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甲苯四种有机化合物中,分子内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的是( )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下列物质不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是( )
A.CH3CH2Cl B.(CH3)2CHCl C.(CH3)3COH D.(CH3)3CCH2Cl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具有相同通式的有机物不一定互为同系物
B. 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化合物一定互为同系物
C. 分子式为C3H8与C6H14的两种有机物一定互为同系物
D. 两个相邻同系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数值相差14
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用CO还原Fe2O3,并在实验结束后用磁铁吸出生成的黑色粉末X进行探究。
[探究目的] 分析黑色粉末X的组成,并进行相关实验。
[查阅资料]
I.CO还原Fe2O3的实验中若温度不同、受热不均时会生成Fe3O4,也能被磁铁吸引。
II.Fe3O4 + 8H+ = 2Fe3+ + Fe2+ + 4H2O
[猜想假设] 黑色粉末X的组成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或二者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
编号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① | 取少量黑色粉末X放入试管中,注入足量的一定浓度的盐酸,微热 | 黑色粉末逐渐溶解,同时有气泡产生,溶液呈浅绿色。 |
② | 向上述试管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振荡 | 溶液没有呈现红色 |
(1)实验①中产生气泡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2)根据②中溶液未呈红色,不能推断出黑色粉末X中无Fe3O4,请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原因:_________。
(3)为了证明黑色粉末X中是否含有Fe3O4,该小组进行如下图所示实验:
请根据数据分析说明黑色粉末X中是否含有Fe3O4。
_________。
把小块木炭在酒精灯上烧至红热,迅速投入热的浓硝酸中,发生剧烈反应,同时有大量红棕色气体产生,液面上木炭迅速燃烧发出光亮。
(1)写出红热木炭被热的浓硝酸氧化为C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2)木炭与浓硝酸反应过程中还伴随着浓硝酸的分解,除了产生氧气外,也产生红棕色气体。相同条件下该分解反应产生的氧气与红棕色气体的体积之比为_________。
(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对“木炭在液面上迅速燃烧发出光亮”的原因做出3个猜想:
猜想一:甲同学认为空气中O2支持木炭燃烧
猜想二:乙同学认为浓硝酸分解产生的O2支持木炭燃烧
猜想三:丙同学认为反应产生的NO2支持木炭燃烧
①根据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甲同学的猜想明显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
②理论分析乙同学的猜想也不正确,原因是_________。
③要证实丙同学的猜想,还需补充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__(请写出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
硫代硫酸钠(Na2S2O3)可用作分析试剂、鞣革还原剂、脱氯剂等。它受热、遇酸易分解。它有多种制备方法,其中硫化碱法为:向热的硫化钠和亚硫酸钠混合液中通入二氧化硫,经吸硫、蒸发、结晶,制得硫代硫酸钠晶体。制备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反应如下:
Na2S + H2O + SO2 —→ Na2SO3 + H2S ………… (i)
2H2S + SO2 —→ 3S + 2H2O …………………… (ii)
S + Na2SO3 —△→ Na2S2O3 …………………………(iii)
(1)已知Na2S2O3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由此可得出:该分解反应中,反应物断裂化学键所吸收的总能量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生成物形成化学键所放出的总能量。
(2)Na2S2O3具有还原性,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条)。
(3)上述反应i ~ iii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制备过程中,即使将反应物的用量按化学方程式的计量数进行配比,反应后各反应物仍有剩余,这说明该过程中存在_________。
(4)为了保证硫代硫酸钠的产量,生产中通入的SO2不能过量,原因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