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氯化亚铜(CuCl)为白色粉末,微溶于水。常用作有机合成催化剂,并用于颜料、防腐...

氯化亚铜(CuCl)为白色粉末,微溶于水。常用作有机合成催化剂,并用于颜料、防腐等工业。实验室可采用亚硫酸钠还原氯化铜的方法制备氯化亚铜,主要流程如图所示:

(1)上述方法制备氯化亚铜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下图是加热蒸发滤液,回收Na2SO4的装置。装置图中存在一处严重错误,该错误是_____________

(3)洗涤产品氯化亚铜沉淀的试剂是____________,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4)CuCl的盐酸溶液能吸收一氧化碳而生成氯化羰基亚铜[Cu2Cl2(CO)2·2H2O]。下图是用CO(含有CO2杂质)还原CuO并验证其氧化产物的实验装置图。

装置A中盛装的是饱和NaOH溶液,该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装置B盛有澄清的石灰水,其中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盛装CuCl的盐酸溶液的装置是__________(选填装置中提供的装置字母代号)

 

(1)2CuCl2+Na2SO3+H2O=2CuCl↓+Na2SO4+2HCl (2)蒸发操作不能用烧杯,应该用蒸发皿 (3)蒸馏水;向最后一次的洗涤残液中滴加BaCl2溶液,若无白色沉淀,则洗涤干净 (4)除去CO中的CO2杂质;检验CO中的CO2杂质是否除净;F;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流程图,采用亚硫酸钠还原氯化铜的方法制备氯化亚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Cl2+Na2SO3+H2O=2CuCl↓+Na2SO4+2HCl,故答案为:2CuCl2+Na2SO3+H2O=2CuCl↓+Na2SO4+2HCl; (2)加热蒸发溶液,不能用烧杯,应该用蒸发皿,故答案为:蒸发操作不能用烧杯,应该用蒸发皿; (3)根据题意,氯化亚铜微溶于水,洗涤氯化亚铜沉淀可以直接使用蒸馏水洗涤,生成的氯化亚铜表面含有少量硫酸钠溶液,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只要检验说法存在硫酸根离子即可,方法是向最后一次的洗涤残液中滴加BaCl2溶液,若无白色沉淀,则洗涤干净,故答案为:蒸馏水;向最后一次的洗涤残液中滴加BaCl2溶液,若无白色沉淀,则洗涤干净; (4)装置A中盛装的是饱和NaOH溶液,可以除去一氧化碳气体中的少量二氧化碳气体,装置B盛有澄清的石灰水,可以检验CO中的CO2杂质是否除净;C中盛装浓硫酸,可以干燥一氧化碳气体,D中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为反应的一氧化碳应该通入F中吸收,生成氯化羰基亚铜,故答案为:除去CO中的CO2杂质;检验CO中的CO2杂质是否除净;F。 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一氧化碳的性质的相关知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图表示从原混合物中分离出X的两种方案,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若含X的混合物为溴水,可通过方案进行分离,加入试剂为CCl4液体,充分振荡后液体分层,下层为XCCl4溶液

B.若含X的混合物为BaSO4BaSO3的混合物,可通过方案进行分离,加入试剂为稀硝酸,XBaSO4

C.若含X的混合物为乙醇和乙酸乙酯的混合物,可通过方案进行分离,加入试剂为饱和NaOH溶液,残留液中含有乙酸钠

D.若含X的混合物为FeAl,可通过方案进行分离,加入的试剂是过量的NaOH溶液,1molX与足量氯气完全反应时,转移3mol电子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试剂保存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液溴保存过程中,应在其液面上加少量水进行液封

B. 少量的碱金属单质均应保存在煤油中

C. FeCl3溶液存放时应加少量盐酸

D. AgNO3溶液和KMnO4溶液均应存放在棕色试剂瓶中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中的固体物质,只需加水就可以鉴别的一组是

A. CaCO3BaSO4Na2CO3              B. CuSO4NaClNaCO3

C. NaClCuSO4CaCO3               D. NaClKNO3BaCl2

 

查看答案

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且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 制备氢氧化亚铁并观察其颜色

B. 气密性检查

C. 制备并检验氢气的可燃性

D. 浓硫酸稀释

 

查看答案

下列实验误差分析错误的是

A. 用湿润的pH试纸测稀碱液的,测定值偏小

B. 用量筒量取10mLNaOH 溶液时,俯视刻度.量出的体积大于10mL

C. 使用天平称量时不小心将药品与砝码的位置放反了,称最结果可能是准确的

D. 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时,将碱缓慢倒入酸中,所测温度值偏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