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在2支大小相同的试管中各装入2~3 mL约5%的H2O2溶液,再向其中1支试管...

“在2支大小相同的试管中各装入2~3 mL约5%的H2O2溶液,再向其中1支试管中滴入1~2滴1 mol/L FeCl3溶液,对比观察现象。”

Ⅰ.体验H2O2分解的实验意义

(1)指出本实验的探究目的:________

(2)写出H2O2分解反应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

(3)在盛有滴入FeCl3溶液的H2O2溶液中,可观察到溶液中 ________ ;溶液温度升高;溶液由浅黄色变成棕黄色,最后恢复为浅黄色。

Ⅱ.探讨FeCl3催化H2O2分解的机理

(4)Fe3+催化H2O2分解时涉及2步反应:

第1步,Fe3+ 氧化H2O2 :2 Fe3+ + H2O2 ═ 2 Fe2+ + O2 ↑+2 H+

第2步,H2O2 氧化Fe2+ 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FeCl3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 产生大量气泡 2 Fe2+ + H2O2 + 2 H+ ═ 2 Fe3+ + 2H2O 【解析】本题考查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以及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1)根据在2支大小相同的试管中各装入2~3 mL约5%的H2O2溶液,再向其中1支试管中滴入1~2滴1 mol·L-1 FeCl3溶液,对比观察现象,因此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FeCl3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2)过氧化氢分解的反应方程式为2H2O2=H2O+O2↑,H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生成1molO2,转移电子1×2mol=2mol,因此电子转移的数目和方向是:;(3)FeCl3作催化剂,加快H2O2的分解,溶液中出现大量气泡;(4)利用H2O2的氧化性,把Fe2+氧化成Fe3+,离子反应式为H2O2+2Fe2++2H+=2H2O+2Fe3+。 点睛:本题易错点是Fe2+和H2O2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H2O2表现强氧化性,Fe2+表现还原性,H2O2作氧化剂,被还原成H2O,Fe2+被氧化成Fe3+,因此有H2O2+Fe2+→Fe3++H2O,根据化合价的升降法,进行配平,因此有H2O2+2Fe2+→2Fe3++2H2O,离子反应方程式前后所带电荷数相同,因此反应物中缺少2molH+,因此离子方程式为H2O2+2Fe2++2H+=2H2O+2Fe3+。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化学反应2AB + D在三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D的起始浓度为0,反应物A的浓度(mol/L)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表中温度为摄氏度(℃)。

实验

序号

浓度    时间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1

800

1. 0

0.80

0.67

0.57

0.50

c1

0.50

2

800

1.0

0.60

0.50

0.50

0.50

0.50

0.50

3

T3

1.0

0.40

0.25

0.20

0.20

0.20

0.20

 

根据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

(1)在实验1中,以反应物A浓度的变化表示该反应在0~10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________

(2)在实验1中,c1数值为 ________

(3)在实验1、2中有一个实验使用了正催化剂。判断是实验 ________选填“1”或“2”)使用了正催化剂。

(4)在实验1、3中反应温度不同。判断T3 ________ 800(选填“”或“)。

 

查看答案

为探究元素性质递变规律,设计如下实验。

(1)填写各实验步骤对应的实验现象(选填相应序号;不重复选)。

实验序号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入滴有酚酞溶液的冷水中。

________

将磨去表面氧化膜的一小段镁条放入试管中,加入2mL水,滴入2滴酚酞溶液,加热至水沸腾。

________ 

将磨去表面氧化膜的一小段镁条投入2mL 1 mol/L盐酸中。

________

将磨去表面氧化膜的一小片铝投入2mL 1 mol/L盐酸中。

  ________

 

A.剧烈反应,迅速产生大量无色气体。

B.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声,随之消失,溶液变成红色。

C.反应不十分剧烈;产生无色气体。

D.有气体产生,溶液变成浅红色。

(2)实验④:向1mL 1 mol/L AlCl3溶液中滴加2 mol/L NaOH溶液至过量,观察生成白色胶状沉淀,继而沉淀消失。

请用离子方程式解释该实验现象: ________________

(3)实验⑤:在试管中加入3~5 mL Na2SiO3溶液,逐滴加入稀硫酸,边加边振荡。观察试管中出现白色凝胶。相应化学方程式: ________ ,证明酸性:________﹥        用化学式表示)。

(4)实验⑥:向新制得的Na2S溶液中滴加新制的氯水。观察试管中出现黄色沉淀。相应离子方程式: ________ ,证明氧化性:________﹥        用化学式表示)。

通过以上实验和讨论,推断钠、镁、铝的金属性逐渐 ________选填“增强”或“减弱”),硅、硫、氯的非金属性逐渐 ________选填“增强”或“减弱”)。

 

查看答案

已知X、Y、Z、W是短周期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4种主族元素。X元素原子的最外层未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工业上通过分离液态空气获得其单质;元素Y 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的3倍;Z元素+2价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与氖原子相同;W的单质常温常压下为气态。

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W在周期表中位于第 ________ 周期,第 ________ 族。

(2)从空气中获得的X元素单质的电子式: ________

(3)比较Y与Z形成的简单(单原子)离子的半径相对大小:________﹤        用离子符号表示)。

(4)管道工人曾经用X的氢化物检验W单质是否泄漏。W单质能将X从其气态氢化物中置换出来。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 ;W单质泄漏时出现的现象是 ________

 

查看答案

现有X、Y、Z、W四种金属片,①把X、Y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浸入稀硫酸溶液中,X上有气泡产生,Y溶解;②把Z、W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浸入稀硫酸溶液中,W发生还原反应;③把X、Z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浸入稀硫酸溶液中,电子流动方向为X→导线→Z。根据上述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A. 在①中金属片Y发生还原反应

B. 在②中金属片W作负极

C. 上述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W﹤X﹤Z﹤Y

D. 如果把Y、W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硫酸溶液,则电子流动方向为Y→导线→W

 

查看答案

金刚石和石墨是碳元素的两种结构不同的单质(同素异形体)。在100 kPa时,1mol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要吸收1.895 kJ的热能。试判断在100 kPa时,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B. 1mol石墨比1mol金刚石的总能量高

C. 若在等量氧气中充分燃烧,1mol金刚石比1mol石墨的释放的能量高

D. 仅提供1.895 kJ的热能,工业上就能将1mol石墨转化为金刚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