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四苯基乙烯(TPE)及其衍生物具有聚集诱导发光特性,在光电材料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以下是TPE的两条合成路线(部分试剂及反应条件省略):
(1)A的名称是 ,试剂Y为 。
(2)B→C的反应类型为 ;B中官能团的名称是 ,
D的核磁共振氢谱有_______个峰。
(3)E→F的化学方程式是 。
(4)W是D的同分异构体,具有下列结构特征:①属于萘()的一元取代物;②存在羟甲基(—CH2OH)。写出W所有可能的结构简式: 。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的酸性比苯酚强 b. D不能发生还原反应
c. E含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 d. TPE所有碳原子一定共平面
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
已知X、Y、Z、R、Q为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36号元素,相关信息如下:
X元素是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 |
Y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p电子数比s电子数少1 |
Z元素被誉为“太空金属”,也有“生物金属”之称,其基态原子次外层有2个未成对电子 |
R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第十一列 |
Q元素在周期表里与R元素在同一个分区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YX3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 ,离子化合物YX5的电子式是 。
(2)CO与Y2属于等电子体,1 个CO分子中含有的π键数目是 个。
(3)工业上利用ZO2和碳酸钡在熔融状态下制取化合物A(A可看做一种含氧酸盐),A晶体的晶胞为正方体(如图1)。
①制备A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②在A晶体中,Z的配位数为 ;
(4)R2+离子的外围电子层电子排布式为 。R2O的熔点比R2S的 (填“高”或“低”)。
(5)Q元素和硫(S)元素能够形成化合物B,B晶体的晶胞为正方体(如图2),若晶胞棱长为5.4×10-8cm,则晶胞密度为 g•cm﹣3(列式并计算)。
已知A为一种盐,C、D、F、N、O为无色气体,E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液体,N、H、L为高中常见的单质,I为常见无氧强酸,M的焰色反应为紫色,反应①常用于气体F的检验。
(1)写出D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③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
(3)将等体积、等浓度的G和F的溶液混合,溶液显碱性,则溶液中离子浓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检验J中阳离子的实验方法为 ;
(5)已知B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2.2﹪,且A分解产生的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B):n(C): n(D):n(E):n(F)=1:2:2:1:2,则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银铜合金废料中回收银并制备铜化工产品的工艺如下:
已知:①铝元素在溶液中的存在形态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
②室温时,Cu(OH)2的溶度积Ksp=2.0×10-20,当溶液中某种离子浓度小于1.0×10-5mol/L时,认为该离子沉淀完全,。
③Al(OH)3和Cu(OH)2开始分解的温度分别为450℃和8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电解精炼银时,粗银做 极(填“阴”或“阳”),电解质选用________溶液,阴极电极反应为 。
(2)在生成固体B的过程中,需控制NaOH的加入量,使溶液的pH范围在 ,若控制不当,使NaOH过量可能会引起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 煅烧过程中发生多步反应,写出最终生成CuAlO2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若银铜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64%,理论上1.0 kg废料中的铜可完全转化为CuAlO2,至少需要1.0 mol·L-1的Al2(SO4)3溶液 L。
CuCl广泛应用于化工和印染等行业。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热分解CuCl2·2H2O制备CuCl,并进行相关探究。
【实验探究】该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X的名称是__________。
(2)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是① → → → → ⑤。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加入药品 ②熄灭酒精灯,冷却
③在“气体入口”处通干燥HCl ④点燃酒精灯,加热
⑤停止通入HCl,然后通入N2
(3)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B中物质由白色变为蓝色,C中试纸的颜色变化是 。
(4)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5)反应结束后,取出CuCl产品进行实验,发现其中含有少量的CuCl2或CuO杂质,根据资料信息分析:
①若杂质是CuCl2,则产生的原因是 。
②若杂质是CuO,则产生的原因是 。
(6)若已证实杂质为CuO,请写出由Cu2(OH)2Cl 2生成CuO的化学方程式 。
含SO2的烟气会形成酸雨,工业上常利用Na2SO3溶液作为吸收液脱除烟气中的SO2。随着SO2的吸收,吸收液的pH不断变化。下列粒子浓度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A.Na2SO3溶液中存在:c(Na+)>c(SO32-)>c(H2SO3)>c(HSO3-)
B.已知NaHSO3溶液pH<7,该溶液中:c(Na+)>c(HSO3-)>c(H2SO3)>c(SO32-)
C.当吸收液呈酸性时:c(Na+)=c(SO32-)+c(HSO3-)+c(H2SO3)
D.当吸收液呈中性时:c(Na+)=2c(SO32-)+c(HS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