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铝电极在原电池中的作用,设计并进行了以下一系列实验,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编号 | 电极材料 | 电解质溶液 | 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 |
1 | Al、Mg | 稀盐酸 | 偏向Al |
2 | Al、Cu | 稀盐酸 | 偏向Cu |
3 | Al、C(石墨) | 稀盐酸 | 偏向石墨 |
4 | Al、Mg | 氢氧化钠溶液 | 偏向Mg |
5 | Al、Zn | 浓硝酸 | 偏向Al |
试根据上表中的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2中Al所作的电极(正极或负极)是否相同(填“是”或“否”)?____________。
(2)对实验3完成下列填空:
①铝为________极,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石墨为________极,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电池总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4中铝作负极还是正极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解释实验5中电流表指针偏向铝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铝电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出影响铝在原电池中作正极或负极的因素: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所示,把试管小心地放入盛有(20 ℃)碳酸饮料的烧杯中,试管中开始放入几小块铝片,再用滴管滴加5 mL浓NaOH溶液于试管中,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实验推知,反应所得溶液和氢气的总能量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铝片和NaOH溶液的总能量。
为了清理路面积雪,人们常使用一种融雪剂,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XY2,X、Y均为周期表前20号元素,其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且1 mol XY2含有54 mol电子。
(1)该融雪剂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该物质中化学键类型是________,电子式是_______
(2)元素D、E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D与Y相邻,则D的离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D与E能形成一种结构类似于CO2的三原子分子,且每个原子均达到了8e-稳定结构,该分子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化学键类型为________(填“离子键”、“非极性共价键”或“极性共价键”)。
(3)W是与D同主族的短周期元素,Z是第三周期金属性最强的元素,Z的单质在W的常见单质中反应时有两种产物:不加热时生成_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空相同),加热时生成_____________,其化学键类型为____________。
“神舟九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首次完美交会对接,标志着我国成功实现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长征”系列火箭用偏二甲肼(C2H8N2)作燃料,四氧化二氮作氧化剂,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气体。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反应是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断开化学键________的总能量小于形成化学键________的总能量。
铅蓄电池是化学电源,其电极材料分别是Pb和PbO2,电解液为硫酸,放电时该电池的总反应式为Pb+PbO2+2H2SO4=2PbSO4+2H2O。试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蓄电池的负极材料是__________。
(2)放电时,正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放电时,电解质溶液的pH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移向________极。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X2(g)+2Y2(g) Z(g)的反应,X2、Y2、Z的起始浓度依次为0.2 mol/L、 0.3 mol/L、0.3 mol/L,当反应达到其最大限度(即化学平衡状态)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的是( )
A.c(Z)=0.45 mol/L B.c(X2)=0.3 mol/L c(Z)=0.1 mol/L
C.c(X2)=0.5 mol/L D.c(Y2)=0.5 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