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磷化氢(PH3)是一种无色剧毒气体,沸点为-89.7℃,易自燃,与空气混合爆炸,...

磷化氢(PH3)是一种无色剧毒气体,沸点为-89.7℃,易自燃,与空气混合爆炸,微溶于水。其制取原理类似于实验室制氨气,现用下图装置来制取磷化氢并验证其性质。

实验开始时,先从分液漏斗向盛有PH4I的圆底烧瓶中加入过量乙醚(无色液体,沸点34.5℃,微溶于水,不与Fe2(SO4)3反应),微热数分钟后再从分液漏斗向圆底烧瓶中加入一定量的浓NaOH溶液继续加热。在装置C处用电热器控制温度在300℃左右,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B装置的试管中有白色蜡状固体生成;D装置的试管中Fe2(SO4)3溶液颜色由棕黄色变成淡绿色,同时也有白色蜡状固体生成。请回答:

(1)按气流方向连接装置,从左到右的顺序为:

a→______                      →f

(2)检查A中虚线框内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

(3)用PH4I和烧碱反应制取PH3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4)实验开始时,先向圆底烧瓶中加入乙醚并微热数分钟,其目的是__________

(5)装置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装置D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6)装置BD中的现象说明PH3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碱性           B.不稳定性           C.还原性          D.酸性

(7)实验时处理尾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d e b c(或e d b c) 关闭活塞K,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向圆底烧瓶注入蒸馏水,水不能顺利地流下,则气密性好。 PH4I+NaOHPH3↑+NaI+H2O 将空气排尽,以防止PH3在装置中燃烧(或自燃) 4PH3P4+6H2(或2PH32P+3H2) 4PH3+12Fe3+=P4↓+12Fe2++12H+(或PH3+3Fe3+=P↓+3Fe2++3H+) BC 将尾气点燃(或通入到CuSO4溶液) 【解析】制取磷化氢并验证其性质实验流程:乙醚(无色液体,沸点34.5℃,微溶于水,不与Fe2( SO4)3反应),乙醚为易挥发的有机溶剂,实验开始时,先从分液漏斗向盛有PH4I的圆底烧瓶中加入过量乙醚,并微热数分钟,目的是将空气排尽,以防止PH3在装置中燃烧(或自燃),提供惰性气体环境,再从分液漏斗向圆底烧瓶中加入一定量的浓NaOH溶液继续加热,发生反应PH4I+NaOHPH3↑+NaI+H2O,在装置C处用电热器控制温度在300℃左右,发生反应:4PH3P4+6H2(或2PH32P+3H2),B装置的试管中有白色蜡状固体生成为白磷,D装置的试管中Fe2(SO4)3溶液颜色由棕黄色变成淡绿色,说明生成+2价的铁,磷化氢具有还原性,发生反应:4PH3+12Fe3+=P4↓+12Fe2++12H+(或 PH3+3Fe3+=P↓+3Fe2++3H+),同时也有白色蜡状固体白磷生成,据此分析解答。 (1)PH3在装置中燃烧(或自燃),为提供惰性气体环境,乙醚(无色液体,沸点34.5℃),利用其易挥发的性质,先从分液漏斗向盛有PH4I的圆底烧瓶中加入过量乙醚,并微热数分钟,目的是将空气排尽,a制取磷化氢(PH4I+NaOHPH3↑+NaI+H2O)→,检验磷化氢的稳定性,在装置C处用电热器控制温度在300℃左右,发生反应:4PH3P4+6H2(或2PH32P+3H2),B装置的试管中有白色蜡状固体生成为白磷,连接顺序为a→d、e(或e、d、),检验磷化氢的还原性,D装置的试管中Fe2(SO4)3溶液颜色由棕黄色变成淡绿色,说明生成+2价的铁,连接顺序为b、c→f,故答案为:d、e、b、c (或 e、d、b、c);(2)检查A中虚线框内装置的气密性,关闭活塞k,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向圆底烧瓶注入蒸馏水,构成封闭体系,依据改变体系内压强时产生的现象液面的升降判断,若水不能顺利地流下,则气密性良好;(3)铵盐和碱反应生成氨气,N与P处在同一主族,磷盐和碱反应生成磷化氢,反应为:PH4I+NaOHPH3↑+NaI+H2O;(4)PH3在空气中易燃烧(或自燃),装置中若空气不排尽,会自燃,所以实验开始时,先向圆底烧瓶中加入乙醚并微热数分钟,其目的是将空气排尽,以防止PH3在装置中燃烧(或自燃);(5)装置C中反应的化学反应是磷化氢受热分解,反应为:4PH3P4+6H2(或2PH32P+3H2),装置D中磷化氢和铁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为:4PH3+12Fe3+=P4↓+12Fe2++12H+(或PH3+3Fe3+=P↓+3Fe2++3H+);(6)B装置的试管中有白色蜡状固体生成为白磷,为磷化氢受热分解生成的产物,说明磷化氢不稳定,装置C中磷化氢能将铁离子还原成亚铁离子4PH3+12Fe3+=P4↓+12Fe2++12H+(或PH3+3Fe3+=P↓+3Fe2++3H+),说明其具有还原性,答案为:BC;(7)磷化氢有毒,需进行尾气处理,磷化氢、氢气都能燃烧,可通过燃烧的方法进行尾气处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越大,导电能力越强。用 0.100 mol·L1 NaOH 溶液滴定 10.00 mL 浓度均为 0.100 mol·L1 的盐酸和 CH3COOH 溶液。利用传感器测得滴定过程中溶液的电导 率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曲线①代表滴定 HCl 溶液的曲线

B. A 点溶液中:c(CH3COO)c(OH)c(H)0.1  mol·L1

C. 在相同温度下,ABC 三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CB=A

D. D 点溶液中:c(Cl)2c(OH)2c(H)

 

查看答案

一种光化学电池的结构如右图,当光照在表面涂有氯化银的银片上时,发生反应:AgCl(s) Ag(s)+Cl(AgCl) [Cl(AgCl)表示生成的氯原子吸附在氯化银表面],接着Cl(AgCl)+e→Cl(aq),若将光源移除,电池会立即回复至初始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光照时,电流由Y流向X

B. 光照时,当转移0.1mole-时在Pt电极上有0.05molCl2生成

C. 光照时,ClAg电极移动

D. 光照时,电池总反应为:AgCl(s) +Cu+(aq) Ag(s)+Cu2+(aq)+Cl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分子式为C4H8O2的有机物的同分异构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属于酯类的有4种    B. 既含有羟基又含有醛基的有3种

C. 存在分子中含有六元环的同分异构体    D. 属于羧酸类的有2种

 

查看答案

下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与其某种常见化合价的关系图,若用原子序数代表所对应的元素,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工业上常用电解法制备单质bc    B. 31d33d属于同种核素

C.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d>a>e    D. ab形成的化合物不可能含共价键

 

查看答案

根据下列实验或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实验或实验操作

现象

实验结论

A

用大理石和盐酸反应制取CO2气体,立即通入一定浓度的Na2SiO3溶液中

出现白色沉淀

H2CO3的酸性比H2SiO3的酸性强

B

向某溶液先滴加硝酸酸化,再滴加BaCl2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原溶液中含有SO42-SO32-HSO3-中的一种或几种

C

试管b比试管a中溶液的红色深

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

左边棉球变为橙色,右边棉球变为蓝色

氧化性:Cl2>Br2>I2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