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液氯 B.漂白粉 C.盐酸 D.碘酒
以A(C2H2)为原料合成食用香料E和吡咯(pyrrole)的路线如图所示,部分反应条件及产物略去。其中D在一定条件下可被氧化成酮。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名称是 。
(2)已知C是反式产物,则C的结构简式为 ;⑥的反应类型是 。
(3)除羟基外,F还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是 。
(4)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 。
(5)肉桂酸()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和碳碳双键,且能够发生水解反应的共有 种 (不考虑顺反异构)。
(6)参照上述合成路线,设计一条由A和乙醛为起始原料制备2,5-二甲基吡咯()的合成路线 。
硼、镁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中应用广泛。已知:硼镁矿主要成分为Mg2B2O5·H2O, 硼砂的化学式为Na2B4O7·10H2O。利用硼镁矿制取金属镁及粗硼的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硼砂中B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溶于热水后,常用H2SO4调pH到2~3制取H3B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氧化物X为H3BO3晶体加热脱水的产物,其与Mg反应制取粗硼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该反应中的氧化剂是(填化学式)_______________。
(3)硼酸是一种一元弱酸,它与水作用时结合水电离的OH-而释放出水电离的H+,这一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皮肤上不小心碰到氢氧化钠溶液,一般先用大量水冲洗,然后再涂上硼酸溶液,则硼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MgCl2·7H2O需要在HCl氛围中加热制MgCl2,其目的是 。
碳及其化合物有广泛的用途。
(1)反应C(s)+H2O(g)CO(g)+H2(g)ΔH=+131.3kJ•mol-1,达到平衡后,体积不变时,以下有利于提高H2产率的措施是 。
A.增加碳的用量 B.升高温度 C.用CO吸收剂除去CO D.加入催化剂
(2)已知,C(s)+CO2(g)2CO(g)△H=+172.5kJ•mol-1
则反应CO(g)+H2O(g)CO2(g)+H2(g)的△H= kJ•mol-1。
(3)CO与H2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甲醇(CH3OH),甲醇是一种燃料,可利用甲醇设计一个燃料电池,用稀硫酸作电解质溶液,多孔石墨做电极,该电池负极反应式为 。
(4)在一定温度下,将CO(g)和H2O(g)各0.16 mol分别通入到体积为2.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以下反应:CO(g)+H2O(g) CO2(g)+H2(g),得到如下数据:
t / min | 2 | 4 | 7 | 9 |
n(H2O)/mol | 0.12 | 0.11 | 0.10 | 0.10 |
①其它条件不变,降低温度,达到新平衡前v(逆)__________v(正)(填“>”、“<”或“=”) 。
②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 ;
③其它条件不变,再充入0.1mol CO和0.1mol H2O(g),平衡时CO的体积分数______(填“增大”、 “减小”或“不变”)。
甲酸正丁酯是重要的有机原料,可通过酯化反应制得。已知A的核磁共振氢谱吸收峰的高度比为3:2:2:1,丙烯在通常条件下稳定,但遇强氧化剂时容易被氧化生成CO2。
Ⅰ.正丁醇(CH3CH2CH2CH2OH)的制备。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合成正丁醇,查阅资料得知一条合成路线:
CH3CH=CH2+CO+H2A(液态)正丁醇;
(1)已知反应1的原子理论利用率为100%,请写出A的结构简式 。
(2)制丙烯时,还产生少量SO2、CO2及水蒸气,该小组用以下试剂检验这四种气体,混合气体通过试剂的顺序是 (填序号,试剂可以重复使用)。
①饱和Na2SO3溶液 ②酸性KMnO4溶液
③石灰水 ④无水CuSO4 ⑤品红溶液
Ⅱ.甲酸正丁酯的合成。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一步合成甲酸正丁酯。
(3)大试管中溶液的作用除了溶解正丁醇外,还有 。
(4)若大试管中溶液是NaOH溶液,则收集到的产物比预期的少,其原因是 。
(5)已知反应结束后烧瓶中是甲酸、正丁醇、甲酸正丁酯和硫酸的混合物,为了回收大量未反应的甲 酸和正丁醇,该研究性小组根据相关理化性质设计以下分离操作步骤流程图。
| 甲酸 | 正丁醇 | 甲酸正丁酯 |
熔点/℃ | 8.4 | -88.9 | -91 |
沸点/℃ | 100.8 | 117.7 | 107 |
溶解性 | 三者能相互溶解。 | ||
上述流程图中,操作1是 ,试剂b是 。
下列装置、操作能达到目的或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
A.装置①:制取乙炔并验证炔烃的性质
B.装置②:检验乙醛的还原性,溶液颜色从紫红色变无色
C.装置③:产生银镜,说明蔗糖分子中含有醛基官能团
D.装置④:酸性KMnO4溶液中出现气泡且逐渐褪色,说明有不同于烷烃的另一类烃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