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工业上通过电解MnSO4和ZnSO4制取Zn和MnO2,原料为软锰矿和闪锌矿,软...

工业上通过电解MnSO4和ZnSO4制取Zn和MnO2,原料为软锰矿和闪锌矿,软锰矿中含MnO2约a%,SiO2约20%,Al2O3约4%,其余为水分,闪锌矿中含ZnS约80%,FeS、CuS、SiO2共约7%,其余为水分。

I.(1)为了测量软锰矿中MnO2含量的测定,现将14. 5g软锰矿溶于足量的稀硫酸中,加入足量的碘化钾晶体,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液加水稀释至1L,取25.00ml该溶液于锥形瓶中,滴入几滴淀粉溶液作指示剂,用0. l000mol.L-1的标准Na2S2O3溶液滴定,消耗标准液50. 00mL,则软锰矿中MnO2含量_________。(己知:2KI+2 H2SO4+ MnO2=I2+2H2O+MnSO4+K2SO4;I2+2 S2O32-=2I-+ S4O62-)

II.研宄人员开发了综合利用这两种资源的同槽酸浸工艺,工艺流程如图l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2)反应I的滤液中含有MnSO4、ZnSO4、CuSO4、Fe2(SO4)3、Al2 (SO4)3等,试完成反应I中生成CuSO4和MnSO4的化学方程MnO2+Cu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uSO4+MnSO4

(3)反应II加入适量锌的作用是___________;如果锌过量,还会进一步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4)图2是Na2SO4和Na2SO4·10H2O的溶解度曲线(g/l00g水),则Ⅳ中得到Na2SO4固体的操作是:将分离出MnCO3和ZnCO3后的滤液升温结晶→___________→用乙醇洗涤→干燥,用乙醇洗涤而不用水洗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惰性电极电解MnSO4和ZnSO4制得Zn和MnO2的总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工艺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除MnO2、MnCO3、ZnCO3以外,还有___________(写化学式).

 

(1)60%;(2)2H2SO4;S;2H2O; (3)将溶液中的硫酸铜转化为铜;Zn+Fe2+=Fe+Zn2+或Zn+Mn2+=Mn+Zn2+; (4)趁热过滤,防止Na2SO4固体因溶解而减少,防止Na2SO4固体转变为Na2SO4·10H2O晶体; (5)MnSO4+ZnSO4+2H2OZn+MnO2+2H2SO4;(6)Zn 【解析】 试题分析:(1)已知2KI+2 H2SO4+ MnO2=I2+2H2O+MnSO4+K2SO4、I2+2 S2O32-=2I-+ S4O62-,则 MnO2~I2~2S2O32﹣ 1 2 n 0.1000mol•L﹣1×0.050L 解得n=0.0025mol 1L溶液中含MnO2物质的量=0.0025mol×1000/25=0.1mol 则软锰矿中MnO2含量=; (2)依据流程图分析判断,反应Ⅰ的滤液中含有MnSO4、ZnSO4、CuSO4、Fe2(SO4)3、Al2(SO4)3等,软锰矿和闪锌矿中的MnO2,CuS在酸性溶液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生成CuSO4、MnSO4和硫单质,根据原子守恒和电子得失守恒可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CuS+2H2SO4=S↓+CuSO4+MnSO4+2H2O; (3)流程分析,反应Ⅰ的滤液中含有MnSO4、ZnSO4、CuSO4、Fe2(SO4)3、Al2(SO4)3等,加入锌反应生成铜,锌的主要作用是和铁离子反应生成亚铁离子,把铜离子转化为铜除去;锌过量会继续反应置换出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Zn+Fe2+=Fe+Zn2+或Zn+Mn2+=Mn+Zn2+; (4)图像分析可知温度高时析出硫酸钠,温度低时析出硫酸钠结晶水合物晶体,所以需要趁热过滤;洗涤晶体时用乙醇洗涤避免形成结晶水合物; (5)根据流程图中得到产物为二氧化锰和锌可知得到锌是锌离子在阴极得到电子析出,电极反应为:Zn2++2e﹣=Zn;二氧化锰是在阳极锰离子失电子生成,电极反应为:Mn2+﹣2e﹣+2H2O=MnO2+4H+,所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SO4+ZnSO4+2H2OZn+MnO2+2H2SO4; (6)依据流程图可知能循环使用的物质为Zn、ZnCO3、MnCO3和MnO2。 【考点定位】考查物质制备实验的分析判断,物质溶解性的理解应用,电解原理的应用判断、电极反应的产物判断和电极反应书写 【名师点睛】工艺流程题,就是将化工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生产阶段即生产流程用框图形式表示出来,并根据生产流程中有关的化学知识步步设问,形成与化工生产紧密联系的化工工艺试题。制备类工艺流程题一般由多步连续的操作组成,每一步操作都有其具体的目标、任务。审题的重点要放在与题设有关操作的目标、任务上,分析时要从成本角度(原料是否廉价易得)、环保角度(是否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现实角度等方面考虑;解答时要看框内,看框外,里外结合;边分析,边思考,易处着手;先局部,后全盘,逐步深入。而且还要看清问题,不能答非所问。要求用理论回答的试题应采用“四段论法”:本题改变了什么条件(或是什么条件)→根据什么理论→所以有什么变化→结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重铬酸钾(K2Cr2O7)是工业生产和实验室的重要氧化剂,工业上常用铬铁矿(主要成分为FeO·Cr2O3)为原料生产重铬酸钾。实验室模拟工业法用铬铁矿制K2Cr2O7的主要工艺如下图所示。反应器中涉及的主要反应是:6 FeO·Cr2O3 + 24NaOH + 7KClO3 = 12Na2CrO4 + 3Fe2O3 + 7KCl + 12H2O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在反应器①中,有Na2CrO4生成,同时Fe2O3转变为NaFeO2,杂质SiO2、Al2O3与纯碱反应的原理相同均转变为可溶性盐。写出氧化铝与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⑤中加酸酸化后CrO42-转化为Cr2O72-,写出转化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③中测定pH值的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设计的检验上述工艺流程④的滤渣中Fe、Al、Si元素成分的探究实验如下,请帮助完成该实验,并填写表中空格: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①取滤渣样少量于试管中,加足量稀HCl,搅拌,静置。

试管中仍有固体物质

固体为_____________

②操作①后,过滤;在滤液中加入过量的____________。

有红褐色沉淀产生

沉淀为Fe (OH)3

③将操作②后的红褐色沉淀滤去,在滤液中通入足量CO2

_____________

生成物为Al (OH)3

(5)称取重铬酸钾(其式量为294)试样2.5000 9配成250 mL溶液,用移液管取出25. 00 mL于碘量瓶中,加入10 mL 2 mol/L H2SO4和足量碘化钾(铬的还原产物为Cr3+),放置于暗处5 min,然后加入100 mL水,加入3 mL淀粉指示剂,用0.1200 mol/L 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I2+2S2O32-=2I-+S4O62-)。

①配制溶液时所需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外,还需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②若实验中共用去Na2S2O3标准溶液40. 00 mL,则所得产品中重铬酸钾的纯度为(设整个过程中其他杂质不参与反应)____________。(保留2位小数)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于相同浓度的弱酸HX和HY(前者的Ka较小)溶液,加水稀释相同倍数时,HY溶液的pH改变值小于HX溶液的pH改变值

B.在NH3·H2O和NH4Cl浓度均为0.1 mol·L-1的体系中,外加少量酸或碱时,溶液的pH可保持基本不变

C.在NaH2PO4水溶液中存在关系:c(H3PO4)+c(H+)=c(HPO42-)+c(PO43-)+c(OH-)

D.沉淀溶解平衡AgIAg++I-的平衡常数为8.5×10-17,说明难溶盐AgI是弱电解质

 

查看答案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是由美国西屋(Westinghouse)公司研制开发的,它以固体氧化锆一氧化钇为电解质,这种固体电解质在高温下允许氧离子(O2-)在其间通过,该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多孔电极a、b均不参与电极反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有O2放电的a极为电池的负极

B.O2-移向电池的正极

C.b极对应的电极反应为2H2- 4e-+2O2-=2H2O

D.a极对应的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

 

查看答案

室温下,用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分别滴定浓度均为0.1mol.L-l的三种酸(HA、HB和HD)溶液,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三种酸的电离常数关系:KHA>KHB>KHD

B.滴定至P点时,溶液中:c(B-)>c(Na+)>c(HB)>c(H+)>c(OH-)

C.pH=7时,三种溶液中:c(A)=c(B)=c(D)

D.当中和百分数达100%时,将三种溶液混合后:c(HA) +c (HB) +c (HD) =c (OH-) -c (H+)

 

查看答案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强电解质都易溶于水,所以BaSO4是弱电解质

B.一定条件下醋酸溶液的导电能力可能比稀硫酸强

C.SO2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SO2是电解质

D.金刚石不导电,因此金刚石是非电解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