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下列试剂的保存方法不正确的是 A. NaOH溶液保存在配有玻璃塞的细口瓶中 B....

下列试剂的保存方法不正确的是

A. NaOH溶液保存在配有玻璃塞的细口瓶中

B. 金属钠通常密封保存在煤油中

C. 氯水通常保存在棕色细口瓶并置于阴凉处

D. 氢氟酸保存在塑料试剂瓶中

 

A 【解析】A、NaOH溶液应保存在橡胶塞的细口瓶中,故说法错误;B、少量的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故说法正确;C、氯水:Cl2+H2O HCl+HClO,HClO见光分解,因此新制氯水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并置于阴凉处,故说法正确;D、氢氟酸腐蚀玻璃,应保存在塑料瓶中,故说法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 NH3常用作制冷剂

B. 小苏打用制作馒头和面包等糕点的膨松剂,还是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剂

C. 为防止中秋月饼等富脂食品因被氧化而变质,常在包装袋中放入生石灰或硅胶

D. 二氧化硅常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查看答案

下列物质不属于合金的是

A生铁    B水银    C青铜    D硬铝

 

查看答案

甲苯氧化法制备苯甲酸的反应原理如下:

+ 2KMnO4+KOH+2MnO2↓+H2O

+ HCl+KCl

实验时将一定量的甲苯和KMnO4溶液置于图1装置中,在100 ℃时, 反应一段时间,再停止反应,并按如下流程分离出苯甲酸和回收未反应的甲苯。

⑴实验室中实现操作Ⅰ所需的玻璃仪器有_____、烧杯;操作Ⅱ的名称为_____

⑵如果滤液呈紫色,要先加亚硫酸氢钾,然后再加入浓盐酸酸化,若无此操作会出现的危害是_______________

⑶在操作Ⅲ中,抽滤前需快速冷却溶液,其原因是__________;如图2所示抽滤完毕,应先断开_____之间的橡皮管。

⑷纯度测定:称取1.220 g产品,配成100 mL溶液,取其中25.00 mL溶液,进行滴定 ,消耗KOH物质的量为2.4×10-3mol。产品中苯甲酸质量分数为_____

 

查看答案

钒和镍及其化合物是重要的催化剂和合金材料。

(1)基态V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其中排布时能量最高的电子所占据能级的原子轨道有________个仲展方向。

(2)VO2+可形成配合物。中,三种非金属原子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C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_

(3)镍形成的[Ni(NH3)6]2+、[Ni(CN)4]2-中,NH3分子中N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目为______。与CN-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分子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4)La-Ni合金是重要的储氢材料,储氢后的晶胞如图所示。

①合金中,1个La原子周围距离最近且相等的La原子数目为_______

②含有1mol Ni原子的合金中储存H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利用水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其相关反应的主要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SO2(g)+NH3·H2O(aq)=NH4HSO3(aq)    △H1=a kJ·mol-1 

NH3·H2O(aq)+NH4HSO3(aq)=(NH4)2SO3(aq)+H2O(l)   △H2=b kJ·mol-1

2(NH4)2SO3(aq)+O2(g)=2(NH4)2SO4(aq)        △H3=c kJ·mol-1 

⑴反应2SO2(g)+4NH3·H2O(aq)+O2(g)=2(NH4)2SO4(aq)+2H2O(l)的 △H=_____kJ·mol-1

⑵空气氧化(NH4)2SO3的速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当温度超过60℃时,(NH4)2SO3氧化速率下降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 

⑶以磷石膏废渣和碳酸铵为原料制备硫酸铵,不仅解决了环境问题,还使硫资源获得二次利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SO4(s)+CO32—(aq)SO42—(aq)+CaCO3(s),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____ [已知Ksp(CaCO3)=2.9×10-9,Ksp(CaSO4)=9.1×10-6 ] 

⑷(NH4)2SO4在工农业生产中有多种用途。 

①将黄铜精矿(主要成分Cu2S)与硫酸铵混合后在空气中进行焙烧,可转化为硫酸铜同时产生氨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②研究硫酸铵的分解机理有利于对磷石膏的开发。在500℃下硫酸铵分解过程中得到4种产物,其含氮物质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甲所示。写出该条件下硫酸铵分解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及数目:_____________ 

③(NH4)2SO4是工业制备K2SO4的重要原料。根据图乙中相关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简述工业上制备K2SO4晶体的设计思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