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工业上可以利用废气中的CO2为原料制取甲醇。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已知常温常...

工业上可以利用废气中的CO2为原料制取甲醇。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已知常温常压下,下列两个可逆反应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

请写出左图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请写出由二氧化碳和氢气制备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                    

(2) 如果只改变一个条件使上述反应方程式的平衡常数K值变大,则该反应________(选填编号)

A.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在平衡移动时,正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小

C.一定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在平衡移动时,逆反应速率先减小后增大

(3)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容器体积压缩到原来的1/2,与原平衡相比,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H2的浓度减小                            B.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也加快

C.甲醇的物质的量增加                      D.重新平衡时,n(H2)/n(CH3OH)增大

(4) 保持温度和体积不变,通入1molCO23molH2,下列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n(CO2)∶n(H2)∶n(CH3OH)∶n(H2O)1∶3∶1∶1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H2的消耗速率与CO2的消耗速率之比为3∶1

D.容器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5) 若反应容器的容积为2.0 L,反应时间4.0 min,容器内气体的密度减少了2.0 g·L-1。在这段时间内CO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

(6) 有人设计甲醇-空气燃料电池电源,用石墨作电极电解200 mL含有下列离子的溶液:

离子

Cu2+

H+

Cl-

SO

c/(mol·L-1)

0.5

2

2

0.5

电解一段时间后,标况下当两极收集到相同体积的气体时,阳极上收集到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__(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及电极产物可能存在的溶解现象)也有人用此电源利用电解法制备Na2FeO4,阳极材料为铁,其电解质溶液用NaOH溶液,阳极反应式为                         

 

(1)K=;CO2(g)+3H2(g)CH3OH(l)+H2O(l) ΔH=-50kJ·mol-1; (2)AD;(3)BC;(4)BD;(5)0.01mol·(L·min)-1; (6)3.2g;Fe-6e-+8OH-=FeO42-+4H2O 【解析】 试题分析:(1)图1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①CO(g)+H2O(l)=CO2(g)+H2(g)△H=-41kJ/mol,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②CO(g)+2H2(g)=CH3OH(l)△H=-(510-419)kJ/mol=-91KJ/mol,由②-①得:CO2(g)+3H2(g)=CH3OH(l)+H2O(l)△H=-50KJ/mol; (2)如果反应方程式CO2+3H2⇌CH3OH+H2O的平衡常数K值变大,则需要降低温度,A.降低温度,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A正确;B.降低温度后,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正反应速率在达到平衡前始终在减小,故B错误;C.平衡常数变大,反应物浓度减小,生成物浓度增大,则化学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C错误;D.化学平衡常数变大,需要降低温度,则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由于平衡向着正向移动,则逆反应速率先减小后增大,故D正确;故答案为:AD; (3) 根据CO2+3H2⇌CH3OH+H2O,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容器体积压缩到原来的1/2,压强增大,平衡正向移动,所有物质的浓度均增大,A.H2的浓度增大,错误;B.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也加快,正确;C.平衡正向移动,甲醇的物质的量增加,正确;D.平衡正向移动,重新平衡时,n(H2)/n(CH3OH)减小,错误;故选BC; (4) A.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不变,但n(CO2)∶n(H2)∶n(CH3OH)∶n(H2O)=1∶3∶1∶1不表示物质的量不变,不能表示已达平衡状态,错误;B.该反应属于气体的物质的量发生变化的反应,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说明物质的量不变,能够说明已达平衡状态,正确;C.H2的消耗速率与CO2的消耗速率都表示正反应速率,不能表示已达平衡状态,错误;D容器内气体的质量不变,物质的量发生变化,因此容器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能够说明已达平衡状态,正确;故选BD; (5) 若反应的容器容积为2.0L,反应时间4.0min,容器内气体的密度减小了2.0g/L,则气体减小的质量为:2.0g/L×2.0L=4.0g, CO2(g)+3H2(g)=CH3OH(l)+H2O(l) 气体减少质量△m 1mol 50 n 4.0g 反应消耗的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n==0.08mol, 在4min内C0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1mol.L-1.min-1,故答案为:0.01 mol·(L·min)-1; (6) 电解过程中,开始阴极是Cu2+放电生成Cu,没有气体生成,阳极是Cl-放电生成Cl2,电解一段时间后,标况下当两极收集到相同体积的气体,说明阳极上氢离子放电生成H2,由于氢离子、氯离子浓度相等,则二者物质的量相等,等量的氢离子、氯离子放电生成氢气、氯气体积相等,根据电子转移守恒,氯离子放电完毕时,氢离子有剩余,二者最终两极生成氢气体积相等,故阳极上氯离子放电完毕,且氢氧根离子放电,溶液中含有n(Cu2+)=0.5mol/L×0.2L=0.1mol,n(Cl-)=2mol/L×0.2L=0.4mol,根据氯原子守恒可知生成氯气为0.2mol,设生成氧气为x mol,则生成氢气为(x+0.2)mol,根据电子转移守恒:0.1mol×2+(x+0.2)mol×2=0.2mol×2+x mol×4,解得x=0.1,故生成氧气的质量为0.1mol×32g/mol=3.2g,用此电源利用电解法制备Na2FeO4,阳极材料为铁,其电解质溶液用NaOH溶液,阳极反应式为Fe-6e-+ 8OH-= FeO42-+ 4H2O,故答案为:3.2 g;Fe-6e-+ 8OH-= FeO42-+ 4H2O 【考点定位】考查盖斯定律及其应用、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化学平衡的移动、电解原理及其计算 【名师点晴】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计算、化学平衡计算、化学平衡影响因素、电极反应式书写、电解有关计算,(6)中关键是判断发生的反应,注意利用电子转移守恒解答,是本题的难点。电解过程中,开始阴极是Cu2+放电生成Cu,没有气体生成,阳极是Cl-放电生成Cl2,电解一段时间后,标况下当两极收集到相同体积的气体,说明阳极上氢离子放电生成H2,由于氢离子、氯离子浓度相等,则二者物质的量相等,等量的氢离子、氯离子放电生成氢气、氯气体积相等,根据电子转移守恒,氯离子放电完毕时,氢离子有剩余,二者最终两极生成氢气体积相等,故阳极上氯离子放电完毕,且氢氧根离子放电,根据根据电子转移守恒计算生成氧气物质的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高校老师要求学生配制0.1 mol/LKMnO4溶液100mL。完成下列实验

【实验一】研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学生取两只试管,均加入4mL 0.1 molLKMnO4酸性溶液和10mL 0.1mol/L  H2C2O4(乙二酸)溶液,振荡,A试管置于热水中,B试管置于凉水中,记录溶液褪色所需的时间。要用           来酸化KMnO4溶液,褪色所需时间tA         tB(“>”“=”“<”)。写出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实验二】测定某乙二酸溶液的浓度,具体操作为:

(1)滴定:准确量取25.00 mL乙二酸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少量酸酸化,将KMnO4溶液装入________(酸式碱式”)滴定管,进行滴定操作。在实验中发现,刚滴下少量KMnO4溶液时,溶液迅速变成紫红色。将锥形瓶摇动一段时间后,紫红色慢慢消失;再继续滴加时,紫红色就很快褪色了。

请解释原因:                 。待到              ,证明达到滴定终点。

(2)计算:再重复上述操作2次,记录实验数据如下。

序号

滴定前读数(mL)

滴定后读数(mL)

1

0.00

20.10

2

1.00

20.90

3

0.00

22.10

则此乙二酸溶液的浓度为                   

(3) 误差分析:下列操作会导致乙二酸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A 配制KMnO4溶液定容时,仰视观察刻度线

B.未用待测液乙二酸润洗滴定管

C.滴定前锥形瓶有少量水

D.滴定前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E.滴定时振荡锥形瓶有溶液飞溅出去

F.观察读数时,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

 

查看答案

将一定质量的镁、铜组成的混合物加入到稀硝酸中,金属完全溶解(假设反应中还原产物全部是NO)。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6mol/LNaOH溶液至沉淀完全,测得生成沉淀的质量比原合金的质量增加7.65g,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当金属全部溶解时收集到NO气体的体积为3.36L

B.当生成沉淀达到最大量时,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V≥75ml

C.参加反应的金属的总质量一定是9.9g

D.当金属全部溶解时,参加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一定是0.45mol

 

查看答案

已知反应CO(g)+2H2(g)CH3OH(g) ΔHQ kJ·mol-1;在三个不同容积的容器中分别充入1 mol CO2 mol H2,恒温恒容,测得平衡时CO的转化率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

容器体积

CO转化率

平衡压强(p)

200

V1

50%

p1

200

V2

70%

p2

350

V3

50%

p2

A.反应速率:

B.平衡时体系压强:p1∶p25∶4

C.若容器体积V1V3,则Q0

D.若实验COH2用量均加倍,则CO转化率<70%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池通入O2的电极反应为O2 + 4e-+ 4H+2H2O

B.乙池 Ag电极增重6.4g,溶液中将转移0.2mol电子

C.反应一段时间后,向乙池中加入一定量Cu(OH)2固体,能使CuSO4溶液恢复到原浓度

D.甲池中消耗280 mL(标准状况下)O2,此时丙池中理论上最多产生1.45g固体

 

查看答案

用如图装置实验,下列预期实验现象及相应结论均正确的是

 

a

b

预期实验现象

结论

A

铜丝

浓硝酸

试管C中有大量红棕色气体

硝酸有强氧化性

B

木条

18.4mol/L

硫酸

木条变黑

浓硫酸有酸性及氧化性

C

生铁

NaCl溶液

导管处发生倒吸

生铁发生吸氧腐蚀

D

铁丝

含少量HClH2O2溶液

试管C中有大量无色气体

该反应中铁作催化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