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
A.已知2H2O(l)==2H2(g)+O2(g) △H=+571.6KJ·mol-1,无法求H2的燃烧热
B.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 △H>0,无法比较二者的稳定性
C.已知500℃、30MPa下,将0.5molN2和1.5molH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出19.3KJ的热量,无法推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D.已知2C(s)+2O2(g)==2CO2(g) △H1;2C(s)+2O2(g)==2CO(g) △H2,无法得出△H2>△H1
如图,隔板K可左右移动,甲中充入2 mol A和1 mol B,乙中充入2 mol C和1 mol He,此时K停在0处。发生反应2A(g)+B(g) 2C(g),达到平衡后,恢复至温度。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达平衡后,隔板K最终停留在左侧刻度0~2之间
B.若平衡时K停留在左侧1处,则活塞停留在右侧6处
C.达到平衡时,甲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小于于乙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
D.根据隔板K滑动与否可判断左右两边的反应是否达到平衡
已知:CO(g)+H2O(g)CO2(g)+H2(g) ∆H=– 41 kJ/mol,相同温度下,在体积均为2L的三个恒温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反应物发生反应。相关数据如下:
容器编号 | 起始时各物质物质的量/mol | 达平衡过程体系能量的变化 | |||
n(CO) | n(H2O) | n(CO2) | n(H2) | ||
① | 1 | 4 | 0 | 0 | 放出热量:32.8 kJ |
② | 0 | 0 | 1 | 4 | 热量变化:Q1 |
③ | 1 | 1 | 2 | 1 | 热量变化:Q2 |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若容器①中反应10min达到平衡,0至10min时间内,用CO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υ(CO)=4.0×10-2 mol/(L·min)
B.容器③中,开始时υ(CO)生成>υ(CO)消耗
C.达平衡过程体系能量的变化:Q1=4Q2
D.平衡时,①与②容器中CO的体积分数相等
光气 (COCl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农药、医药、聚酯类材料的生产,工业上通过Cl2(g) +CO(g)COCl2(g)制备。左图为此反应的反应速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右图为某次模拟实验研究过程中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0~6 min内,反应的平均速率v(Cl2)=0.15 mol ·L-1·min -1;
B.若保持温度不变,在第7 min 向体系中加入这三种物质各2 mol,则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 随温度升高,该反应平衡常数减小;比较第8 min反应温度T(8)与第15 min反应温度T(15)的高低:T(8) >T(15)。
D.若将初始投料浓度变为c(Cl2)=0.7 mol/L、c(CO)=0.5 mol/L、c(COCl2)=0.5 mol/L,保持反应温度不变,则最终达到化学平衡时,Cl2的体积分数与上述第6 min时Cl2的体积分数相同;
对于可逆反应N2(g)+3H2(g) 2NH3(g) ΔH<0,下列各项对示意图的解释与图像相符的是
A.①压强对反应的影响(p2>p1)
B.②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C.③平衡体系增加N2对反应的影响
D.④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
已知可逆反应X(g)+2Y(g)Z(g) ΔH<0,一定温度下,在体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 mol Y和一定量的X后,X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向该容器中加入1mol X、2mol Y,达平衡时,X的平衡浓度小于0.125 mol/L
B.a点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C.反应达平衡时,降低温度可以实现c到d的转化
D.该条件下,反应达平衡时,平衡常数K=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