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氧族元素是指位于元素周期表第16列的元素,包括氧、硫、硒(Se)、碲(Te)、钋...

氧族元素是指位于元素周期表第16列的元素,包括氧、硫、硒(Se)、(Te)、钋(Po)五种元素。

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与氧同周期的相邻元素及氧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

②已知离子型配位化合物O2[PtF6]中铂元素为+ 5价,它可由反应PtF6+O2= O2[PtF6]制得,PtF6分子结构如图所示。PtF6分子中Pt的杂化轨道类型是否为sp3?答:_____(填“是”或“否”),其原因是_______

(2)臭鼬排放的臭气主要成分为3-MBT(3-甲基-2-丁烯硫醇,结构简式为)。1mol3-MBT中含有σ键数目为_______(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沸点:3-MBT____(CH3)2C=CHCH2OH(填“高于”或“低于”),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S有+4和+6两种价态的氧化物。

①下列关于气态SO3和SO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目相等

B.都是极性分子

C.中心原子的孤对电子数目相等

D.都含有极性键

②SO3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与其互为等电子体的阴离子为_____(举一例)。

(4)元素X与硒同周期,且该周期中X元素原子核外未成对电子数最多,则X为____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

(5)单质钋是由_____键形成的晶体,其晶胞为简单立方;若已知Po的摩尔质量为Mg·mol-1,原子半径为rpm,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为NA,则钋晶体的密度的表达式为_____g·cm-3(只列表达式)。

 

F>N>O 否 sp3杂化类型呈正四面体结构(或配位数最多只能为4) 15NA 低于 (CH3)2C=CHCH2OH分子间含有氢键,增大分子间的作用力,使沸点升高 AD 平面三角形 NO3- (或CO32-等其他合理答案) Cr 1s22s22p63s23p63d54s1 金属 【解析】(1)①与氧同周期的相邻元素及氧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F>N>O。 ②由结构示意图可知,PtF6分子空间构型为正八面体、Pt的配位数是6,所以的杂化轨道类型不是sp3, sp3杂化类型呈正四面体结构(或配位数最多只能为4)。 (2)臭鼬排放的臭气主要成分为3-MBT(3-甲基-2-丁烯硫醇,结构简式为)。1mol3-MBT中含有σ键数目为15NA 。沸点:3-MBT低于 (CH3)2C=CHCH2OH,主要原因是(CH3)2C=CHCH2OH分子间含有氢键,增大分子间的作用力,使沸点升高。 (3)①气态SO3和SO2的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目都等于3,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都是sp2杂化,但是两都形成的σ键数目不等,前者分子中有3个极性键、后者是2个,所以中心原子的孤对电子数目不等,所以说法中正确的是AD。②SO3子的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与其互为等电子体的阴离子为NO3- (或CO32-等)。 (4)元素X与硒同周期,且该周期中X元素原子核外未成对电子数最多,则X为第4周期价电子排布为3d54s1的 Cr(根据洪特规则,3d轨道5个电子是分占5个不同轨道的) ,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4s1 。 (5)单质钋是由金属键形成的晶体;因为钋的晶胞是简单立方,所以1个晶胞中含 8=1个Po原子,晶胞的边长为原子半径的2倍为2rpm=2rcm,所以1mol晶胞的质量为Mg、体积为,根据 ,钋晶体的密度的表达式为 g·cm-3。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醋酸镍[(CH3COO)2Ni]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一种以含镍废料(含NiS、Al2O3、FeO、CaO、SiO2)为原料制取醋酸镍的工艺流程图如下:

相关离子生成氢氧化物的pH和相关物质的溶解性如下:

金属离子

开始沉淀时的pH

沉淀完全时的pH

Fe3+

1. 1

3.2

Fe2+

5.8

8.8

Al3+

3.0

5.0

Ni2+

6.7

9.5

 

物质

20℃时溶解性(H2O)

CaSO4

微溶

NiF

可溶

CaF2

难溶

NiCO3

Ksp= 1.0×10-5

 

(1)NH4F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

(2)将含镍原料粉碎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3)调节pH步骤中,溶液pH的调节范围是____________

(4)滤渣1和滤渣3主要成分的化学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氧化步骤中加入H2O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

(6)酸浸过程中,lmol NiS失去6NA个电子,同时生成两种无色有毒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7)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在不同温度下对含镍废料进行酸浸,镍浸出率随时间变化如图。酸浸的最佳温度与时间分别为_______________min

(8)沉镍过程中,若c(Ni2+)=2.0 mol·L-1,欲使100 mL该滤液中的Ni2+沉淀完全[c(Ni2+)≤10-5mol·L-1],则需要加入Na2CO3固体的质量最少为______g。(保留小数点后1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

氮的氧化物处理和利用是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

Ⅰ.碱吸法。用烧碱溶液吸收NO、NO2制备亚硝酸盐:2NaOH+NO2+NO=2NaNO2+H2O,2NO2+2NaOH= NaNO3+NaNO2+H2O。已知:298K时,Ka(HNO2)=5×10-4

(1)298K时,NaNO2的水解常数约为______________

Ⅱ.电解法。工业上以石墨为电极,用硝酸铵稀溶液作电解质溶液电解NO获得氮肥(在电解后溶液中通入适量氨气),其原理为8NO+7H2O+2NH35NH4NO3

(2)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

(3)阳极区电解质溶液的pH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Ⅲ.化合法。亚硝酸酰氯(NOCl)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试剂,可用NO和Cl2反应得到,化学方程式为2NO(g)+Cl2(g)2NOCl(g)。

(4)氮氧化物与悬浮大气中的海盐粒子相互作用会生成NOCl,涉及的相关反应有:

 

热化学方程式

平衡常数

2NO2(g)+NaCl(s)NaNO3(s)+NOCl(g)   △H1

K1

4NO2(g)+2NaCl(s)2NaNO3(s)+2NO(g)+Cl2(g)   △H2

K2

2NO(g)+Cl2(g)2NOCl(g)   △H3

K3

 

△H1、△H2、△H3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K3=________(用含K1、K2的关系式表示)。

(5)在2L恒容容器中充入4molNO(g)和2molCl2(g),在不同温度下测得c(NOCl)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T2时反应0~10min内NOCl的平均反应速率v(NOCl)=______mol·L-1·min-1

②T2时反应的平衡常数K为__________;NO的平衡转化率α(NO)为_________

③T2时向上述平衡体系中再加入1molNO(g)、1molCl2(g)、2molNOCl(g),则平衡______(填“向左”“向右”或“不”)移动。

(6)在密闭容器中充入NO(g)和Cl2(g),改变外界条件,Cl2的转化率变化如图所示。则该条件可能为____(填字母)。

A.升高温度    B.增大压强    C.增大起始投料比    D.增大催化剂接触面

 

查看答案

查阅文献知,3(NH4)2SO44NH3↑+3SO2↑+N2+6H2O。某课题组成员拟选择下列装置探究硫酸铵的性质(各装置中药品足量)。

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盛装碱石灰的仪器是_________。C装置中大试管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甲组同学设计方案:C→G→B→D→E。

①能证明有水生成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②实验中,观察到D装置中产生白色沉淀。实验完毕后,过滤D装置中混合物得白色沉淀。为了检验白色沉淀是BaSO4还是BaSO3,设计简单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

③D装置中发生反应与硝酸钡的量有关,若硝酸钡足量,则D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④该实验方案能证明硫酸铵的分解产物是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乙组同学选择上述装置证明产物是否有NH3

①气体从左至右,装置连接顺序为C、__________

②能证明有氨气生成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4)丙组同学设计实验测定硫酸铵样品的纯度(杂质不参加反应):取15.0g样品溶于蒸馏水,加入足量氯化钡溶液和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称重,BaSO4质量为23.3g,该样品中硫酸铵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查看答案

25℃时,向20mL0.1mol·L-1H3PO2溶液中滴加0.1mol·L-1的NaOH溶液,滴定曲线如图1,含磷微粒物质的量浓度所占分数(δ)随pH变化关系如图2。下列说法不正确是

A. H3PO2的电离方程式为H3PO2H2PO2-+H+ Ka≈10-5

B. B点时,溶液中存在关系:2c(H+)+c(H2PO2-)=2c(OH-)+c(H3PO2)

C. C点时,溶液中存在关系:c(Na+)+c(H+)=C(H2PO2-)+c(OH-)

D. D点时,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关系:c(Na+)>c(H2PO2-)>c(OH-)>c(H+)

 

查看答案

下图是一种正在投入生产的大型蓄电池系统的原理图,电池中的左右两侧为电极,中间为钠离子选择性膜(电池放电和充电时该膜只允许钠离子通过),电池充、放电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S2+NaBr2Na2S4+3NaBr。下列关于此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电极a接触到的电解质溶液为Na2S2-Na2S4混合溶液

B. 放电过程中,钠离子从电极b通过钠离子选择性膜移动到电极a

C. 电池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3Br--2e-=Br3-

D. 充电过程中,当有0.1molNa+通过钠离子选择性膜时,导线中通过0.2mol电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