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分别加热Na2CO3和NaHCO3固体 试管内壁...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分别加热Na2CO3NaHCO3固体
 

试管内壁均有水珠
 

两种物质均受热分解
 

B
 

加热盛有NH4Cl固体的试管
 

试管底部固体消失,试管口有晶体凝结
 

NH4Cl固体可以升华
 

C
 

NaBr溶液中滴入少量氯水和苯,振荡、静置
 

溶液上层呈橙红色
 

Br还原性强于Cl
 

D
 

FeSO4溶液中先滴入KSCN溶液,再滴加H2O2溶液
 

加入H2O2后溶液变成血红色
 

Fe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C 【解析】试题分析:分别加热Na2CO3和NaHCO3固体,观察到试管内壁均有水珠,NaHCO3固体不稳定分解后有水生成,Na2CO3固体中含有结晶水加热后得不到水,A错误;升华是物理变化,而NH4Cl固体受热分解生成气体产物属化学变化,B错误;NaBr溶液中滴入少量氯水和苯,振荡、静置后,观察到溶液分层且上层呈橙红色,说明有Br2生成,可知Br—还原性强于Cl—,C正确;向FeSO4溶液中先滴入KSCN溶液,再滴加H2O2溶液,观察到溶液变血红色,可知Fe2+有还原性被氧化成Fe3+,D错误。 考点:结合反应原理分析实验现象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项操作中,不发生“先产生沉淀,然后沉淀又溶解”现象的是

①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②向NaAlO2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③向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稀NaOH溶液 

④向硅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盐酸 

⑤向AgNO3溶液中逐滴加入稀氨水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④⑤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用图1装置制取并收集干燥纯净的NH3

B. 用图2所示装置可除去NO2中的NO

C. 用图3所示装置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D. 是实验室洗涤胶头滴管的操作

 

查看答案

对实验的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

A. 实验:液体分层,下层呈无色

B. 实验:烧杯中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溶解

C. 实验:试管中立刻出现红色沉淀

D. 实验:放置一段时间后,饱和CuSO4溶液中出现蓝色晶体

 

查看答案

将磁性氧化铁放入稀HNO3中发生反应:3Fe3O4+ 28HNO3=9Fe(NO3)x+ NO↑+14H2O 。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A.Fe(NO3)x中的x为2       

B.反应中每生成0.2 mol 还原产物,就有0.6 mol 电子转移

C.稀HNO3 在反应中只作氧化剂  

D.磁性氧化铁中的铁元素全部被氧化

 

查看答案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阳离子都只有氧化性     

B.H2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与KMnO4反应时表现H2O2的还原性

C.与强酸、强碱都反应的物质只有两性氧化物或两性氢氧化物

D.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的大小:Fe(OH)3悬浊液<Fe(OH)3胶体<FeCl3溶液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