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工业上一般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可以采用下列反应合成甲醇:CO(g)+2H2(g) C...

工业上一般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可以采用下列反应合成甲醇:CO(g)+2H2(g) CH3OH(g)  ΔH

         

1 (图中表示生成1mol物质时的能量)           2

1)根据图1请写出合成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               (热量用E1E2E3表示)

2)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上图2t1时改变了某种条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3)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填字母序号)

A2v(H2)() =v(CO)()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DCH3OHCOH2的浓度都不再发生变化

E.容器内COH2CH3OH的浓度之比为1:2:1

4)在一定温度下,若将4a mol H22amol CO放入2L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测得CO的转化率为50%,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若此时再向该容器中投入a mol CO2amol H2amol CH3OH,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是      _______(正向移动”“逆向移动不移动);与原平衡相比,CO的物质的量浓度     _____(增大不变减小)

 

(1)CO(g)+2H2(g)CH3OH(g)ΔH=(E1-E3)或-(E3-E1)kJ•mol-1 (2)加压、等倍增加反应物和生成物、增加甲醇浓度、升高温度、使用催化剂等(任答一个合理答案给分。注:t1时刻不能确认是否平衡) (3)CD(4);正向移动;增大; 【解析】 试题分析:(1)图象分析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的焓变=断裂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形成化学键放出的热量=E1-E3,标注物质的聚集状态和对应反应的焓变写出热化学方程式为:CO(g)+2H2(g)CH3OH(g)△H=(E1-E3)或-(E3-E1)kJ•mol-1 ,故答案为:CO(g)+2H2(g)CH3OH(g)△H=(E1-E3)或-(E3-E1)kJ•mol-1 ; (2)图象分析可知是逆反应速率增大,反应是否达到平衡不知,所以增大逆反应速率的因素均符合,如加压、等倍增加反应物和生成物、增加甲醇浓度、升高温度、使用催化剂等,故答案为:加压、等倍增加反应物和生成物、增加甲醇浓度、升高温度、使用催化剂等; (3)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平衡时各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等不再发生变化;A.v逆(H2)=2v正(CO),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同,2v逆(H2)=v正(CO)不能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同,故A错误;B.混合物的质量始终不变,容器的体积不变,所以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所以不能作为判断平衡状态的依据,故B错误;C.反应前后,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改变,气体的质量不变,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混合气体的相对平均分子质量不变,所以能作为判断平衡状态的依据,故C正确;D.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CH3OH、CO、H2的浓度都不再发生变化,所以能作为判断平衡状态的依据,故D正确;E.容器内CO、H2、CH3OH的浓度之比为1:2:1,和起始量,变化量有关,不能作为平衡的标志,故E错误;故选CD。 (4)在一定温度下,若将4a mol H2和2a mol CO放入2L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测得CO的转化率为50%,依据平衡三段式列式计算; CO(g)+2H2(g)CH3OH(g) 起始量(mol/L) a 2a 0 变化量(mol/L)50%×a a 0.5a 平衡量(mol/L)0.5a a 0.5a 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若此时再向该容器中投入a mol CO、2a mol H2和a mol CH3OH,浓度为c(CO)=mol/L+0.5amol/L=amol/L,c(H2)=mol/L+amol/L=2a,c(CH3OH)=mol/L+0.5amol/L=amol/L,Q==<K=,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是反应正向进行;达到新平衡与原平衡相比,CO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故答案为:;正向移动;增大。 【考点定位】考查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平衡状态的判断 【名师点晴】本题考查了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平衡状态的判断等知识点,热化学方程式书写与图象分析方法是解题关键。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同种物质)或正逆反应速率之比等于系数之比(不同物质),平衡时各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等不再发生变化,由此衍生的一些物理量不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铈、铬、钛、镍虽不是中学阶段常见的金属元素,但在工业生产中有着重要作用。

1)二氧化铈 (CeO2)在平板电视显示屏中有着重要应用。CeO2在稀硫酸和H2O2的作用下可生成Ce3+CeO2在该反应中作__________剂。

2自然界Cr主要以+3价和+6价存在。+6价的Cr能引起细胞的突变可以用亚硫酸钠将其还原为+3价的铬。完成并配平下列离子方程式

_____Cr2O72+_____SO32+_____  =_____Cr3++_____SO42+ _____H2O

3)钛(Ti)被誉为二十一世纪的金属,工业上在550℃时用钠与四氯化钛反应可制得钛,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NiSO4·xH2O是一种绿色易溶于水的晶体,广泛用于镀镍、电池等,可由电镀渣(除镍外,还含有铜、锌、铁等元素)为原料获得。操作步骤如下:

 

向滤液中加入FeS是为了除去Cu2+Zn2+等杂质,除去Cu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滤液先加H2O2再调pH,调pH的目的是                   _

滤液溶质的主要成分是NiSO4,加Na2CO3过滤后,再加适量稀硫酸溶解又生成NiSO4,这两步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某铁的氧化物(FexO)1.52g溶于足量盐酸中,向所得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112mLCl2,恰好将Fe2+完全氧化。x值为(    )

A0.80          B0.85         C0.90          D0.93

 

查看答案

甲、乙、丙、丁四种易溶于水的物质,分别由NH4+Ba2+Mg2+H+OHClHCO3SO42中的不同阳离子和阴离子各一种组成。已知:将甲溶液分别与其他三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均有白色沉淀生成;②0.1 mol/L乙溶液中c(H)0.1 mol/L向丙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有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生成。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甲溶液含有Ba2                        B.乙溶液含有SO42

C.丙溶液含有Cl                           D.丁溶液含有Mg2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常温pH=lgKw的溶液Na+Ba2+NO3¯

通入大量SO2的水溶液中Na+NH4+ClO¯SO32¯

无色溶液中K+Al3+Cl¯HCO3¯

④NaHSO4溶液中Fe2+NO3¯Ba2+Cl¯

常温溶液中c(H+)=10¯12 mol/L的水溶液AlO2¯NO3¯Na+CO3

甲基橙呈红色的溶液NH4+Cu2+Cl¯SO4

A①⑤⑥       B②③④         C①②⑤⑥          D③④⑤⑥

 

查看答案

下列离子方程式按要求书写正确的是(    )

A.向NH4Al(SO4)2溶液中滴入少量NaOH溶液:NH4+OH¯= NH3.H2O

B从酸化的海带灰浸出液中提取碘:2I¯H2O2 = I22OH¯

C向含有0.1mol NaOH0.1mol Na2CO3的溶液中加入1L 0.4mol/L的稀盐酸

OH¯CO32¯3H+ = CO22H2O

DAl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4NH3.H2O = AlO2-4NH4++2H2O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