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事实或现象及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 事实或现象 | 结论 |
A | 某钾盐中滴加盐酸,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 | 该钾盐是K2CO3或KHCO3 |
B | 由淀粉得到葡萄糖 | 发生了水解反应 |
C | 常温下,向相同的铝片中分别加入足量的浓、稀硝酸,浓硝酸中的铝片先溶解完 | 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
D | NH3沸点低于PH3 | 结构和组成相似的物质,沸点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升高 |
A. A B. B C. C D. D
X、Y、Z、W为短周期元素,X2-和Y+核外电子排布相同,X、Z位于同一主族,Z、W位于同一周期,W的最外层电子数是X、Y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Y > Z > X
B. X分别与Y、Z形成的化合物均至少有两种
C.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W > Z
D. 氢元素在与X、Y、Z分别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合价均为+1
涤纶广泛应用于衣料和装饰材料。合成涤纶的反应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合成涤纶的反应为加聚反应
B. 对苯二甲酸和苯甲酸互为同系物
C. 1 mol涤纶与NaOH溶液反应,理论上最多可消耗2n mol NaOH
D. 涤纶的结构简式为:
某同学做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实验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见下表,表中的“实验方案”与“实验现象”前后不一定是对应关系)。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①将镁条用砂纸打磨后,放入沸水中;再向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 A. 有气体产生,溶液变成浅红色 |
②向新制得的Na2S溶液中滴加新制的氯水 | B. 生成淡黄色沉淀 |
③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入滴有酚酞溶液的冷水中 | C. 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做不定向移动,随之消失,溶液变成红色 |
④将镁条投入稀盐酸中 | D. 剧烈反应,迅速产生大量无色气体 |
⑤将铝条投入稀盐酸中 | E. 反应不十分剧烈,产生无色气体 |
请你帮助该同学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认识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2)实验用品:试剂:金属钠,镁条,铝条,稀盐酸,新制氯水,新制Na2S溶液,AlCl3溶液,NaOH溶液等。
仪器:试管,滴管,酒精灯,试管夹,镊子,小刀,玻璃片,砂纸等。
(3)实验内容:(填写与实验步骤对应的实验现象的标号和化学方程式)
实验内容 | 化学方程式 |
| ____________________ |
| ____________________ |
| ____________________ |
| ____________________ |
| ____________________ |
(4)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用原子结构的知识简单解释上述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氮可以形成多种离子,如N3-,NH2-,N3-,NH4+,N2H5+,N2H62+等,已知N2H5+与N2H62+是由中性分子结合质子形成的,类似于NH4+,因此有类似于 NH4+的性质。
⑴写出N2H62+在碱性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NH2-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
⑶N3-有________个电子。
⑷写出二种由多个原子组成的含有与N3-电子数相同的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
⑸等电子数的微粒往往具有相似的结构,试预测N3—的构型___________________。
⑹据报道,美国科学家卡尔·克里斯特于1998年11月合成了一种名为“N5”的物质,由于其具有极强的爆炸性,又称为“盐粒炸弹”。迄今为止,人们对它的结构尚不清楚,只知道“N5”实际上是带正电荷的分子碎片,其结构是对称的,5个N排成V形。如果5个N结合后都达到8电子结构,且含有2个N≡N键。则“N5”分子碎片所带电荷是___________。
A、B、C均为短周期元素,可形成A2C和BC2两种化合物.A、B、C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原子的K层的电子数目只有一个,B位于A的下一周期,它的最外层电子数比K层多2个,而C原子核外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2个.
(1)它们的元素符号分别为:A ;B ;C ;
(2)BC2是由极性键组成的 (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