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在MgCl2和AlCl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直至过量。经测定,加入...

在MgCl2和AlCl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直至过量。经测定,加入的NaOH的物质的量(mol)和所得沉浮的物质的量(mol)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则:

(1)写出代表各线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OD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C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原溶液中Mg2+、Al3+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___________

(3)图中C点表示当加入_______mol NaOH时,Al3+已经转化成____________

(4)图中线段OA∶AB=__________________

 

Mg2++ 2OH-= Mg(OH)2↓ Al3++3OH-= Al(OH)3↓Al(OH)3+OH-= AlO+2H2O2:10.8AlO7:1 【解析】(1)氯化镁和氯化铝均可以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铝,则OD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3++3OH-=Al(OH)3↓、Mg2++2OH-=Mg(OH)2↓;DC段是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与水,反应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AlO2-+2H2O; (2)由图可知,沉淀量最大为0.3mol,沉淀量最小为0.2mol,可知氢氧化镁为0.2mol,氢氧化铝为0.3mol-0.2mol=0.1mol,根据守恒可知Mg2+、Al3+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0.2mol:0.1mol=2:1; (3)C点是氢氧化铝恰好被溶解为偏铝酸钠,此时沉淀为氢氧化镁,Al3+已经转化为AlO2-,Mg2+已经转化为Mg(OH)2, 氢氧化镁为0.2mol,氢氧化铝为0.3mol-0.2mol=0.1mol,由Al3++3OH-=Al(OH)3↓、Mg2++2OH-=Mg(OH)2↓,可知OA段消耗NaOH为0.1mol×3+0.2mol×2=0.7mol,由Al(OH)3+OH-=AlO2-+2H2O可知,AB段消耗NaOH为0.1mol,故C点加入NaOH为0.7mol+0.1mol=0.8mol; (4)根据③中计算可知OA段、AB段消耗NaOH物质的量之比0.7mol:0.1mol=7:1。 点睛:考查混合物有关计算,解题关键是明确各阶段发生的反应,)①OD段是:MgCl2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与氯化钠,AlCl3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与氯化钠;DC段是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与水。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氢化钙(CaH2)固体是一种储氢材料,是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提供剂,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制备氢化钙.

[查阅资料]

氢化钙通常用氢气与钙加热制得.

氢化钙要密封保存,遇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

钙遇水立即发生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并放出大量的热.

标准状况下氢气的密度为0.09g/L

[进行实验]小组同学设计的制取装置如图所示(固定装置略).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D中所盛试剂相同,该试剂为_____________,其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时先打开A中活塞,一段时间后,再点燃C中酒精灯,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C中制取氢化钙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反思]小组同学通过反思提出问题:上述制得的氢化钙是否纯净?

他们再次设计实验进行检验,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检查装置气密性,装入足量的水和已称好质量的氢化钙样品,按图所示连接仪器(固定装置略).

步骤2:将Y形管倾斜,使A中的水全部进入B中,完全反应后,冷却至室温,读取量筒读数.

5)通过上述实验可分析出制得的氢化钙是否纯净,其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某难溶于水的化合物粉末中除含有碳粉外,还可能含有铁、铝的单质和它们的某一种氧化物。某校实验小组通过实验确定该混合物粉末的成分。

实验步骤:

①取m g固体粉末于一烧杯中,加入足量NaOH稀溶液,有气体放出,过滤得到固体A和无色溶液B;

②将①中所得固体A洗涤后分成两份。一份加入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另

一份加入足量稀硫酸,过滤得到固体C和棕黄色溶液D。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步骤①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固体C的一种氧化物与过氧化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向棕黄色溶液D中加入铁粉,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4)由上述实验可以得出结论:混合物粉末中一定含有碳和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含铁元素的物质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若要确定含铁元素的物质,还需要进一步实验,该实验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过氧化钠、过氧化镁、过氧化氢都是重要的过氧化物。回答下列问题:

(1)过氧化镁不溶于水,但易溶于稀酸.广泛用作胃药,治疗胃酸过多.试写出过氧化镁与胃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2)高铁酸钠(Na2FeO4)是水处理过程中的一种新型净水剂,工业上利用NaClO 和NaOH的混合溶液将Fe(OH)3氧化性制备高铁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高铁酸钠能用作新型净水剂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

(3)取少量含Fe2+、H+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硫氰化钾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H2O2,发现溶液变红色,其中包括的反应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离子方程式);继续加H2O2,红色逐渐褪去且有气泡产生,反应原理如下:(已知SCN-中S为-2价,配平方程式)

___H2O2+____ SCN--____SO42-+____CO2↑+____N2↑+____H2O+____ H+

 

查看答案

AlCuOFe2O3组成的混合物共10.0 g,放入500 mL某浓度的盐酸溶液中,混合物完全溶解,当再加入250 mL 2.0 mol/LNaOH溶液时,得到的沉淀最多。上述盐酸溶液的浓度为(    )

A. 1mol/L    B. 2 mol/L    C. 0.5 mol/L    D. 1.5 mol/L

 

查看答案

下图所示是验证氯气性质的微型实验,a、b、d、e是浸有相关溶液的滤纸。向KMnO4晶体滴加一滴浓盐酸后,立即用另一培养皿扣在上面。

已知:2KMnO4+16HCl―→2KCl+5Cl2↑+2MnCl2+8H2O

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或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a处变蓝,b处变红棕色

氧化性:Cl2>Br2>I2

B

c处先变红,后褪色

氯气与水生成了酸性物质

C

d处立即褪色

氯气与水生成了漂白性物质

D

e处变红色

还原性:Fe2+>Cl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