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研究含氮污染物的治理是环保的一项重要工作。合理应用和处理氮的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

研究含氮污染物的治理是环保的一项重要工作。合理应用和处理氮的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意义。

1)已知:N2g+O2g=2NOg H=+180.5kJ•mol1

2Cs+O2g=2COg H=221.0kJ•mol1

Cs+O2g=CO2g H=393. 5kJ•mol1

则汽车尾气处理的反应之一:2NO(g)+2CO(g)=N2(g)+2CO2(g)H=_____ kJ•mol1,利于

该反应自发进行的条件是_______(选填高温低温)。

2)将0.20mol NO0.10molCO充入一个容积恒定为1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2NOg+2COgN2g+2CO2g),反应过程中 部分物质的浓度变化如图所示:

反应从开始到9min时,用CO2表示该反应的速率是____________________(保留2位有效数字)

②第12min时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填升温或降温).

③第18min时建立新的平衡,此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___(列计算式),第24min时,若保持温度不变,再向容器中充入CON20.060mol,平衡将_____移动(填“正向”、“逆向”或“不”)。

3)若该反应在绝热、恒容的密闭体系中进行,下列示意图正确且能说明反应在t1时刻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如图中vKnm分别表示正反应速率、平衡常数、物质的量和质量)

4)以氨为燃料可以设计制造氨燃料电池,产物无污染。若电极材料均为惰性电极,KOH溶液作电解质溶液,则该电池负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 ﹣746.5KJ/mol 低温 0.0044mol/(L•min) 升温 逆向 BD 2NH3﹣6e﹣+6OH﹣=N2+6H2O 【解析】(1)已知①N2(g)+O2(g)=2NO(g)△H=+180.5kJ•mol﹣1 ②C(s)+O2(g)=CO2(g)△H=-393.5 kJ•mol﹣1 ③2C(s)+O2(g)=2CO(g)△H=-221kJ•mol﹣1 依据盖斯定律计算②×2-①-③得到2CO(g)+2NO(g)═N2(g)+2CO2(g))△H=-746KJ·mol-1;该反应△H<0,△S<0,在低温时,△G=△H-△ST<0,该反应自发进行的条件是低温。 故答案为:-746.5;低温 (2)①根据方程式v(CO2)=v(CO)=(0.10-0.06)mol/L/9min=0.0044mol/(L•min);②氮气浓度减小,NO、CO浓度增大,只要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即可,因为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③第18min时建立新的平衡,此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平衡时CO2、N2、NO、CO的浓度依次为:0.02mol/L、0.01mol/L、0.18mol/L、0.08mol/L,K=;第24min时,若保持温度不变,再向容器中充入CO和N2各0.060mol,各物质的即时浓度为CO2、N2、NO、CO的浓度依次为:0.02mol/L、0.07mol/L、0.18mol/L、0.14mol/L,浓度商为 ,大于K,所以反应将向逆向进行; (3)A、到达平衡后正、逆速率相等,不再变化,t1时刻V正最大,之后随反应进行速率发生变化,未到达平衡,故A错误;B、该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随反应进行温度升高,化学平衡常数减小,到达平衡后,温度为定值,达最高,平衡常数不变,为最小,图象与实际符合,故B正确;C、t1时刻后二氧化碳、NO的物质的量发生变化,t1时刻未到达平衡状态,故C错误;D、NO的质量分数为定值,t1时刻处于平衡状态,故D正确;故选BD。 (4)碱性燃料电池中,负极上燃烧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所以该原电池中负极上氨气失电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氮气和水,电极反应式为2NH3-6e-+6OH-=N2+6H2O,故答案为:2NH3-6e-+6OH-=N2+6H2O 点睛:拼盘式的综合题(1)热化学方程式计算,依据盖斯定律方程式之间加减消元计算②×2-①-③,可算出所需方程式的焓变;(2)用浓度商和平衡常数比较大小,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4)碱性燃料电池电极反应方程式书写,所有的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都是一样的,其电极反应的书写同样是有规律可循的。书写燃料电池电极反应式的步骤类似于普通原电池,在书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电池的负极一定是可燃性气体,失电子,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电池的正极一定是助燃性气体,得电子,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2.燃料电池两电极材料一般都不参加反应,反应的是通到电极上的燃料和氧气,两电极只是传导电子的作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校化学课外学习小组发现将镁粉按图投入纯水中现象不明显,而投入氯化铵溶液中,两者立即发生反应,产生大量气泡。经检验该过程产生两种气体,其中一种气体有刺激性气味。

(1)实验开始时用校准过的pH传感器测定纯水的pH,发现纯水的pH总是在7.30左右,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检验上述实验中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0.2mol/L氯化铵溶液的pH为5.90,请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

(4)该小组同学为探究镁与氯化铵溶液反应的原因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序号

实验试剂

实验现象

实验1-1

0.20g镁粉

3.0mL 0.2mol/LNH4Cl溶液

反应明显,有气泡产生

实验1-2

0.20g镁粉

3.0mL盐酸

反应不明显,几乎没有气泡产生

 

 

①上述探究实验1-2选用的盐酸为_____________(填字母)。

A、1 mol·L-1     B、pH=1.0     C、0.2 mol·L-1   D、pH=5.90

②通过实验对比,说明NH4Cl 水解产生的H+ 对反应影响_____NH4+ 对反应影响(填“小于”、“大于”或“等于”)。

(5)该小组同学继续探究镁粉与氯化铵溶液反应剧烈的影响因素。

实验序号

实验试剂

实验2-1

0.20g镁粉

________________

实验2-2

0.20g镁粉

_________________

实验3-1

0.20g镁粉

3.0mL0.2mol/L  NH4NO3溶液

实验3-2

0.20g镁粉

3.0mL0.2mol/L  KNO3溶液

 

 

①实验2-1与实验2-2中实验现象说明Cl-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很小,请补充完成实验方案所需的试剂。

②实验3-1与实验3-2的结论说明NH4+对反应速率影响很大,则两支试管中实验现象的不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镁与氯化铵溶液反应生成Mg2+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芳香族羧酸通常用芳香烃的氧化来制备。芳香烃的苯环比较稳定,难于氧化,而环上的支链不论长短,在强烈氧化时,最终都氧化成羧基。某同学用甲苯的氧化反应制备苯甲酸。

反应原理:

反应试剂、产物的物理常数:

名称
 

相对分 子质量
 

性状
 

熔点
 

沸点
 

密度
 

溶解度
 


 

乙醇
 

乙醚
 

甲苯
 

92
 

无色液体易燃易挥发
 

-95
 

110.6
 

0.8669
 

不溶
 

易溶
 

易溶
 

苯甲酸
 

122
 

白色片状或针状晶体
 

122.4
 

248
 

1.2659
 

微溶
 

易溶
 

易溶
 

 

主要实验装置和流程如下:

实验方法:一定量的甲苯和KMnO4溶液置于图1装置中,在90℃时, 反应一段时间,再停止反应,按如下流程分离出苯甲酸和回收未反应的甲苯。

1)无色液体A的结构简式为          。操作        

2)如果滤液呈紫色,要先加亚硫酸氢钾,然后再加入浓盐酸酸化,加亚硫酸氢钾的目的是           

3)下列关于仪器的组装或者使用正确的是        

A.抽滤可以加快过滤速度,得到较干燥的沉淀

B.安装电动搅拌器时,搅拌器下端不能与三颈烧瓶底、温度计等接触

C.图1回流搅拌装置应采用直接加热的方法

D.冷凝管中水的流向是下进上出

4)除去残留在苯甲酸中的甲苯应先加入         ,分液,水层再加入         ,然后抽滤,干燥即可得到苯甲酸。

5)纯度测定:称取1.220g产品,配成100mL溶液,取其中25.00mL溶液,进行滴定 ,消耗KOH物质的量为2.4×10-3mol。产品中苯甲酸质量分数为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浓度均为0.1 mol•L﹣1的①(NH4)2CO3 ②(NH4)2SO4 ③(NH4)2Fe(SO4)2溶液中,c(NH4+)的大小顺序为:③<②<①

B. 工业上常用Na2SO3溶液作为吸收液脱除烟气中的SO2 ,随着SO2的吸收,吸收液的pH不断变化。当吸收液呈酸性时:c (Na+)=c (SO32﹣)+c (HSO3)+c (H2SO3)

C. 常温下,将0.1 mol•L﹣1 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当溶液的pH从3.0升到5.0时,溶液中c(CH3COO-)/c(CH3COOH)的值增大到原来的100倍

D. 向0.2 mol/LNaHCO3溶液中加入等体积0.1 mol/L NaOH溶液:c(CO32﹣)>c(HCO3)>c(OH)>c(H+)

 

查看答案

2016年8月,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中国的首个“氢经济示范城市”在江苏如皋落户。用吸附了H2的碳纳米管等材料制作的二次电池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甲电极为正极,OH移向乙电极

B.放电时,乙电极反应为:

NiO(OH)+H2O+eNi(OH)2+OH

C.充电时,电池的碳电极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

D.电池总反应为H2+2NiOOH2Ni(OH)2

 

查看答案

下列项目判断,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项目

结论

A

三种有机化合物:乙烷、氯乙烯、苯

分子内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上

B

C4H8Cl2的同分异构体数目(不考虑立体异构)

共有10

C

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

褪色的原理相同

D

由乙酸和乙醇制乙酸乙酯,油脂水解

均属于取代反应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