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设计了如下系列实验。
Ⅰ.(1)将钠、钾、镁、铝各1 mol分别投入到足量的0.1 mol·L-1的盐酸中,试预测实验结果:_______与盐酸反应最剧烈,______与盐酸反应最慢。
(2)将NaOH溶液与NH4Cl溶液混合生成NH3·H2O,从而验证NaOH的碱性大于NH3·H2O,继而可以验证Na的金属性大于N,你认为此设计是否合理_______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利用下图装置可以验证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3)仪器A的名称为____,干燥管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4) 实验验证氯的非金属性大于硫:A中放浓盐酸、B中放KMnO4、C中盛放__________,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从环境保护的观点考虑,此装置缺少尾气处理装置,可用________溶液吸收尾气.
(5)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Si,则A中加盐酸、B中加Na2CO3、C中加________,观察到C中溶液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但有的同学认为盐酸具有挥发性,可进入C中干扰实验,应在两装置间添加装有________溶液的洗气瓶.
现有A、B、C、D、E、F、G七种元素,其中 A、B、C、D、E、F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代数和为零;B的最高价氧化物与C的氢化物在水中反应得到的生成物X既可与酸反应又可与碱反应;常温下D2是气体,标况时D2气体的密度约是1.43g/L;E原子半径在同周期中除稀有气体外最大, F原子M层上的电子比K层多5个。金属G的合金在生活中用量最大,用途最广。
(1)G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画出F的离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
(2)D、E、F离子半径由大到小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3)A与D可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该化合物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与E形成某离子化合物H具有漂白性,写出H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该化合物和B与D形成的某化合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1molH发生该反应转移电子数为_____________
(5)若X为正盐,X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为_______________,写出加热该盐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6)B和F两种元素相比较,原子得电子能力较强的为_______________,以下三种说法中,可以验证B和F得电子能力强弱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写编号);
a.比较这两种元素的常见单质的沸点
b.二者形成的化合物中,F元素的原子显负价
c.比较这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7)金属元素G可与F形成化合物GF3。将G的单质与石墨用导线相连浸入GF3溶液中形成一个原电池。该原电池工作时,石墨一极发生的反应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当有1.2mol e-转移时单质G质量变化为___________g
(8)用A元素的单质与D元素的常见单质可以制成电池,电池中装有KOH浓溶液,用多孔的惰性电极甲和乙浸入KOH溶液,在甲极通入A的单质,乙极通入D的单质,则甲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电子表和电子计算器的电源通常用微型银-锌电池,其电极分别为Ag2O和Zn,电解质为KOH溶液,电极总反应为:Ag2O + H2O + Zn = Zn(OH)2 + 2A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Zn是正极, Ag2O是负极
B.工作时电子由Zn极经溶液移向Ag2O极
C.该电池可将化学能100%转化为电能
D.Zn是负极,反应为Zn-2 e-+2OH-= Zn(OH)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2H4Cl2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B.分子组成符合CnH2n+2的烃一定是烷烃
C.正戊烷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均在一条直线上
D.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3的烃有2种
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A2+、bB+、cC3-、d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 A>B>D>C B.原子序数d>c>b>a
C.离子半径 C>D>B>A D.还原性 B>A>D>C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周期X、Y、Z元素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HXO4>H2YO4>H3ZO4,则气态氢化物还原性HX<H2Y<ZH3
B.元素R的含氧酸的化学式是H2RO3,则其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就是RH4
C.金属与非金属元素分界线附近的元素是过渡元素
D.物质的量相同的Na+、O2-、NH3三种微粒,一定含有相同的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