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元素周期表中80%左右的非金属元素在现代技术包括能源、功能材料等领城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1)氮及其化合物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基态N原子中电子在2p轨道上的排布遵循的原则是_____,N2F2分子中N原子的杂化方式是_______,1mol N2F2含有____个δ键。
(2)高温陶瓷材料Si3N4晶体中N-Si-N的键角大于Si-N-Si的键角,原因是_______。
II.金属元素铁、铜及其化合物在日常生产、生活有着广泛的应用。
(1)铁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
(2)配合物Fe(CO)x常温下呈液态,熔点为-20.5℃,沸点为103℃,易溶于非极性溶剂,据此可判断Fe(CO)x晶体属于_____(填晶体类型)。Fe(CO)x的中心原子价电子数与配体提供电子吸之和为18,则x=________。
(3)N2是CO的一种等电子体,两者相比较沸点较高的为_______(填化学式)。
(4)铜晶体中铜原子的堆积方式如下图甲所示。
①基态铜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
② 每个铜原子周围距离最近的铜原子数目为___________。
(5)某M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s23p5,铜与M形成化合物的晶胞如下图乙所示(黑点代表铜原子)。己知该晶体的密度为ρ g·cm-3,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则该晶体中铜原子和M原子之间的最短距离为_________pm。(只写计算式)。
NaClO2是一种成要的杀菌消毒剂,也常用来漂白织物等,其一种生产工艺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NaClO2中Cl的化合价为_______。
(2)写出“反应”步骤中生成Cl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电解”所用食盐水由粗盐水精制而成,精制时,为除去Mg2+和Ca2+,要加入的试剂分别为______、_____。“电解”中阴极反应的主要产物是______。
(4)“尾气吸收”是吸收“电解”过程排出的少量ClO2。此吸收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该反应中氧化产物是________。
(5)“有效氯含量”可用来衡量含氯消毒剂的消毒能力,其定义是:每克含氯消毒剂的氧化能力相当于多少克Cl2的氧化能力。NaClO2的有效氯含量为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工业上利用CO和H2合成甲醇,而CO和H2来源于煤的气化。回答下列问题。
(I).(1)己知:①H2(g)+1/2O2(g)=H2O(g) △H1=-241.8kJ/mol
②C(s)+ O2(g)=CO(g) △H2=-110.5kJ/mol
则焦炭与水蒸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2)已知反应CO(g)+2H2(g)CH3OH(g) △H=-99kJ/mol中的相关化学键键能如下:
则x=________
(II)(3)在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lmolCO与2molH2发生反应:CO(g)+2H2(g) CH3OH(g), CO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a)与总压强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①该反应的△S_____0,图中的Tl____T2(填“>”、“<”或“=”)。
②该合成反应的温度一般控制在240~270℃,选择此温度范围的原因有:________。
③图中a点时以CH3OH的物质的量分数为_______,该反应的压强平衡常数为Kp=______(KPa)-2(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4)利用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和H2)合成甲醇,发生主要反应如下:
I: CO(g)+2H2(g) CH3OH(g) △H1
II:CO2(g)+H2(g) CO(g)+H2O(g) △H2
III:CO2(g)+3H2(g) CH3OH(g) +H2O(g) △H31
上述反应对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K3,它们随温度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
则△H1______△H3(填“>”、“<”或“=”)。理由是____________。
电离平衡是溶液化学中的重要内容,某化学兴趣小组拟以乙酸为例探究弱酸的性质。
(1)实验一: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配制。
现要配制0.1000mol/LNaOH标准溶液250mL,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和______,操作过程中如果没有将烧杯等的洗涤液一并转入容量瓶,在其它操作都正确的情况下,将该标准溶液用来滴定下列(2)中的未知浓度的乙酸溶液,将会使侧定的结果偏_(填“高”、“低”、“不影响”)
(2)实验二:现有一瓶乙酸溶液,常温下测定其中乙酸的电离平衡常数。设计实验方案,将待测物理量和对应的测定方法填写在下表中。
待测物理量 | 测定方法 |
①_______ | 量取25.00mL乙酸溶液于锥形瓶中,滴加指示剂,将0.1000mol/LNaOH标准溶液装入碱式滴定管,滴定至终点,记录数据。重复滴定2次。 |
②H+的物质的量浓度 | 取适最乙酸溶液于烧杯中,用______测定溶液pH。 |
③ 上述实验中,如果在某温度时测得乙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000mol/L,pH=3,则在该温度时乙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_。
(3)实验三:探究酸的强弱对酸与镁条反应速率的影响。
① 设计实验方案如下表,表中c=_______g。
编号 | 酸的种类 | 酸的浓度(mol/L) | 酸的体积/mL | 镁条质量/g |
l | 乙酸 | 0.5 | 17.0 | 2.0 |
2 | 盐酸 | 0.5 | 17.0 | c |
② 实验步骤:
a)下图的装置中,在添加药品之前必须________;
b)反应开始后,__________;
c)将所记录的欲据绘制成曲线图(下图)。
③ 写出镁与乙酸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④ 描述O~5min盐酸与镁条反应的反应速率变化规律:_____________。
室温下,用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分别滴定等体积,浓度均为0.1mol/L的三种酸(HA、HB和HD)溶液,滴定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三种酸的强弱顺序:HA<HB<HD
B. 滴定至P点时,溶液中:c(B-)>c(Na+)>c(H+)>c(OH-)
C. pH=7时,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HA<HB<HD
D. 当中和百分数达100%时,将三种溶液混合后:c(HA)+c(HB)+c(HD)=c(OH-)
短周期元素X、Y、Z、M在周期表中所处的位置如右图所示,四种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之和为3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X与Z形成的三原子分子的电子式为
B. 简单氢化物稳定性Z>M>Y
C. X、Y、M分别与Z可形成多种二元共价化合物
D.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M>Y>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