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1)反应Fe(s)+CO2(g)FeO(s)+CO(g) ΔH1,平衡常数为K...

(1)反应Fe(s)+CO2(g)FeO(s)+CO(g) ΔH1平衡常数为K1

反应Fe(s)+H2O(g)FeO(s)+H2(g) ΔH2平衡常数为K2在不同温度时K1K2的值如下表

 

700

900

K1

1.47

2.15

K2

2.38

1.67

反应CO2(g)+H2(g)CO(g)+H2O(g) ΔH,平衡常数K,则ΔH=___________(用ΔH1和ΔH2表示),K=___________(用K1和K2表示),且由上述计算可知,反应CO2(g)+H2(g)CO(g)+H2O(g)是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2)一定温度下,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铁粉并充入一定量的CO2气体,发生反应Fe(s)+CO2(g)FeO(s)+CO(g) ΔH>0,CO2的浓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该条件下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若铁粉足量,CO2的起始浓度为2.0 mol·L-1,则平衡时CO2的浓度为____________mol·L-1

②下列措施中能使平衡时增大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A.升高温度       B.增大压强    C.再充入一定量的CO2    D.再加入一定量铁粉

③一定温度下,在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 容器中的压强不变               b.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c. v(CO)=v(CO)               d. c(CO)=c(CO)

e. 容器内气体总物质的量不变

 

(1)ΔH1-ΔH2 K1/K2 吸热 (2)①2.0 0.67(或2/3) ②A ③bc 【解析】 试题分析:(1)已知反应① Fe(s)+CO2(g)FeO(s)+CO(g) ΔH1,平衡常数为K1 反应② Fe(s)+H2O(g)FeO(s)+H2(g) ΔH2,平衡常数为K2 根据盖斯定律可知①-②即得到反应CO2(g)+H2(g)CO(g)+H2O(g)的ΔH=ΔH1-ΔH2,平衡常数K=K1/K2;根据表中数据可知随温度的升高,K1增大,K2减小,所以K值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因此反应CO2(g)+H2(g)CO(g)+H2O(g)是吸热反应。 (2)①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平衡时二氧化碳浓度是0.5mol/L,消耗二氧化碳浓度是1.0mol/L,因此生成CO浓度是1.0mol/L,则该条件下反应的平衡常数为;若铁粉足量,CO2的 起始浓度为2.0 mol·L-1,设平衡时CO2的浓度为xmol/L,则,解得x=。 ②A.正反应吸热,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则增大,A正确;B.反应前后体积不变,增大压强不变,B错误;C.再充入一定量的CO2平衡常数不变,则不变,C错误;D.再加入一定量铁粉,平衡不移动,不变,D错误,答案选A。 ③a. 反应前后体积不变,,则容器中的压强始终不变,a错误;b.反应前后气体的质量变化,容积不变,则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正确;c. v正(CO2)=v逆(CO)表示反应速率方向相反,且满足反应速率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正确;d. c(CO2)=c(CO)没有指明反应的方向,则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d错误;e. 反应前后体积,则容器内气体总物质的量始终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e错误,答案选bc。 【考点定位】考查可逆反应平衡状态判断、平衡常数应用以及外界条件对平衡状态的影响和反应热计算 【名师点晴】该题的难点是平衡状态判断,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有两个核心的判断依据:①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②反应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只要抓住这两个特征就可确定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对于随反应的发生而发生变化的物理量如果不变了,即说明可逆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判断化学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关键是看给定的条件能否推出参与反应的任一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再发生变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ABCDEF六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BCDE均为短周期元素,DF为常见金属元素。A元素原子核内只有一个质子,元素AB形成的气态化合物甲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0.759 g·L-1C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EC同主族。均含D元素的乙(金属阳离子)、丙、丁微粒间的转化全为非氧化还原反应,均含F元素的乙(单质)、丙、丁微粒间的转化全为氧化还原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单质B的结构式:_____      ____

(2)AC11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_      ____

(3)F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        _____

(4)AC元素组成的氢化物庚和AE元素组成的氢化物辛,热稳定性庚比辛_________(”),理由是___      ____

(5)BCE得电子后所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     _。(填具体离子符号)

(6)均含有F元素的乙与丁在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     _。均含有D元素的乙与丁在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     _

 

查看答案

在如图用石墨作电极的电解池中,放入500 mL含一种溶质的某蓝色溶液进行电解,观察到A电极表面有红色的固态物质生成,B电极有无色气体生成;当溶液中的原有溶质完全电解后,停止电解,取出A电极,洗涤、干燥、称量、电极增重1.6 g。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接的是电源的________极,B是该装置______极

(2)写出电解时反应的总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3)电解后溶液的pH为________;要使电解后溶液恢复到电解前的状态,则需加入________,其质量为________。(假设电解前后溶液的体积不变)

 

查看答案

焦亚硫酸钠(Na2S2O5)是常用的食品抗氧化剂之一。某研究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一 焦亚硫酸钠的制取

采用下图装置(实验前已除尽装置内的空气)制取Na2S2O5。装置Ⅱ中有Na2S2O5晶体析出,发生的反应为Na2SO3+SO2=Na2S2O5

(1)装置Ⅰ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从装置Ⅱ中获得已析出的晶体,可采取的分离方法是____________。

(3)装置Ⅲ用于处理尾气,可选用的最合理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为______(填字母)。

实验二 焦亚硫酸钠的性质

Na2S2O5溶于水即生成NaHSO3

(4)证明NaHSO3溶液中HSO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可采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填字母)。

a.测定溶液的pH

b.加入Ba(OH)2溶液

c.加入盐酸

d.加入品红溶液

e.用蓝色石蕊试纸检测

(5)检验Na2S2O5晶体在空气中已被氧化的实验,是检验__________的存在(填离子符号)。

实验三 葡萄酒中抗氧化剂残留量的测定

(6)葡萄酒常用Na2S2O5作抗氧化剂。测定某葡萄酒中抗氧化剂的残留量(以游离SO2计算)的方案如下:

(已知:滴定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I2+2H2O=H2SO4+2HI)

①按上述方案实验,消耗标准I2溶液25.00 mL,该次实验测得样品中抗氧化剂的残留量(以游离SO2计算)为____________g·L-1

②在上述实验过程中,若有部分HI被空气中氧化氧化,则测得结果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查看答案

N2O5是一种新型硝化剂,其性质和制备受到人们的关注。一定温度下,在2 L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N2O5(g)4NO2(g)+O2(g) ΔH>0。反应物和部分生成物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正确的是(  

A.0-20 s内平均反应速率v(N2O5)=0.1 mol·L-1·s-1

B.10 s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

C.20 s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D.曲线a表示NO2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

 

查看答案

单斜硫和正交硫转化为二氧化硫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s,单斜)=S(s,正交) ΔH=+0.33 kJ·mol-1

B.正交硫比单斜硫稳定

C.相同物质的量的正交硫比单斜硫所含有的能量高

D.① 表示断裂1 mol O2中的共价键所吸收的能量比形成1 mol

SO2中的共价键所放出的能量少297.16 kJ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