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A、B、C、D、E、F是周期表前四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的基态原子2p能级有2个单电子;C占整个地壳质量的48.6%,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E的单质常温常压下为黄绿色气体,化学性质十分活泼,具有毒性;F位于ds区,最外能层有单电子, 是热和电最佳导体之一,;D与F不同周期,但最外能层电子数相等。
(1)写出基态D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 。
(2)A、B、C三种元素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原因是 。
(3)A、C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AC2的分子空间构型 。与 AC2互为等电子体的粒子的化学式 , (分子和离子各写一种)。
(4)D、E形成的一种离子化合物,在图1晶胞结构图中黑球表示E的位置,白球表示D的位置,已知该晶胞的边长为a cm,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求:晶胞的密度ρ= g/cm3(用含a、NA的计算式表示)。
(5)由F原子形成的晶胞结构如图2,F原子的半径为r,列式表示F原子在晶胞中的空间利用率 (不要求计算结果)。
已知酸性K2Cr2O7溶液可与FeSO4反应生成Fe3+和Cr3+,现将硫酸酸化的K2Cr2O7溶液与FeSO4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KI溶液,混合溶液中Fe3+的物质的量随加入的KI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图中AB段的氧化剂为K2Cr2O7
B.图中BC段发生的反应为2Fe3++2I﹣=2Fe2++I2
C.开始加入的K2Cr2O7为0.25 mol
D.K2Cr2O7与FeSO4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
0.96g Mg跟含6.3g HNO3的稀溶液恰好反应完全,则HNO3的还原产物的摩尔质量可能是( )
A.30 g•mol﹣1或46 g•mol﹣1 B.44 g•mol﹣1或80 g•mol﹣1
C.28 g•mol﹣1 D.46 g•mol﹣1
亚硝酸钠是一种防腐剂和增色剂,但在食品中过量时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其在酸性条件下会产生NO和NO2.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NaNO2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B.食用“醋溜豆芽”可能会减少亚硝酸钠对人体的危害
C.NaNO2和胃酸作用的离子方程式为:2NO2﹣+2H+═NO↑+NO2↑+H2O
D.1 mol NaNO2在酸性条件下完全反应生成NO和NO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 mol
将3.2g Cu跟30.0mL 10.0mol•L﹣1的HNO3充分反应,还原产物有NO和NO2,若反应后溶液中有a mol H+,则此时溶液中含NO3﹣的物质的量为( )
A. 0.5a mol B.(0.1+a)mol C.0.1a mol D.2a mol
向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KI溶液,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溶液变为棕色。再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不断通入SO2气体,溶液逐渐变成无色.则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白色沉淀是CuI2,棕色溶液含有I2
B.滴加KI溶液时,转移1 mol电子时生成1 mol白色沉淀
C.通入SO2时,SO2与I2反应,I2作还原剂
D.上述实验条件下,物质的氧化性:Cu2+>SO2>I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