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化学学习中要注重对过程的分析,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向石蕊试液中通入氯气,...

化学学习中要注重对过程的分析,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向石蕊试中通入氯气,起始时溶液变红,一段时间后溶液褪色,则使溶液变红和褪色的微粒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将一小块钠投入到盛氯化铵的溶液中,有氨气生成,其反应过程分为两步,其中第二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AlCl3溶液中逐滴滴入过量的NaOH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1)H+、HClO(2)NH4++OH-=NH3↑+H2O (3)产生白色沉淀,后逐渐溶解;Al3++3OH-=Al(OH)3↓;Al(OH)3+OH-=AlO2-+2H2O 【解析】 试题分析:(1)向石蕊试液中通入氯气,氯气和水反应生成氯化氢和次氯酸,H+使溶液变红,HClO具有强氧化性,使溶液褪色。 (2)钠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和氯化铵反应生成氨气,第二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4++OH-=NH3↑+H2O。 (3)在AlCl3溶液中逐滴滴入过量的NaOH溶液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氢氧化钠过量沉淀溶解,因此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后逐渐溶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OH-=Al(OH)3↓、Al(OH)3+OH-=AlO2-+2H2O。 考点:考查氯气、钠、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1 L溶液中含有Fe(NO3)3和H2SO4两种溶质,其浓度分别为0.2 mol•L-1和1.5mol•L-1

现向该溶液中加入39.2 g铁粉使其充分反应。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后溶液中Fe3+物质的量为0.8 mol

B.反应后产生13.44 L H2(标准状况)

C.反应后溶液中Fe2+和Fe3+物质的量之和为0.9 mol

D.由于氧化性Fe3+>H+,故反应中先没有气体产生后产生气体

 

查看答案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向含CaCO3沉淀的水中通入CO2至沉淀恰好溶解,再向溶液中加入NaHCO3饱和溶液,又有CaCO3沉淀生成

B.向Na2 CO3溶液中逐滴加入含等物质的量HCl的稀盐酸,生成的CO2与原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C.等质量的NaHCO3和Na2 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在同温同压下,生成的CO2体积相同

D.向Na2 CO3饱和溶液中通入CO2有NaHCO3结晶析出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物质中,YX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Z是除杂试剂,其中所加试剂最合理的一组是(   )


 

X
 

Y
 

Z
 

A
 

CO2
 

SO2
 

饱和Na2CO3溶液
 

B
 

HCl
 

Cl2
 

饱和NaCl溶液
 

C
 

Fe2O3
 

Al2O3
 

NaOH溶液
 

D
 

Na2SO4溶液
 

Na2CO3
 

盐酸
 

 

 

查看答案

下列现象或事实不能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  

A.浓硝酸和氯水用棕色试剂瓶保存

B.硫化钠和亚硫酸钠固体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变质

C.常温下铁和铂都不溶于浓硝酸

D.SO2和Na2SO3溶液都能使氯水褪色

 

查看答案

在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1的某澄清溶液中,还可能含有如下离子:K+、Mg2+、Ba2+、NO3-、CO32-、SO42-。取100mL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气体体积在标准状况下测定)

I.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在标准状况下放出0.56L气体(不考虑气体溶解);

II.向I中所得的滤液中滴加足量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2.33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Mg2+、Ba2+,不能确定是否含有K+、NO3-

B.一定存在的离子是CO32-、SO42-,CO3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5mol•L-1,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1

C.一定存在的离子是CO32-、SO42-、K+,其中K+浓度≥0.2mol•L-1

D.一定存在的离子是CO32-、SO42-、K+,其中K+浓度为0.2mol•L-1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