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孔雀石的主要成分为Cu2(OH)2CO3,还含少量二价铁和三价铁的氧化物及硅的氧...

孔雀石的主要成分为Cu2OH2CO3还含少量二价铁和三价铁的氧化物及硅的氧化物。以下是实验室以孔雀石为原料制备CuSO4·5H2O晶体的流程图:

1试剂A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2生成气体X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使用试剂B的目的是将溶液中的Fe2+转化为Fe3+,试剂B最好选用_________

A酸性KMnO4溶液     B双氧水     C浓硝酸    D氯水

4已知:

①试剂C的使用是为了调节溶液的pH,使Fe3+转化为沉淀予以分离。试剂C宜选用__________:

A稀硫酸     BNaOH溶液      C氨水      DCuO

②为完全除去溶液c中的Fe3+而又不使Cu2+沉淀,则应调节溶液pH的范围为__________。

5请设计一种实验方案检验溶液中Fe3+是否完全除去写出操作步骤、现象和结论         ______。

 

(1)H2SO4 过滤; (2)Cu2(OH)2CO3+2H2SO4===2CuSO4+3H2O+CO2↑。 (3)B; (4)D;3.7~4.8 (5)取待检溶液少许,加入KSCN溶液,若溶液不变红色,说明Fe3+已完全除去;若溶液变红色,则说明Fe3+未完全除去 【解析】 试题分析:(1)Cu2(OH)2CO3可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目的是制备CuSO4·5H2O晶体,试剂A的化学式是H2SO4;操作Ⅰ是把固体与液体分离,所以操作Ⅰ的名称是过滤; (2)Cu2(OH)2CO3与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CO3+2H2SO4==2CuSO4+3H2O+CO2↑。 (3)使用试剂B的目的是将溶液中的Fe2+转化为Fe3+,双氧水为绿色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的产物是水,试剂B最好选用双氧水,答案选B。 (4)①CuO可与酸反应,使溶液的pH增大,由于不能引入新杂质,所以 C宜选用CuO,答案选D。 ②根据表格数据,为完全除去溶液c中的Fe3+而又不使Cu2+沉淀,则应调节溶液pH的范围为 3.7~4.8。 (5)Fe3+与KSCN溶液反应生成红色溶液,所以取待检溶液少许,加入KSCN溶液,若溶液不变红色,说明Fe3+已完全除去;若溶液变红色,则说明Fe3+未完全除去。 考点:本题主要是考查物质制备工艺流程图分析与有关判断 【名师点睛】工艺流程题,就是将化工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生产阶段即生产流程用框图形式表示出来,并根据生产流程中有关的化学知识步步设问,形成与化工生产紧密联系的化工工艺试题。制备类工艺流程题一般由多步连续的操作组成,每一步操作都有其具体的目标、任务。审题的重点要放在与题设有关操作的目标、任务上,分析时要从成本角度(原料是否廉价易得)、环保角度(是否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现实角度等方面考虑;解答时要看框内,看框外,里外结合;边分析,边思考,易处着手;先局部,后全盘,逐步深入。而且还要看清问题,不能答非所问。要求用理论回答的试题应采用“四段论法”:本题改变了什么条件(或是什么条件)→根据什么理论→所以有什么变化→结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A、B、C、D、E、F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六种短周期元素,有关位置及信息如下:A的气态氢化物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F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既能和酸反应又能和强碱反应,G单质是日常生活中用量最大的金属,易被腐蚀。请回答下列问题:

1A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2A与B可组成质量比为7:16的三原子分子,该分子释放在空气中可能引起的环境问题有:任写一种                  

3同温同压下,将a L A氢化物的气体和b L D的氢化物气体通入水中,若a=b,则所得溶液的pH     7填 “>"或“<”或“=”

4写出F的单质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一定量的E单质能在B2 g中燃烧,其可能的产物及能量关系如下左图所示:请写出一定条件下EB2g 与Es反应生成EBg的热化学方程式                  

6若在D与G组成的某种化合物的溶液甲中,加入铜片,溶液会慢慢变为蓝色,依据产生该现象的反应原理,所设计的原电池如上右图所示,其反应中正极反应式为               某同学假设正极产物是Fe2+,请你设计实验证明该假设                   

7AD形成的化合物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均达8电子结构,则该分子的电子式为      

 

查看答案

一定条件下,将3molA和1molB两种气体混合于固定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 xCg+2Ds。2min末该反应达到平衡,生成08molD,并测得C的浓度为02mol/L。下列判断正确的

A从开始到平衡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3mol/Ls

B从开始到平衡B的转化率为60%

C此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

D若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时,该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

 

查看答案

下列实验的反应原理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正确的是

A室温下,测得氯化铵溶液pH<7,证明一水合氨是弱碱:NH42H2O=NH3·H2OH3O

B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镁粉中的杂质铝:2Al2OH2H2O=2AlO23H2

C用碳酸氢钠溶液检验水杨酸中的羧基:+2HCO3-+2H2O+2CO2

D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草酸:2MnO416H5C2O42=2Mn210CO28H2O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纳不正确的是

①电解质:明矾、冰醋酸、氯化银、纯碱

②化合物:BaCl2、CaOH2、HNO3、HT

③混合物:盐酸、漂白粉、水玻璃、水银

④同素异形体:金刚石、石墨、C60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查看答案

已知水的电离方程式:H2OH++OH-。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氢钠溶液,cH+增大,KW不变

B降低温度,KW减小,pH不变

C向水中加入氨水,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OH-降低

D向水中加入少量NaClO固体,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H+降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