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种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是将含有钴酸锂(LiCoO2)的正极粉均匀涂覆在铝箔上制成的,可以再生利用。某校研究小组尝试回收废旧正极材料中的钴。
(1)25℃时,用图1所示装置进行电解,有一定量的钴以Co2+的形式从正极粉中浸出,且两极均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正极粉与铝箔剥离。
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LiCoO2+4H++e-=Li++Co2++2H2O、 。
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②该研究小组发现硫酸浓度对钴的浸出率有较大影响,一定条件下,测得其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当c(H2SO4)>0.4mol/L时,钴的浸出率下降,其原因可能为 。
(2)电解完成后得到含Co2+的浸出液,且有少量正极粉沉积在电解槽底部。用以下步骤继续回收钴。
①写出“酸浸”过程中正极粉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步骤一般在80℃以下进行,温度不能太高的原因是 。
②已知(NH4)2C2O4溶液呈弱酸性,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c(NH4+)>c(C2O42-)>c(H+)>c(OH-)
B.c(H+)+c(NH4+)=c(C2O42-)+c(OH-)+c(HC2O42-)
C.c(NH4+)+c(NH3·H2O)=2[c(C2O42-)+c(HC2O42-)+c(H2C2O4)]
(3)已知所用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为x g,其中LiCoO2 的质量分数为a%,则回收后得到CoC2O4·2H2O 的质量不高于 g。
碱式碳酸铜的成分有多种,其化学式一般可表示为xCu(OH)2·yCuCO3。
(1)孔雀石呈绿色,是一种名贵的宝石,其主要成分是Cu(OH)2·CuCO3。某兴趣小组为探究制取孔雀石的最佳反应条件,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1:将2.0mL 0.50 mol·L—1的Cu(NO3)2溶液、2.0mL 0.50 mol·L—1的NaOH溶液和0.25 mol·L—1的Na2CO3溶液按表Ⅰ所示体积混合。
实验2:将合适比例的混合物在表Ⅱ所示温度下反应。
实验记录如下:
表Ⅰ 表Ⅱ
编号 | V (Na2CO3)/mL | 沉淀情况 |
| 编号 | 反应温度/℃ | 沉淀情况 |
1 | 2.8 | 多、蓝色 |
| 1 | 40 | 多、蓝色 |
2 | 2.4 | 多、蓝色 |
| 2 | 60 | 少、浅绿色 |
3 | 2.0 | 较多、绿色 |
| 3 | 75 | 较多、绿色 |
4 | 1.6 | 较少、绿色 |
| 4 | 80 | 较多、绿色(少量褐色) |
①实验室制取少许孔雀石,应该采用的最佳条件是 。
②80℃时,所制得的孔雀石有少量褐色物质的可能原因是 。
(2)实验小组为测定上述某条件下所制得的碱式碳酸铜样品组成,利用下图所示的装置(夹持仪器省略)进行实验:
步骤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过滤、洗涤并干燥过的样品置于平直玻璃管中。
步骤2:打开活塞K,鼓入空气,一段时间后关闭,称量相关装置的质量。
步骤3:加热装置B直至装置C中无气泡产生。
步骤4: (请补充该步操作内容)。
步骤5:称量相关装置的质量。
①装置A的作用是 ;若无装置E,则实验测定的x/y的值将 (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②某同学在实验过程中采集了如下数据:
A.反应前玻璃管与样品的质量163.8g
B.反应后玻璃管中残留固体质量56.0g
C.装置C实验后增重9.0g
D.装置D实验后增重8.8g
为测定x/y的值,请你选用合适数据进行计算,并根据你的计算结果,写出该样品组成的化学式 。
如图是工业电解饱和食盐水的装置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装置出口①处的物质是氯气
B.出口②处的物质是氢气,该离子交换膜只能让阳离子通过
C.装置中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Cl-+2H+Cl2↑+H2↑
D.该装置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4.X的原子半径比Y大,Y与Z同主族,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Y元素形成的单核阴离子还原性强于X元素形成的单核阴离子还原性
B. Z元素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沸点比Y的氢化物沸点高
C. W元素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一定强于Z元素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D. X的气态氢化物可与其最高价含氧酸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
某溶液中可能含有下列5种离子中的某几种:Na+、NH4+、Mg2+、Al3+、Clˉ.为确认该溶液组成进行如下实验:①取20.0mL该溶液,加入25.0mL 4.00mol•L-1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无剌激气味气体生成.过滤、洗涤、干燥,得沉淀1.16g.再将滤液稀释至100mL,测得滤液中c(OHˉ)为0.20mol•L-1;②另取20.0mL该溶液,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11.48g.由此可得出关于原溶液组成的正确结论是
A.一定含有Mg2+、Al3+、Clˉ,不含Na+、NH4+
B.一定含有Na+、Mg2+、Clˉ,不含NH4+,可能含有Al3+
C.c(Clˉ)为 4.00mol•L-1,c(Al3+)为1.00 mol•L-1
D.c(Mg2+)为 1.00mol•L-1,c(Na+)为 0.50 mol•L-1
常温下,用 0.1000mol•L-1NaOH溶液滴定 20.00mL 0.1000mol•L-1CH3COOH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点①所示溶液中:c(CH3COO-)+c(CH3COOH)=2c(Na+)
B.点②所示溶液中:c(Na+)=c(CH3COO-)
C.点③所示溶液中:c(Na+)=c(CH3COOH)+c(CH3COO-)
D.滴定过程中可能出现:c(CH3COOH)>c(H+)>c(CH3COO-)>c(Na+)>c(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