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研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原理...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研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原理】2KMnO4 + 5H2C2O4 + 3H2SO4 == K2SO4 + 2MnSO4 + 10CO2 + 8H2O

【实验内容及记录】

实验编号

室温下,试管中所加试剂及其用量 / mL

室温下溶液颜色褪至无色所需时间 / min

0.6 mol/L

H2C2O4溶液

H2O

0.2 mol/L

KMnO4溶液

3 mol/L

稀硫酸

1

3.0

2.0

3.0

2.0

4.0

2

3.0

3.0

2.0

2.0

5.2

3

3.0

4.0

1.0

2.0

6.4

请回答:

(1)根据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2)利用实验1数据计算,用KMnO4的浓度变化表示反应速率 v(KMnO4)=             

(3)该小组同学根据经验绘制了n(Mn2+) 随时间变化趋势的示意图,如图甲所示。但有同学查阅已有的实验资料发现,该实验过程中n(Mn2+) 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应如图乙所示。 该小组同学根据图乙所示信息提出了新的假设,并继续进行实验探究。

       

①该小组同学提出的假设是                        

②请你帮助该小组同学完成实验方案,并选择表中空白处应加入的物质。

实验编号

室温下,试管中所加试剂及其用量 / mL

再向试管中加入少量固体

室温下溶液颜色褪至无色所需时间 / min

0.6 mol/L

H2C2O4溶液

H2O

0.2 mol/L

KMnO4溶液

3 mol/L

稀硫酸

4

3.0

2.0

3.0

2.0

 

A.KMnO4       B.H2C2O4      C.K2SO4        D.MnSO4

③若该小组同学提出的假设成立,应观察到的现象是                   

 

(1)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大KMnO4浓度(或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增大 (2)1.5×10-2mol·L-1·min-1或0.015 mol·L-1·min-1 (3)①生成物中的MnSO4为该反应的催化剂(或Mn2+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 ②D ③实验4与实验1比较,溶液褪色所需时间短 或:溶液褪色所用时间(t)小于4min(或其他合理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1)从表中数据,可知改变的条件是KMnO4浓度,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大KMnO4浓度,褪色时间变短,则反应速率增大。 (2)草酸的物质的量为:0.6mol/L×0.003L=0.0018mol,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为:0.2mol/L×0.003L=0.0006mol,草酸和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0018mol:0.0006mol=3:1,显然草酸过量,高锰酸钾完全反应,混合后溶液中高锰酸钾的浓度为:=0.06mol/L,这段时间内平均反应速率v(KMnO4)=0.06mol/L÷4min=1.5×10-2 mol/(L•min)。 (3)①由图乙可知,反应开始后速率增大的比较快,说明生成物中的MnSO4(或Mn2+)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②与实验1作对比实验,则加入的硫酸锰的量不同,其它条件必须相同,所以加入的少量固体为MnSO4,答案选D。 ③若该小组同学提出的假设成立,则反应速率加快,溶液褪色的时间小于4min,从而说明Mn2+是催化剂。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名师点晴】该题的答题关键是注意利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分析解答。由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多种,在探究相关规律时,需要控制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某一个条件,探究这一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变量探究实验因为能够考查学生对于图表的观察、分析以及处理实验数据归纳得出合理结论的能力,因而在这几年高考试题中有所考查。解答此类题时,要认真审题,清楚实验目的,弄清要探究的外界条件有哪些。然后分析题给图表,确定一个变化的量,弄清在其他几个量不变的情况下,这个变化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进而总结出规律。然后再确定另一个变量,重新进行相关分析。但在分析相关数据时,要注意题给数据的有效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X、Y、Z、W四种常见元素,其中X\、Y、Z为短周期元素,W为过渡元素,它们的相关信息如表:

 

原子或分子相关信息

单质及其化合物相关信息

X

ZX4分子是由粗Z提纯Z的中间产物

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无机酸中最强酸

Y

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电子层数

Y的氧化物是典型的两性氧化物,可用于制造一种高温材料

Z

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

Z广泛存在于无机非金属材料中,其单质是制取大规模集成电路的主要原料

W

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

W的常见化合价有+3、+2,WX3稀溶液呈黄色

 

回答下列问题:

(1)W在周期表的位置为_________,W(OH)2在空气中不稳定,极易被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X的简单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____;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水溶液与Y的氧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Z的氧化物在通讯领域的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工业上制备Z的单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YX3固体在熔融状态下不导电,则YX3固体中存在__________键;在50 mL l mol·L-1的YX3溶液中逐滴加入0.5 mol·L-1的NaOH溶液,得到1.56 g沉淀,则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可能有________种情况。

 

查看答案

铝是重要的金属材料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和少量的SiO2、Fe2O3杂质)是工业上制取铝的原料。实验室模拟工业上以铝土矿为原料制取Al2(SO4)3铵明矾晶体[NH4Al(SO4)2·12H2O]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H272.TIF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a的化学式为        ,Ⅲ中通入足量CO2气体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由制取铵明矾溶液的化学方程式为                                           从铵明矾溶液中获得铵明矾晶体的实验操作依次为(填操作名称)        、冷却结晶、过滤洗涤。

(3)以1 000 kg含氧化铝36%的铝土矿为原料制取Al2(SO4)3需消耗质量分数98%的硫酸(密度1.84 g·cm-1        L(保留一位小数)。

(4)若同时制取铵明矾和硫酸铝通过控制硫酸的用量调节两种产品的产量。若欲使制得的铵明矾和硫酸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则投料时铝土矿中的Al2O3和H2SO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查看答案

如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制取氯气并以氯气为反应物进行特定反应的装置,其中D装置试管内盛有水,烧杯内为沸水浴。

1)仪器a的名称是                 

2C装置的作用是                  

3E装置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O2HCl(g).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D装置的作用是                

4E处反应完毕后,关闭旋塞K,移去两个酒精灯,由于余热的作用,A处仍有Cl2产生,B中的现象是          

5)量取20mlF装置中溶液,倒入分液漏斗中,然后再注入10mlCCl4,盖好玻璃塞,振荡,静置、分层后分别取上层液和下层液进行试验,其中能使有色布条褪色的是         (上层液下层液)

6)设计试验方案证明上述试验E中反应有HCl(g)生成               

 

查看答案

研究发现,硝酸越稀,还原产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越低。某同学取适量的铁铝合金与足量很稀的硝酸充分反应,没有气体放出。在反应结束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4 mol/LNaOH溶液,所加NaOH溶液的体积(mL)与产生的沉淀的物质的量(mol)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OC段离子反应方程式:H++OH-=H2O

B.溶液中结合OH-能力最强的离子是H+,最弱的离子是Al3+

C.溶液中n()=0.012 mol

D.欲测定F点沉淀的质量,实验步骤是过滤、洗涤、干燥、称量

 

查看答案

某无色溶液含有下列离子中的若干种H+NH4+Fe3+Ba2+Al3+CO32ClOHNO3。向该溶液中加入铝粉,只放出H2,则溶液中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最多有

A3种         B4种      C5种       D6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