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化学变化...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化学变化过程是原子的重新组合过程

C.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D.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A 【解析】 试题分析:A.放热反应有的需加热,有的不需加热。如木炭的燃烧是一个放热反应,但需要点燃,点燃的目的是使其达到着火点;再如铝热反应也是,故A不正确;B.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结合成新分子,故B正确;C.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为吸热反应,吸热反应实质是生成新化学键所释放的能量小于断裂旧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故C正确;D.ΔH=生成物的能量-反应物的能量,所以,其大小决定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故D正确;故选A。 考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化学-选修有机化学基础已知:

C物质苯环上一卤代物只有两种。

根据上述转化关系,回答问题:

1写出B物质的名称____________;D物质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②的类型____________;反应⑤的条件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E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反应②还有可能生产一种C16H18的有机物,其苯环上一卤代物也只有两种,写出它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子中具有苯环,苯环上含有两个取代基,且能与NaHCO3溶液反应的E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_不包含E

 

查看答案

【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XYMZR为前四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2是红棕色气体;X与氢元素可形成XH3M是周期表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Z基态原子的M层是K层电子数的3倍;R2离子的3d轨道中有9个电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Y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是___________Z所在周期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主族元素是___________(元素名称)。

2XY2¯离子的立体构型是___________R2+的水合离子[RH2O4]2+中,提供孤电子对的原子是___________(元素符号)。

3)已知XH3易与R2+形成配离子,但XM3不易与R2+形成配离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YR所形成的化合物晶体晶胞如下图所示,该晶体的化学式:___________;晶胞参数如下图所示,则该晶胞密度是___________g·cm3(列式并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儿后一位)。

5)图1表示某种含氮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其分子内4个氮原子分别位于正四面体的4个顶点(见图2),分子内存在空腔,能嵌入某离子或分子并形成4个氢键予以识别。下列分子或离子中,能被该有机化合物识别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CF4bCH4cNH4+dH2O

 

查看答案

下面是提纯大理石主要杂质是氧化铁的流程图: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在工中,将块状大理石磨成粉末,在反池中安装拌机。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2操作Ⅱ中A物最好应选择_______________,在该过程中要随时测pH,在实验室中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检验Fe3+已完全生成FeOH3沉淀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4B得到晶体B,操作程包括_______________操作名、冷却

 

查看答案

Na2O2是常见的氧化钠,某化学小组的同学欲通过以下实验确定炭粉与Na2O2的反应产物。

实验步骤

.按如图所示装置部分仪器未画出组装仪器,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将0.6g炭粉与3.9gNa2O2均匀混合,装入A装置中的反应容器,在靠近试管口处放置一张湿润的氯化钯试纸湿润氯化钯试纸CO变黑,可用于检验是否有CO生成

.用酒精灯微微加热A装置中的反应容器

实验现象

试管中发生剧烈反应并产生火花,氯化钯试纸未变黑,石灰水未变浑浊

回答下列问题

1在A装置中方框内的仪器可以选用_____________①②③④⑤中选出所需的装置,使仪器装置图完整

2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3通过探究发现,装置A中只发生反应2Na2O2+CNa2CO3+X,则X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CO在潮湿环境中可将氯化钯还原为黑色粉末状的钯Pd,同时生成另外两种新物质.已知反应过程中转移6.02×1023个电子时,生成53g P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装置A中完全反应后所得物质溶于适量水,配成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①所得溶液的溶质是___________化学式

②常温,若使所得溶液与100 mL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至溶液pH=7,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

6写出Na2O2的一种重要用途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现有一份含有FeCl3和FeCl2固体混合物,为测定各成分的含量进行如下两个实验:

实验1:① 取一定量的品,将样品溶解

向溶解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产生沉淀

沉淀过滤、洗、干燥得到白色固体17.22 g。

实验2:① 与实验1中相同质量的品,将样品溶解

向溶解后的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l2

再向②所得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得到红褐色沉淀

沉淀过滤、洗后,加,到量不再少,得到固体物质4g。

回答下列问题:

1溶解过程中所用到的玻璃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保存FeCl2溶液时通常向其中加入少量试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2通入足量Cl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涉及的化学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检述实验2的步骤④中沉淀已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5加热FeCl3溶液,并将溶液蒸干,通常不能得到FeCl3固体,请以平衡的点解其原因方程式文字相来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

6FeCl3溶液可以用于止血,主要是因为FeCl3溶液能使血液聚沉,这涉及体的特性。以下体的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A.胶体粒子能透过滤纸,但不能透半透膜

B.胶体粒子具有大的表面,能吸附离子或离子,故在电场作用下会产

C.向FeOH3可以产生丁达尔效应,CuSO4溶液、水等分散系不能产生丁达效应

D.向FeOH3体中滴加硫酸,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后沉淀消失

E.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稀的CuSO4溶液,可使蛋白质盐析

7通过实验所得据,算固体品中FeCl3和FeCl2的物质的量之比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