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探究以铜为电极电解电解质溶液的情况,
第一组同学以铜为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探究过程如下:
【实验Ⅰ】如图装置,电源接通后,与电池负极相连的铜丝上有大量气泡产生;与电池正极相连的铜丝由粗变细.电解开始30s内,阳极附近出现白色浑浊,然后开始出现橙黄色浑浊,此时测定溶液的pH约为10;随着沉淀量的逐渐增加,橙黄色沉淀慢慢聚集在试管底部,但溶液始终未出现蓝色。
【实验Ⅱ】将实验Ⅰ中试管底部的橙黄色沉淀取出,分装在两支小试管中,沉淀很快转变为砖红色,后续的操作及现象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聚集在试管底部的橙黄色沉淀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2)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
(3)写出实验Ⅱ中①、②的离子方程式: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
(4)第二组同学将质量相等的铜片和铂片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铜片与电源正极相连铂片与电源负极相连,以电流强度1A通电10min,然后反接电源,以电流强度2A继续通电10min.画出下列表示铜电极、铂电极、电解池中产生气体的质量和电解时间的关系图,其中正确的是( )
向一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 A、0.6mol C和一定量的B三种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一所示.图二为t2时刻后改变反应条件,平衡体系中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且四个阶段都各改变一种不同的条件.已知t3~t4阶段使用了催化剂;图一中t0~t1阶段c(B)未画出.
(1)若t1=15min,则t0~t1阶段以C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v(C)=______________.
(2)t4~t5阶段改变的条件为______________,B的起始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
(3)判断图一中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是(填序号)______________.
①2v正(A)=3v逆(C)
②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③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④A、B、C的浓度都不再发生变化
(4)t5~t6阶段保持容器内温度不变,若A的物质的量共变化了0.01mol,而此过程中容器与外界的热交换总量为a kJ,写出此温度下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5)容器乙与容器甲的体积相同且保持不变,且乙容器的温度恒定为甲容器t4~t5时的温度,若要使C的平衡浓度为1.2mol/L,则在乙容器中加入1.2molA、0.6molB的同时还需要加入___________molC。
已知五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的大小顺序为C>A>B>D>E;A、C同周期,B、C同主族;A与B形成离子化合物,A2B中所有离子的电子数相同,其电子总数为30;D和E可形成四核10电子分子。试回答下列问题:
(1)A、B、C三种离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写离子符号)____________。
(2)C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___。
(3)用电子式表示A2B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
(4)写出D元素形成的单质的结构式______________;
(5)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E2B2__________;D2E4__________;A、B、E形成的化合物__________.
(6)A、B两元素组成的化合物A2B2属于______________(“离子”“共价”)化合物,存在的化学键是______________。
某链状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4H8O2,且能与NaOH溶液反应,则该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3 B.4 C.5 D.6
如图所示,甲、乙之间的隔板K可以左右移动,甲中充入2mol A和1mol B,乙中充入2mol C和1mol He,此时K停在0处。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可逆反应:2A(g)+B(g)2C(g),反应达到平衡后,恢复到反应发生前时的温度。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达到平衡时,甲容器中C的物质的量大于乙容器中C的物质的量
B.根据隔板K滑动与否可判断左右两边的反应是否达到平衡
C.达到平衡后,隔板K最终停留在左侧刻度0~1之间
D.若平衡时K停留在左侧1处,则活塞仍停留在右侧6刻度的右侧
用惰性电极电解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电解过程中的实验数据如图2所示,横坐标表示电解过程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纵坐标表示电解过程中产生气体的总体积(标况).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解过程中,b电极表面先有红色物质析出,然后才有气泡产生
B.从开始到Q点时收集到的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7
C.曲线OP段表示H2和O2混合气体的体积变化,曲线PQ段表示O2的体积变化
D.a电极上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2H++2e-═H2↑和4OH--4e-═2H2O+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