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某烃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4。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物质与A以任意比例混合,若...

某烃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4。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物质与A以任意比例混合,若总物质的量一定,充分燃烧消耗氧气的量不相等的是(填序号)         

a.C7H12O2        b.C6H14         c.C6H14O        d.C7H14O3

(2)若烃A为链烃,与HBr加成后只能得到一种产物,且该烃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

①A的结构简式为                    ;

②链烃A与溴的CCl4溶液反应生成B;B与NaOH的醇溶液共热可得到D,D分子中无溴原子。请写出由B制备D的化学方程式:                     ;

③B与足量NaOH水溶液完全反应,生成有机物E,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E与乙二醇的关系是                

(3)若核磁共振氢谱显示链烃A有三组不同的峰,峰面积比为3∶2∶1,则A的名称为     

(4)若A不能使溴水褪色,且其一氯代物只有一种,则A的结构简式为             

 

(14分) (1)b;(2)①(CH3)2C=C(CH3)2。 ②+2NaOH+2NaBr+2H2O ③+2NaOH+2NaBr ; 同系物; (3)3-己烯或2-乙基-1-丁烯(答出一种即可); (4)。 【解析】 试题分析:(1)某烃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4,则A的分子中含有的C原子个数是:84÷12=7,由于该物质是烃,所以每减少1个C原子,就会增加12个H原子,故该物质的分子式是C6H12,a.C7H12O2可以变形为C6H12∙CO2,因此若总物质的量一定,充分燃烧消耗氧气的量相等,错误。b.C6H14比C6H12多2个H原子,因此等物质的量消耗的氧气的物质的量不相等,正确。c.C6H14O可以变形为C6H12∙H2O,等物质的量的混合物,完全燃烧消耗的氧气相等,错误。D.C7H14O3分子式变形为C6H12∙CO2∙H2O,因此等物质的量完全燃烧消耗的氧气的物质的量是相等的,错误。选项是b。(2) ①A分子式是C6H12,若烃A为链烃,则该物质属于烯烃,由于与HBr加成后只能得到一种产物,且该烃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A的结构简式为(CH3)2C=C(CH3)2;②链烃A与溴的CCl4溶液反应生成B;B与NaOH的醇溶液共热可得到D,D分子中无溴原子。由B制备D的化学方程式是+2NaOH+2NaBr+2H2O;③B是卤代烃,与足量NaOH水溶液发生水解反应产生醇E,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NaOH+2NaBr。该醇是饱和二元醇,与乙二醇结构相似,因此是同系物。(3)若核磁共振氢谱显示链烃A有三组不同的峰,峰面积比为3∶2∶1,则A可能是CH3CH2CH=CHCH2CH3,名称是3-己烯或CH2=C(CH2CH3)2,名称是2-乙基-1-丁烯。(4)若A不能使溴水褪色,且其一氯代物只有一种,则A是环己烷,其结构简式为。 考点:考查有机物结构的推断、物质反应的规律、及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的知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成都市近年来常常发生“毒奶粉”事件。劣质奶粉制造商为牟取暴利,大大降低了奶粉中蛋白质的含量,导致食用这种奶粉的众多婴幼儿严重营养不良乃至死亡。

为了测定某牛奶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现采用“盖尔达法”分解其中的蛋白质。其原理是把蛋白质中的氮元素完全转化为氨气化学式为NH3,再用稀硫酸吸收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 NH3+H2SO4=NH42 SO4

现取该奶粉样品100g,用“盖尔达法”分解其中的蛋白质,产生的氨气用7.5g溶质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吸收。

计算并回答下列问题:

(1)产生氨气的质量是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01,下同)

(2)含氮元素的质量多少?

(3) 该奶粉中氮的含量是否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标准。(奶粉中蛋白质的含量国家标准为:每100g婴幼儿奶粉中含12g~25g。蛋白质含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6%)

 

查看答案

某兴趣小组采用HgSO4作催化剂,使乙炔水化为乙醛(在75℃左右)。但HgSO4遇到某些特定物质常会发生催化剂中毒而失去催化作用,H2S就是其中一种。现选用块状电石、浓硫酸、水、NaOH溶液、HgO粉末五种物质制乙醛,装置图如下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开始时,仪器A中盛放电石,B中应装入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

(2)仪器D中盛放水,其作用是_________。

(3)蒸馏烧瓶F中应加入HgO和另外两种试剂,若将三者分别直接加入,请按加入的先后顺序写出包括HgO在内的各种试剂的名称__________。

(4)所选用温度计G的量程表示正确的是________。

A.0~50℃      B.0~100℃

C.0~200℃    D.50~100℃

(5)检验乙醛已制出的操作、现象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实验室常用苯甲醛在浓氢氧化钠溶液中制备苯甲醇和苯甲酸,反应如下:

已知:

①苯甲酸在水中的溶解度为:0.18g4℃、0.34g25℃、0.95g60℃、6.8g95℃ 

②乙醚沸点34.6℃,密度0.7138,易燃烧,当空气中含量为1.83~48.0%时易发生爆炸。

③石蜡油沸点高于250℃   

④苯甲醇沸点为205.3℃

实验步骤如下:

①向图l所示装置中加入8g氢氧化钠和30mL水,搅拌溶解。稍冷,加入10 mL苯甲醛。开启搅拌器,调整转速,使搅拌平稳进行。加热回流约40 min。

②停止加热,从球形冷凝管上口缓缓加入冷水20 mL,摇动均匀,冷却至室温。然后用乙醚萃取三次,每次10 mL。水层保留待用。合并三次萃取液,依次用5 mL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洗涤,10 mL 10%碳酸钠溶液洗涤,10 mL水洗涤,然后分液,将水层弃去,所得醚层进行实验步骤③。

③将分出的醚层,倒入干燥的锥形瓶中,加无水硫酸镁,注意锥形瓶上要加塞。将锥形瓶中溶液转入图2 所示的蒸馏装置,先缓缓加热,蒸出乙醚;蒸出乙醚后必须改变加热方式、冷凝方式,继续升高温度并收集205℃~206℃的馏分得产品A。

④将实验步骤②中保留待用的水层慢慢地加入到盛有30 mL浓盐酸和30 mL水的混合物中,同时用玻璃棒搅拌,析出白色固体。冷却,抽滤,得到粗产品,然后提纯得产品B。

根据以上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②萃取时用到的玻璃仪器除了烧杯、玻璃棒外,还需                (仪器名称)。

(2)步骤②中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洗涤是为了除去        ,而用碳酸钠溶液洗涤是为了除去醚层中极少量的苯甲酸。醚层中少量的苯甲酸是从水层转移过来的,请用离子方程式说明其产生的原因         

(3)步骤③中无水硫酸镁的作用是                  ,锥形瓶上要加塞的原因是                ,产品A为                

(4)步骤③中蒸馏除去乙醚的过程中采用的加热方式为                   ;蒸馏得产品A的加热方式是                     

(5)步骤④中提纯产品B时所用到的实验方法为                      

 

查看答案

由两种盐组成的白色粉末混合物,加热时无气体逸出。其焰色反应呈黄色,透过蓝色钴玻璃可观察到紫色。取此白色粉末加硝酸时,粉末完全溶解,生成的无色无味的气体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在上述粉末溶于过量的硝酸后的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试推断该混合物的可能组成,并简要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有效地开发利用CO2,是用CO2来生产燃料甲醇。为探究反应原理,进行如下实验,在体积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2和3molH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H=-49.0kJ/mol.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1)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v(CO2)= ________mol/(L•min);

(2)氢气的转化率= ________;

(3)求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

(4)下列措施中能使平衡体系中n(CH3OH)/n(CO2)增大的是________

A.将H2O(g)从体系中分离出去              

B.充入Heg,使体系压强增大

C.升高温度                              

D.再充入1mol CO2和3mol H2

(5)当反应达到平衡时,CO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1,然后向容器中再加入一定量CO2,待反应再一次达到平衡后,CO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2,则c1________ c2(填>、<、=)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