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乙烷、苯、葡萄糖溶液均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 2,2-二甲基丁烷与2,4-二甲基戊烷的一氯代物数目相同
C. 苯的密度比水小,但由苯反应制得的溴苯、硝基苯、环己烷的密度都比水大
D. 油脂的皂化反应属于加成反应
设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mol H3O+中含有的电子数目为11NA
B. 5.8g熟石膏(2CaSO4 • H2O)含有的结晶水分子数目为0.04NA
C. 28g聚乙烯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2NA
D. 含NA个Na+的Na2O溶解于1L水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 • L-1
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日常生活中,造成钢铁腐蚀的主要原因是化学腐蚀
B. MgO、Al2O3是耐高温材料,工业上常用其电解冶炼对应的金属
C. 明矾水解时产生具有吸附性的胶体粒子,可以用于饮用水的杀菌消毒
D. 纯碱可用于生产普通玻璃,日常生活中也可用热的纯碱溶液来除去物品表面的油污
工业上用CO生产燃料甲醇。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g)+2H2(g) CH3OH(g)。图1表示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图2表示一定温度下,在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mol H2和一定量的CO后,CO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1”中,曲线______(填a或b)表示使用了催化剂;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__(填吸热、放热)反应。
(2)从反应开始到建立平衡, v(H2)=________;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
a.容器内气体压强保持不变
b.反应放热182 kJ
c.若升温,该反应的v(正)增大,v(逆)减小
d.若向容器内通入少量氢气,则此时v(正)>v(逆)
(3)甲醇-空气燃料电池(DMFC)是一种高效能、轻污染电动汽车的车载电池,该燃料电池的电池反应式为:2CH3OH(l)+ 3O2(g)==2CO2(g)+4 H2O(l)。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
①上图的出入口通入或排出的物质名称(或化学式)b________ ,a_____________.
②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池中放电过程中负极附近溶液的pH将_____________(填“下降”、“上升”或“不变”);
(4)、最近,又有科学家制造出一种固体电解质的燃料电池,其效率更高。一个电极通入空气,另一个电极通入汽油蒸气。其中固体电解质是掺杂了Y2O3的ZrO2固体,它在高温下能传导O2-离子(其中氧化反应发生完全)。以丁烷代表汽油。该电池的正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电池的负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放电时固体电解质里的O2-离子的移动方向是向_________________极移动(填“正”或“负”)。
已知X、Y、Z、W 4种元素分别是元素周期表中3个连续短周期的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W同主族,Y、Z为同周期的相邻元素。W原子的质子数等于Y、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Y与X形成的分子中有3个共价键。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试推断:
(1)、写出Z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_。W离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以上元素中两两形成的化合物中,溶于水显碱性的气态氢化物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既含离子键又含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既含极性共价键又含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
(3)、Z的氢化物熔沸点在其同主族氢化物中熔沸点最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化学方程式表示Z与其同主族短周期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由X、Y、Z所形成的常见离子化合物是________(写化学式),该化合物与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浓溶液加热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X与W形成的化合物与水反应时,水作________ (填“氧化剂”或“还原剂”)。
恒温恒容下,将2 mol A气体和2 mol B气体通入体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A(g)+B(g) xC(g)+2D(s),2 min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此时剩余1.2 mol B,并测得C的浓度为1.2 mol·L-1。
(1)x=________。(2)从开始反应至达到平衡状态,生成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
(3)A的转化率与B的转化率之比为________。(4)平衡后A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 。
(5)反应前与平衡后的压强之比为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