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下面是石蜡油在炽热碎瓷片的作用下产生C2H4并检验C2H4性质的实验。请回答下列...

下面是石蜡油在炽热碎瓷片的作用下产生C2H4并检验C2H4性质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高一化学张运飞/RH3-27.TIF

1A中碎瓷片的作用是                

2B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C装置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4查阅资料知,乙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根据本实验中装置________填字母中的实验现象可判断该资料是否真实

5通过上述实验探究,检验甲烷和乙烯的方法是________选填字母,下同;除去甲烷中乙烯的方法是__________。

A.气体通入水中                         

B.气体通过盛溴水的洗气瓶

C.气体通过盛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洗气瓶   

D.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6下列物质中,不是通过乙烯加成反应得到的是______填序号

A.CH3CH3        B.CH3CHCl2      C.CH3CH2OH       D.CH3CH2Br

 

(1)催化作用;(2)CH2===CH2+Br2―→BrCH2—CH2Br;(3)紫(红)色褪去;(4)D;(5)BC,B;(6)B。 【解析】 试题分析:(1)碎瓷片的作用是催化剂;(2)乙烯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CH2=CH2+Br2→BrCH2CH2Br;(3)乙烯能够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因此现象是紫红色褪去;(4)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如果D装置变浑浊,说明改资料的事实;(5)检验甲烷和乙烯,利用乙烯能使溴水褪色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甲烷不行,因此选项BC正确,除去甲烷中的乙烯,不能引入新杂质,不能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因为产生CO2,因此采用溴水,选项B正确;(6)A、是乙烯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产生的,故错误;B、是通过乙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产生,故正确;C、乙烯和水发生加成反应产生,故错误;D、乙烯和HBr发生加成产生,故错误。 考点:考查乙烯的制备、乙烯性质检验、加成反应等知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利用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制取副产品盐酸的设想在工业上已成为现实。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模拟上述过程,其设计的模拟装置如下:

../../../../Users/zyf/Desktop/RH3-15.TIF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C装置中生成CH3Cl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人认为E中有氯化氢产生,不能证明甲烷与氯气发生了取代反应,你认为他的看法________填“正确”或 “不正确”

2B装置有三种功能;控制气流速度;混匀混合气体;________。

3一段时间后发现D装置中的棉花由白色变为蓝色,则棉花上可能预先滴有________溶液。

4E装置中除盐酸外,还含有机物,从E中分离出盐酸的最佳方法为________填字母

A.分液法    B.蒸馏法     C.结晶法

51molCH4与Cl2发生取代反应,充分反应后生成的CH3Cl、CH2Cl2、CHCl3、CCl4四种有机产物的物质的量依次增大0.1mol,则参加反应的Cl2的物质的量         ,生成HCl的物质的量共为          

 

查看答案

某同学设计实验以探究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实验:根据元素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强弱探究元素非金属性递变规律。

已知A装置的烧瓶里有大理石,分液漏斗里装有稀HNO3B装置中装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装置C中装有Na2SiO3溶液,试回答:

1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C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实验现象推知,碳酸、硝酸、硅酸的酸性强弱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由此得出碳、硅、氮三种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顺序是________

实验:已知常温下高锰酸钾与浓盐酸混合可产生氯气,利用该装置探究氯和溴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B装置中装有NaBr溶液,C装置中装有NaOH溶液)

4)写出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C装置的作用是                                                      

6)实验结论:非金属性:Cl______Br(填“<”)。

 

查看答案

由A、B、C、D四种金属按下表中装置进行实验。

装置

../../../../Users/zyf/Desktop/RH2-43.TIF

../../../../Users/zyf/Desktop/RH2-44.TIF

../../../../Users/zyf/Desktop/RH2-45.TIF

现象

二价金属A不断溶解

C的质量增加

A上有气体产生

 

根据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甲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乙,若电路中转移6.02×1022个e,则C上增加的质量为           

3装置丙中溶液的pH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甲、乙、丙、丁分别是甲烷、乙烯、丙烯(CH3—CH===CH2)、苯中的一种;

1)甲、乙能使溴水褪色,甲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但乙分子不是所有原子共平面。

2)丙既不能使Br2CCl4溶液褪色,也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3)丁既不能使Br2CCl4溶液褪色,也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一定条件下,1 mol丁可以和3 mol H2完全加成。

请根据以上叙述完成下列填空:

1)甲的结构简式________,乙的名称________,丙是________结构。

2)丁与H2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在25 、101 kPa的条件下,断裂1 mol H—H键吸收436 kJ能量,断裂1 mol Cl—Cl键吸收243 kJ能量,形成1 mol H—Cl键放出431 kJ能量。

H2+Cl2===2HCl的化学反应可用下图表示:

../../../../Users/zyf/Desktop/RH2-10.TIF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反应物断键吸收的总能量为_____________生成物成键放出的总能量为_____________1 mol H2和1 mol Cl2反应生成2 mol HCl是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能量的反应

2用电子式表示出HCl的形成过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