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 2015年8月12号接近午夜时分,天津滨海新区...

【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

2015年8月12号接近午夜时分,天津滨海新区一处集装箱码头发生爆炸。发生爆炸的是集装箱内的易燃易爆物品,爆炸火光震天,并产生巨大蘑菇云。根据掌握的信息分析,装箱区的危险化学品可能有钾、钠、氯酸钠、硝酸钾、烧碱,硫化碱、硅化钙、三氯乙烯、氯碘酸等。运抵区的危险化学品可能有环己胺、二甲基二硫、甲酸、硝酸铵、氰化钠、4,6-二硝基苯-邻仲丁基苯酚等。

回答下列问题:

(1)在组成NH4NO3、NaCN两种物质的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              (填元素符号),解释原因                                               

(2)二甲基二硫和甲酸中,在水中溶解度较大的是           (填名称),原因                       烧碱所属的晶体类型为        硫化碱(Na2S)的S2-的基态电子排布式是                  

(3)硝酸铵中,NO3-的立体构型为       ,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                     

(4)1mol化合物NaCN中CN-所含的π键数为______,与CN-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有            。(CN)2又称为拟卤素,实验室可以用氰化钠、二氧化锰和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制得,写成该制备的化学方程式                                      

(5)钠钾合金属于金属晶体,其某种合金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合金的化学式为               ;晶胞中K 原子的配位数为      ;已知金属原子半径r(Na)=186pm、r(K)=227pm,计算晶体的空间利用率                           (列出计算式,不需要计算出结果)。

 

(1)N;同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左向右总体呈增大的趋势,同主族由上到下,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但N原子的2p能级为半充满的稳定结构,其第一电离能比O的大,故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N。 (2)甲酸;因为甲酸和水分子之间可以形成氢键,二甲基二硫和水分子之间只有范德华力。 离子晶体,[Ne]3p23p6 (3)平面正三角形,sp2杂化 (4)2NA,N2或CO,2NaCN+MnO2+2H2SO4(浓)=MnSO4+Na2SO4+(CN)2↑+2H2O (5)Na3K(KNa3);6; 【解析】 试题分析:(1)同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自左而右呈增大趋势,同主族自上而下元素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但N原子的2p能级为半满稳定状态,第一电离能高于氧元素的,故NH4NO3、NaCN两种物质的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N。 故答案为:N;同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自左而右呈增大趋势,同主族自上而下元素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但N原子的2p能级为半满稳定状态,第一电离能高于氧元素的; (2)甲酸与水形成氢键,而二甲基二硫不能,故二甲基二硫和甲酸中溶解度较大的是甲酸,烧碱由钠离子和氢氧根构成,所以烧碱是离子晶体,S2-离子核外有18个电子,其基态电子排布式为1s2s22p63s23p6, 故答案为:甲酸;甲酸与水形成氢键;离子晶体;1s2s22p63s23p6; (3)NO3-离子中氮原子的孤电子对数==0,价层电子对数=3+0=3,所以NO3-立体构型为平面三角形,中心原子氮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sp2。 故答案为:平面三角形;sp2; (4)原子序数相等、价电子总数也相等的微粒互为电子,CN-与N2互为等电子体,二者结构相似,CN-中含有C≡N三键,三键中含有1个σ键、2个π键数,所以1mol化合物NaCN中CN-所含的π键数为2NA,CN-中含有两个原子、10个价电子,与CN-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有CO、N2, 根据制取氯气的反应可知,氰化钠、二氧化锰和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制得(CN)2,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NaCN+MnO2+2H2SO4(CN)2+Na2SO4+MnSO4+2H2O。 故答案为:2NA;CO、N2;2NaCN+MnO2+2H2SO4(CN)2+Na2SO4+MnSO4+2H2O; (5)晶胞中,钠原子数为12×1/4=3,钾原子数为8×1/8=1,所以合金的化学式为KNa3, 根据晶胞图可知,每个K 原子周围有6个钠原子,所以晶胞中K 原子的配位数为6, 晶胞中钠原子和钾原子体积之和为4/3π[(186pm)3×3+(227pm)3],晶胞的边长为钠原子和钾原子的直径之和为2×(186pm+227pm),所以晶胞的体积为(2×186pm+2×227pm)3,晶体的空间利用率为{π[(186pm)3×3+(227pm)3]÷(2×186pm+2×227pm)3}×100%=×100%, 故答案为:KNa3;6;×100% 考点:考查晶胞的计算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位置、结构与性质关系的综合应用,题目难度中等,涉及核外电子排布、电离能、杂化方式、配合物、晶体类型与性质、晶胞计算等知识,明确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的关系为解答关键,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灵活应用能力。在考查核外电子排布、第一电离能时,要特别注意全空、半充满、全充满状态,比如第一电离能C<O<N,比如29号元素Cu,其原子核外有29个电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 s22p63s23p63d104s1,而不是1s22 s22p63s23p63d94s2;根据晶胞类型利用均摊法计算每个晶胞中含有的原子个数时,正方体中,顶点上的原子被8个晶胞占有,面上的原子被2个晶胞占有,棱上的原子被4个晶胞占有,体心上的原子被1个晶胞占有,这是准确计算晶胞质量或密度的前提。 (1)同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自左而右呈增大趋势,同主族自上而下元素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但N原子的2p能级为半满稳定状态,第一电离能高于同周期相邻元素的; (2)与水分子形成氢键,增大物质的溶解度;烧碱由钠离子和氢氧根构成,属于离子晶体;S2-离子核外电子数为18,根据能量最低原理可书写其基态电子排布式; (3)NO3-离子中氮原子的孤电子对数==0,价层电子对数=3+0=3; (4)原子序数相等、价电子总数也相等的微粒互为电子,CN-与N2互为等电子体,CN-中含有C≡N三键,三键中含有1个σ键、2个π键数;根据制取氯气的反应可知,氰化钠、二氧化锰和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制得(CN)2,还生成硫酸锰、硫酸钠与水; (5)根据均摊法计算晶胞中Na、K原子数目,确定合金的化学式,根据晶胞图可知,每个K 原子周围有6个钠原子;根据晶胞的结构可知,晶胞的边长为钠原子和钾原子的直径之和,晶体的空间利用率为×100%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实验小组用工业上废弃固体(主要成分Cu2S和Fe2O3)混合物制取粗铜和Fe2(SO4)3晶体,设计的操作流程如下:

(1)③④操作中会有一种气体生成,若在实验室制备该气体,可选择下列哪些装置________

(2)溶液B加稀硫酸酸化后加强氧化剂x,试剂x最好选择下列哪种试剂________(填序号)

aCl2                    bH2O2   cKMnO4

试剂x在酸性条件下与溶液B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氧化铁是重要的工业颜料,用废铁屑制备它的流程如下:

操作II的的名称是                

写出在空气中煅烧FeCO3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无水AlCl3易升华,可用作有机合成的催化剂等。工业上以铝土矿(Al2O3、Fe2O3)为原料制备无水AlCl3的工艺流程如下。

(1)为促进反应的进行,实际生产中需加入焦炭,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a2SO3溶液可除去冷却器排出的尾气中的Cl2,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升华器中主要含有AlCl3FeCl3,需加入少量Al,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Na2CO3的制取方法及Na2CO3和NaHCO3综合实验探究

Ⅰ. (1)我国化学家侯德榜改革国外的纯碱生产工艺,其生产流程可简要表示如下:

 

 

①往饱和食盐水中依次通入足量的NH3、CO2(氨碱法),而不先通CO2再通NH3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沉淀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某实验小组探究Na2CO3和NaHCO3的性质,发现实验室里盛放两种固体的试剂瓶丢失了标签。于是,他们先对固体A、B进行鉴别,再通过实验进行性质探究。

(2)分别加热固体A、B,发现固体A受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A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称取两种固体各2 g,分别加入两个小烧杯中,再各加10 mL蒸馏水,振荡,测量温度变化;待固体充分溶解,恢复到室温,向所得溶液中各滴入2滴酚酞溶液。

①发现Na2CO3固体完全溶解,而NaHCO3固体有剩余,由此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同学们在两烧杯中还观察到以下现象。其中,盛放Na2CO3的烧杯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溶液温度下降

b.溶液温度升高

c.滴入酚酞后呈浅红色

d.滴入酚酞后呈红色

(4)同学们将两种固体分别配制成0.5 mol·L-1的溶液,设计如下方案并对反应现象做出预测:

实验方案

预测现象

预测依据

操作1:向2 mL Na2CO3溶液中滴加1 mL 0.5 mol·L-1 CaCl2溶液

有白色沉淀

Na2CO3溶液中的CO浓度较大,能与CaCl2发生反应:Ca2CO===CaCO3 (离子方程式)

操作2:向2 mL NaHCO3溶液中滴加1 mL 0.5 mol·L-1 CaCl2溶液

无白色沉淀

NaHCO3溶液中的CO浓度很小,不能与CaCl2反应

实施实验后,发现操作2的现象与预测有差异:产生白色沉淀和气体,则该条件下,NaHCO3溶液与CaCl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高锰酸钾是一种典型的强氧化剂。

完成下列填空:

Ⅰ.在用KMnO4酸性溶液处理Cu2S和CuS的混合物时,发生的反应如下:

MnOCu2SHCu2SO2↑+Mn2H2O(未配平)

MnOCuSHCu2SO2↑+Mn2H2O(未配平)

(1)下列关于反应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被氧化的元素是Cu和S

b.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85

c.生成2.24 L(标况下)SO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0.8 mol

d.还原性的强弱关系是:Mn2+>Cu2S

Ⅱ.在稀硫酸中,MnO和H2O2也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H2O22e===2HO2

还原反应:MnO5e8H===Mn24H2O

(2)反应中若有0.5 mol H2O2参加此反应,转移电子的个数为________。

(3)已知:2KMnO4+7H2O2+3H2SO4===K2SO4+2MnSO4+6O2↑+10H2O,则被1 mol KMnO4氧化的H2O2是______mol。

Ⅲ.高锰酸钾溶液与硫化亚铁有如下反应:10FeS6KMnO424H2SO4===3K2SO46MnSO45Fe2(SO4)310S24H2O

(4)若上述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减少了2.8 g,则硫元素与KMnO4之间发生电子转移的数目为________个。

 

查看答案

部分氧化的铁铜合金样品(氧化产物为Fe2O3CuO)5.76 g,经如下处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滤液A中的阳离子为Fe3Fe2H

B.样品中Fe元素的质量为2.24 g

C.样品中CuO的质量为4.0 g

DV896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