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已知A(g)+B(g) C(g)+D(g)反应的平衡常数和温度的关系如下: 温度...

已知A(g)+B(g) C(g)+D(g)反应的平衡常数和温度的关系如下:

温度/

700

800

830

1000

1200

平衡常数

1.7

1.1

1.0

0.6

0.4

830℃时,向一个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2molA0.8molB,反应初始4 sA的平均反应速率v(A)=0.005mol/(L·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 sc(B)0.38 mol/L

B830℃达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20%

C.反应达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

D1200℃时反应C(g)+D(g) A(g)+B(g)的平衡常数为0.4

 

A 【解析】 试题分析:A.反应初始4s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v(A)=0.005mol/(L•s),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v(B)=v(A)=0.005mol/(L•s),则4s内△c(B)=0.005mol•L-1•s-1×4s=0.02mol/L,B的起始浓度为=0.4mol/L,故4s时c(B)=0.4mol/L-0.02mol/L=0.38mol/L,故A正确;B.设平衡时A的浓度变化量为x,则: A(g)+B(g)C(g)+D(g) 开始(mol/L):0.1 0.4 0 0 变化(mol/L):x x x x 平衡(mol/L):0.1-x 0.4-x x x 故=1,解得x=0.08,所以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100%=80%,故B错误;C.由表格可知,温度升高,化学平衡常数减小,平衡逆向移动,不是正向移动,故C错误;D.1200℃时反应A(g)+B(g)⇌C(g)+D(g)的平衡常数值为0.4,所以1200℃时反应C(g)+D(g)⇌A(g)+B(g)的平衡常数的值为=2.5,故D错误;故选A。 考点:考查了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的相关知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是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示意图。图2中,x轴表示实验时流入阴极的电子的物质的量,y轴表示

An(Na)               Bn(Cl)

Cc(OH)               Dc(H)

 

查看答案

聚乙炔能够导电,下列关于聚乙炔和聚合物A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种聚合物的单体互为同系物

B.聚合物A不属于单双键交错的结构

C.聚合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聚乙炔的两倍

D1 mol两种聚合物的单体分别与Br2发生加成反应,最多消耗Br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查看答案

工业上可以利用水煤气(H2CO)合成二甲醚(CH3OCH3),同时生成CO2

2 H2(g)+CO(g) = CH3OH(g)     ΔH=-91.8 kJ/mol

2CH3OH(g) = CH3OCH3 (g) + H2O(g)   ΔH=-23.5 kJ/mol

CO(g) + H2O(g) = CO2(g) +H2(g)   ΔH=-41.3 kJ/mol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二甲醚与乙醇互为同分异构体

BCH3OCH3中只含有极性共价键

CCH3OH和乙醇均可发生消去反应

D水煤气合成二甲醚的热化学方程式 3H2(g)+ 3CO(g) = CH3OCH3 (g) + CO2(g)ΔH=-248.4kJ/mol

 

查看答案

下列反应的发生与沉淀溶解平衡或盐类水解平衡的移动无关的是

A硝酸银溶液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

B.镁条与氯化铵溶液反应生成氢气

C.盐酸与碳酸钙反生成二氧化碳

D.硫酸铝溶液和小苏打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

常温常压时烯烃与氢气混合不反应高温时反应很慢,但在适当的催化剂存在时可氢气反应生成烷,一般认为加氢反应是在催化剂表面进行。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乙烯和H2生成乙烷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B.加入催化剂,可减小反应的热效应

C.催化剂能改变平衡转化率,不能改变化学平衡常数

D.催化加氢过程中金属氢化物的一个氢原子和双键碳原子先结合,得到中间体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