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硫、氯及其化合物对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化工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用途也十分广泛,如用做漂白剂、沉淀剂、农药、化肥等。
(1)以N2 和H2 为原料合成氢气为: N2(g) + 3 H2(g) 2NH3(g) △H=Q kJ•mol—1。已知键键能为946 kJ•mol—1 ,H-H键键能为436kJ• mol—1,N-H键键能为391kJ• mol—1,则Q=_______。
(2)将体积均为560 mL(标准状况下)的SO2 和Cl2 同时缓慢通A水中,得到1.0 L溶液,则溶液pH=_______。
(3)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NH4HSO3溶液和NaHSO3 溶液中,阴离子的电离程度较小的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原因是___________ 。
(4)用惰性电极电解NaHSO3 溶液的装置如图所示,则I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阳极区放出的混合气体的成分为___________。
(5)氨水是一种常见的沉淀剂。向1.0 L 2.0×10—4mol•L—1的MgCl2 溶液中通入(不考虑溶液体积的变化),有白色沉淀生成。
①写出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当反应中开始有白色沉淀出现时,通人的体积(标准状况)为___________mL。
(已知实验条件下NH3.H2O的电离平衡常数为1.8×l0—5,Ksp=[Mg(OH)2]=1.8×l0—11)
I.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Y所处的周期序数与族序数相等。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X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_。
(2)列举一个事实说明X非金属性强于Z: 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含Y的氯化物呈酸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II.运用所学化学原理,解决下列问题:
(4)已知:Si+2NaOH+H2O=Na2SiO3+2H2。某同学利用单质硅和铁为电极材料设计原电池(NaOH为电解质溶液),该原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①C(s)+ O2(g)= CO2(g)H="a" kJ· mol-1;②CO2(g) +C(s)="2CO(g)"H="b" kJ· mol-1;③Si(s)+ O2(g)=SiO2(s)H="c" kJ· mol-1。工业上生产粗硅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已知:CO(g)+H2O(g)H2(g) + CO2(g)。右上表为该反应在不同温度时的平衡常数。则:该反应的H____ 0(填“<”或“>”);500℃时进行该反应,且CO和H2O起始浓度相等,CO平衡转化率为 。
用菱锰矿(主要含MnCO3、FeCO3、Al2O3、SiO2)制备MnSO4·H2O的工艺流程如下:
Ⅰ.向菱锰矿中加入过量稀H2SO4,过滤;
Ⅱ.向滤液中加入过量MnO2,过滤;
Ⅲ.调节滤液pH=a,过滤;
Ⅳ.浓缩、结晶、分离、干燥得到产品;
Ⅴ.检验产品纯度。
(1)步骤Ⅰ中,滤渣的主要成分是 。
(2)将MnO2氧化Fe2+的离子方程式补充完整:
MnO2 +Fe2++ =Mn2+ + Fe3+ +
(3)与选用Cl2作为氧化剂相比,MnO2的优势主要在于:原料来源广、成本低、可避免环境污染、 。
(4)已知: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
| Al(OH)3 | Fe(OH)2 | Fe(OH)3 | Mn(OH)2 |
开始沉淀时 | 3.4 | 6.3 | 1.5 | 7.6 |
完全沉淀时 | 4.7 | 8.3 | 2.8 | 10.2 |
注:金属离子的起始浓度为0.1mol/L
步骤Ⅲ中a的取值范围是 。
(5)步骤Ⅴ,通过测定产品中锰元素的质量分数来判断产品纯度。
已知一定条件下,MnO4-与Mn2+反应生成MnO2 。取x g产品配成溶液,用0.1mol/L KMnO4溶液滴定,消耗KMnO4溶液y mL,产品中锰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以乙炔为原料可以合成聚氯乙烯、聚丙烯腈和氯丁橡胶,有关合成路线图如下:
请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物质的结构简式:A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反应③: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反应⑦:____________________ 。
已知化合物B3N3H6(硼氮苯)与C6H6(苯)的分子结构相似,如图:则硼氮苯的二氯取代物B3N3H4Cl2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为
A. 2 B. 3 C. 4 D. 6
某烃与氢气发生反应后能生成(CH3)2CHCH2CH3,则该烃不可能是
A.2﹣甲基﹣2﹣丁烯
B.2,3﹣二甲基﹣1﹣丁烯
C.3﹣甲基﹣1﹣丁烯
D.2﹣甲基﹣1,3﹣丁二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