸收248 kJ的能量
B.436kJ•mol-1是指断开1 mol H2中的H—H键需要放出436 kJ的能量
C.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2 mol氯化氢气体,反应放出183 kJ的能量
D.431 kJ•mol-1是指生成2mol HCl中的H—Cl键需要放出431 kJ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