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已知牙膏摩擦剂由碳酸钙、氢氧化铝组成;牙膏中其他成分遇到盐酸时无气体产生。某兴趣...

已知牙膏摩擦剂由碳酸钙、氢氧化铝组成;牙膏中其他成分遇到盐酸时无气体产生。某兴趣小组对摩擦剂成分及其含量进行以下探究:

摩擦剂中氢氧化铝的定性检

取适量牙膏样品,加水充分搅拌、过滤。

(1)往滤渣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过滤。氢氧化铝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2)(1)所得滤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主要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Ⅱ.牙膏样品中碳酸钙的定量测定

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图中夹持仪器略去)进行实验,充分反应后,测定C中生成的BaCO3沉淀质量,以确定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依据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3)D装置的作用是               

4实验过程中需持续缓缓通入空气。其作用除了可搅拌B、C中的反应物外,还有:______________。

5下列各项措施中,不能提高测定准确度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标号)。

a.在加入盐酸之前,应排净装置内的CO2气体

b.滴加盐酸不宜过快

c.在A~B之间增添盛有浓硫酸的洗气装置

d.在B~C之间增添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装置

(6)有人认为不必测定C中生成的BaCO3质量,只要测定装置C在吸收CO2前后的质量差,一样可以确定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实验证明按此方法测定的结果明显偏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

 

Ⅰ.(1)Al(OH)3+OH-===AlO+2H2O(2分) (2)CO2+AlO+2H2O=Al(OH)3↓+HCO3-(2分) Ⅱ.(3)防止空气中的CO2进入C中(1分) (4)把生成的CO2全部排入C中,使之完全被Ba(OH)2溶液吸收(1分) (5)cd(2分) (6)B中的氯化氢气体等进入装置C中(或其他合理答案)(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Ⅰ.(1)Al(OH)3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AlO2与水,反应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AlO+2H2O; (2)(1)所得滤液中主要是NaAlO2和过量的NaOH,通入过量二氧化碳,发生的主要反应是CO2 +AlO+2H2O= Al(OH)3↓+ HCO3-; Ⅱ.由装置图分析,B中样品中的碳酸钙与盐酸反应产生CO2气体,通入C中,被Ba(OH)2溶液吸收,产生BaCO3沉淀,通过BaCO3的质量来计算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将装置中残留的部分二氧化碳完全通入C中,故需持续缓缓通入空气,由于空气中也存在CO2,为减少误差,设计A装置来除去空气中的CO2,而装置D则是为了避免右端空气中的CO2气体进入C中与Ba(OH)2溶液反应导致沉淀质量偏大。 (3)据上述分析,可知D装置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CO2进入C中; (4)装置中残留部分二氧化碳,不能被完全吸收,导致测定的碳酸钡的质量偏小,所以实验过程中持续缓缓通入空气的作用除了可搅拌B、C中的反应物外,还有把生成的CO2全部排入C中,使之完全被Ba(OH)2溶液吸收。 (5)a.在加入盐酸之前,应排净装置内的CO2气体,防止影响碳酸钡质量的测定,可以提高测定准确度;b.滴加盐酸过快产生的CO2来不及被吸收,就排出装置C,所以滴加盐酸不宜过快,使二氧化碳吸收完全,可以提高测定准确度;c.在A~B之间增添盛有浓硫酸的洗气装置,吸收水分,不影响CO2,不能提高提高测定准确度;d.在B~C之间增添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装置,可以吸收挥发出的HCl,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产生更多的CO2,不能提高测定准确度。故选cd。 (6)B中的氯化氢气体等进入装置C中,导致测定装置C在吸收CO2前后的质量差偏大。 考点:验证型实验探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用稀硝酸腐蚀废锌板后得到“烂版液”(含有微量的Cl、Fe3+),某化学兴趣小组拟用该“烂版液”制取Zn(NO3)2·6H2O的过程如下:

已知: Zn(NO3)2能与碱反应,得到的产物具有两性。

(1)为检验“烂版液”中的Fe3+,下列试剂可选择的是            (填选项的代号)

A、NaOH溶液     B、KSCN溶液      C、K3[Fe(CN)6] 溶液     D、NaCl溶液

(2)若稀硝酸腐蚀锌板产生的气体为N2O,写出稀硝酸腐蚀锌板反应的主要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3)在操作①中保持pH=8的目的是___________;操作④保持pH=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4)操作③中加热、煮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沉淀Ⅱ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已知金属活泼性不同,其硝酸盐的分解产物也不同。

2KNO3=2KNO2+O2     4Fe(NO3)2=2Fe2O3+8NO2↑+O2     2Zn(NO3)2=2ZnO+4NO2↑+O2

某同学取KNO3、Zn(NO3)2、Fe(NO3)2混合粉末充分加热后,用排水法未收集到任何气体,则KNO3 Zn(NO3)2、Fe(NO3)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填选项的代号

A2︰1︰3     B1︰2︰2       C1︰2︰3      D3︰8︰5

 

查看答案

已知铁的化合物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Fe与过量稀盐酸反应可以制取FeCl2。若用反应所得的酸性溶液,实现上述①的转化,要求产物纯净,可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_(选填序号);

a.KMnO4          b.HNO3     c.H2O2

(2)硫酸铁可用于电化浸出黄铜矿精矿工艺。精矿在阳极浸出的反应比较复杂,其中有一主要反应:CuFeS2+4Fe3+=Cu2++5Fe2++2S。(CuFeS2中S为-2价)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选填序号);

a.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黄铜矿属于合金

b.Cu2+和S是氧化产物

c.当转移1mol电子时,46g CuFeS2参加反应

d.反应中,CuFeS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3)在FeCl3、CuCl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屑,反应完全后将固体滤出。

①若滤出的固体中只有铜,则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                ,一定不含的阳离子是              

②若滤出的固体中含有铁和铜,则溶液中一定不含的阳离子是               

(4)高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的绿色水处理剂,和水发生水解反应生成Fe(OH)3胶体等物质,写出FeO42- 和H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高酸钾作为水处理剂发挥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简洁的名词描述即可)

 

查看答案

(一)饮用水中的NO3-对人类健康会产生危害,为了降低饮用水中NO3-的浓度,某饮用水研究人员提出,在碱性条件下用铝粉将NO3-还原为N2,请配平化学方程式:10Al+6NaNO3 + 4NaOH + 18H2O ===  10   ________ + 3N2。若反应过程中转移5mol电子,则生成标况下的N2体积为________    L。

(二)化工生产盐酸的主要过程如图1所示:

其中关键的一步为图2所示的氯气和氢气在燃烧管口燃烧,生成HCl。氯气有毒,为防止污染大气,为此通入气体的合理方式是:A处通入_______,B处通入______;同时应采取的措施是___       __

(三)已知氰(CN)2、硫氰(SCN)2和(OCN)2、ICl、BrCl的性质与卤素单质相似,故称它们为拟卤素。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硫氰(SCN)2的结构式                      

(2)(CN)2和K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3)已知阴离子的还原性强弱为:Cl<Br<CN<SCN<I。试写出在NaBr和KSCN的混合溶液中加入(CN)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ABCDE都是短周期的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B处于同周期,CDE同处另一周期,CA可按原子个数比2∶l1∶1分别形成两种离子化合物甲和乙,D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酸性最强的含氧酸。回答下列问题:

1BE分别对应的氢化物的化学式为HBHE,氢化物的沸点HB         HE(填,下同) ,氢化物的稳定性HB         HE

2)物质乙的电子式为           ;物质乙可用于呼吸面具作供氧剂,写出乙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3)元素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和D的简单阳离子按照物质的量之比为72在水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 mol 单质B的气体与1 mol C的氢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一种盐、水及另一种气体,则所得气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已经部分被氧化的Fe-Cu合金样品(氧化产物为Fe2O3、CuO)共5.92g,经如下处理: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滤液A中的阳离子为Fe2+、Fe3+、H+    ②V=224mL   ③V=336mL

④样品中含氧元素的物质的量为0.03mol

⑤溶解样品的过程中消耗硫酸的总物质的量为0.04mol

A.①③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