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已知A、B、C、D、E为元素周期表中前四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是短周期...

已知A、B、C、D、E为元素周期表中前四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是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B元素3p能级半充满;C是所在周期电负性最大的元素;D是第四周期未成对电子最多的元素;E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11列。

试回答下列有关的问题:

(1)写出基态D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_________,A、B、C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2)D可形成化合物[D(H2O)6](NO3)3

[D(H2O)6](NO3)3中配位体的VSEPR模型名称是_________。该化合物中阴离子的中心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为_________

1 个 [D(H2O)6]3 中含有的σ键数目为_________个。

(3)已知B、C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通常有两种。这两种化合物中_________(填化学式)为非极性分子,另一种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

(4)E离子能与SCN离子形成ESCN沉淀。SCN离子对应的酸有硫氰酸(HSC≡N)和异硫氰酸(HN=C=S),这两种酸沸点更高的是_________(填名称),原因是_________

(5)由A、C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组成的晶体中,阴、阳离子都具有球型对称结构,它们都可以看做刚性圆球,并彼此“相切”。如下图所示为A、C形成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图以及晶胞的截面图,晶胞中距离一个A最近的A

_________个,若晶体密度为ρ g·cm3,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用NA表示,则A的半径为_________cm(用含NAρ的式子表达)。

 

3d54s1 Cl 四面体形 sp2杂化 18 PCl5 异硫氰酸 分子间能形成氢键 12 【解析】已知A、B、C、D、E为元素周期表中前四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是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A为Na元素,B元素3p能级半充满,B为P元素;C是所在周期电负性最大的元素,C为Cl元素;D是第四周期未成对电子最多的元素,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54s1,D为Cr元素,E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11列,E为Cu元素。 (1)D为Cr元素,基态D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54s1,A、B、C三种元素中Cl的非金属性最强,最难失去电子,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Cl,故答案为:3d54s1;Cl; (2)D可形成化合物[D(H2O)6](NO3)3 。 ①[D(H2O)6](NO3)3中配位体为H2O,H2O中O采用sp3杂化,VSEPR模型是四面体形,该化合物中阴离子为NO3-,其中N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 (5+1-2×3)=3,采用sp2杂化,故答案为:四面体形; sp2杂化; ②1 个 [D(H2O)6]3+ 中含有12个O-H共价键和6个配位键,σ键数目为18个,故答案为:18; (3)已知B、C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通常有三氯化磷和五氯化磷。三氯化磷为三角锥形结构,属于极性分子,五氯化磷是三角双锥结构,属于非极性分子,三氯化磷的电子式为,故答案为:PCl5 ;; (4)SCN-离子对应的酸有硫氰酸(H―S―C≡N)和异硫氰酸(H―N=C=S),这两种酸中异硫氰酸分子间能形成氢键,沸点较高,故答案为:异硫氰酸;分子间能形成氢键; (5)由Na、Cl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NaCl,以中间的黑色球为Na+离子研究,与之最近的Na+离子处于晶胞的棱上,共有12个;晶胞中Na+离子数目=1+12×=4,Cl-离子数目=8×+6×=4,故晶胞质量=g,晶胞体积=cm3=cm3,令Cl-离子半径为r,则棱长为×4r=2r,故(2r)3=cm3,解得r=×cm,故答案为:12; ×。 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结构与性质,涉及核外电子排布、杂化轨道、分子结构、晶胞结构与计算等,推断元素是解题关键,(5)为易错点,需要学生具有较好的空间想象力与数学计算能力,注意利用均摊法进行晶胞计算。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利用废旧锌铁皮制备磁性Fe3O4胶体粒子及副产物ZnO的一种制备流程图如下:

已知:Ksp[Zn(OH)2]= 1.2×10—17;Zn(OH)2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还能溶于氨水,生成[Zn(NH3)4]2+

(1)溶液A中加稀H2SO4生成Zn(OH)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2)常温下,Zn(OH)2饱和溶液中c(Zn2+)=3×10—6mol/L,若溶液A中加入稀H2SO4过量,会溶解产生的Zn(OH)2,Zn(OH)2开始溶解的pH为_________,为防止Zn(OH)2溶解,可将稀H2SO4改为_________。(lg2=0.3)

(3)“部分氧化”阶段,NaClO3被还原为Cl,还原剂与氧化剂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_

(4)①由溶液B制得Fe3O4胶体粒子的过程中通入N2的原因是_________

②Fe3O4胶体粒子的直径的范围是_________

③确定滤液B中含有Fe2+的试剂是_________

(5)试解释在实验室不适宜用可溶性锌盐与氨水反应制备氢氧化锌的原因_________

 

查看答案

以煤为原料可合成一系列燃料。

(1)已知:2H2(g)+O2(g)= 2H2O(g)△H=483.6kJ/mol

               CH3OH(g)+H2O(g)=CO2(g)+3H2(g)△H=+49.0kJ/mol

    请写出甲醇燃烧生成H2O(g)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2)向1L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 CO、4mol H2,在适当的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2CO(g)+4H2(g)CH3OCH3(l)+H2O(l)△H=+71kJ/mol

该反应能否_________自发进行(填“能”、“不能”或“无法判断”)

下列叙述能说明此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

a.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b.CO和H2的转化率相等

c.CO和H2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e.1mol CO生成的同时有1mol OH键断裂

(3)CO2(g)+3H2(g)CH3OH(g)+H2O(g)△H<0  在一定条件下,某反应过程中部分数据如下表:

反应条件

反应时间

CO2(mol)

H2(mol)

CH3OH(mol)

H2O(mol)

恒温

恒容

(T1

2L)

0min

2

6

0

0

10min

 

4.5

 

 

20min

1

 

 

 

30min

 

 

1

 

 

0~10min内,用H2O(g)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v(H20)=_________mol/(L·min)

达到平衡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用分数表示),平衡时H2 转化率是_________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30min时改变温度为T2,此时H2的物质的量为3.2mol,则T1_________T2(填“>”、“<”或“=”),理由是_________。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30min时向容器中再充入1mol CO2(g)和1mol H2O(g),则平衡_________移动(填“正向”、“逆向”或“不”).

(4)用甲醚(CH3OCH3)作为燃料电池的原料,请写出在碱性介质中电池负极反应式_________

 

查看答案

碳化铝(Al4C3)用于冶金及催化剂,可由两种单质在高温下直接化合来制备,含有大量氮化铝(AlN)和少量Al2O3

已知:AlN+NaOH+H2O=NaAlO2+NH3↑.

   Al4C3与水接触,会很快放出易燃气体甲烷,并生成氢氧化铝。

为测定某Al4C3样品的含量,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取一定量的样品,选择以下装置测定样品中Al4C3的纯度(夹持仪器已略去).

(1)写出Al4C3与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2)测定样品中Al4C3的纯度可以选择上图装置中的A、_________、C.

(3)完成以下实验步骤:组装好实验装置,首先_________,再加入实验药品,接下来的实验操作是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滴加NaOH浓溶液至不再产生气体.然后关闭分液漏斗活塞,恢复到室温后,上下调节量气管使左右液面相平,然后读数.

(4)若要选择装置D:则D装置中所装试剂是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装置中球形干燥管的作用是_________

(5)为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量气装置中的X液体可以是_________(填字母).

         A.CCl4 B.H2O              C.

(6)若样品中含铝元素的质量是13.5g,滴加100mL氢氧化钠溶液,样品完全溶解且氢氧化钠也恰好完全反应,则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_________.(忽略反应前后溶液体积的变化)

若将a处胶管用弹簧夹夹住,其他操作均同上(样品完全反应),则最终测定的结果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查看答案

磷酸铁锂电池装置如图所示,其中正极材料橄榄石型LiFePO4通过粘合剂附着在铝箔表面,负极石墨材料附着在铜箔表面,电解质为溶解在有机溶剂中的锂盐。电池工作时的总反应为:LiFePO4+6C Li1-xFePO4+LixC6,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聚合物隔膜是阴离子交换膜;

B. 充电时,Li 迁移方向是“由右向左”

C. 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LiFePO4—xe = Li1-xFePO4 + xLi

D. 用该电池电解精炼铜,当转移电子1.25mol时能得到精铜32g,则电子利用率为80%

 

查看答案

25时,在10mL浓度均为0.1mol/L的NaOH和CH3COONa混合溶液中滴加0.1mol/L的盐酸,所得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点溶液加水稀释,逐渐增大

B. b→c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H3COO + H = CH3COOH

C. c点时水的电离程度最大

D. d点溶液中c(Na)=c(Cl)>c(CH3COOH)>c(CH3COO)>c(H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