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乙酸正丁酯是医药合成的重要中间体,某同学在实验室中用乙酸和正丁醇来制取,实验操作...

乙酸正丁酯是医药合成的重要中间体,某同学在实验室中用乙酸和正丁醇来制取,实验操作如下:

Ⅰ.将混合液(18.5 mL正丁醇和13.4 mL乙酸(过量),0.4 mL浓硫酸)置于仪器A中并放入适量沸石(见图I,沸石及加热装置等略去),然后加热回流约20分钟。

Ⅱ.将反应后的溶液进行如下处理:①用水洗涤,②用试剂X干燥,③用10% Na2CO3溶液洗涤。

Ⅲ.将所得到的乙酸正丁酯粗品转入蒸馏烧瓶中进行蒸馏,最后得到17.1 g乙酸正丁酯。

图Ⅰ                   图Ⅱ

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化合物

相对分子质量

密度/(g·mL-1)

  沸点/℃

溶解度(g)/(100 g水)

  正丁醇

    74

    0.80

    118.0

    9

    乙酸

    60

    1.045

    118.1

    互溶

乙酸正丁酯

    1 1 6

    0.882

    126.1

    0.7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使用分水器(实验中可分离出水)能提高酯的产率,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Ⅱ中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填序号),用Na2CO3溶液洗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试剂X不能选用下列物质中的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无水硫酸镁    b.新制生石灰    c.无水硫酸钠

(3)步骤Ⅲ(部分装置如图Ⅱ所示)。

①蒸馏过程中需要使用_________形冷凝管,当仪器连接好后,a.向相应的冷凝管中通冷凝水;b.加热蒸馏烧瓶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填“先a后b"或“先b后a”)

②温度计水银球所处的位置不同,会影响馏出物的组成,当温度计水银球分别位于图Ⅱ中的________(填“a”“b”“c”或“d”)点时会导致收集到的产品中混有较多的低沸点杂质。

(4)该实验乙酸正丁酯的产率是_____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三颈烧瓶 不断分离出水,使容器内H2O浓度变小,有利于平衡向酯化反应方向移动 ①③①② 除去残留在产品中的酸(其他合理说法也对) b 直 先a后b a、b 74% 【解析】(1)由装置图可知仪器A的名称是三颈烧瓶,将水分离出来,使产物中水的浓度减小,有利于酯化反应向右进行,所以使用分水器(实验中可分离出水)能提高酯的产率;(2)首先用水除去大部分可溶于水的硫酸等杂质,再用Na2CO3溶液除去残留的酸,再用水除去残留在产品中的Na2CO3溶液,残留的水再用于燥剂除去,所以步骤Ⅱ中的操作顺序为①③①②;因CaO吸水后生成碱会导致酯水解,故不宜用CaO作干燥剂,所以选b;(3)①为使液化产品能全部顺利地进入接收器中,应使用直形冷凝管;为确保蒸馏产物全部液化,应先向冷凝管中通冷却水,然后加热烧瓶使温度迅速升温到沸点,所以先后顺序是先a后b;②同一烧瓶中,反应液的温度高于气体温度,蒸气温度从下向上温度逐渐降低,故当温度计的水银球低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时,会有较多沸点较低的物质夹杂在酯蒸气中,所以位于图Ⅱ中的a、b;(4)18.5mL正丁醇的质量是18.5 mL×0.8 g/mL=14.8 g,设理论上得到乙酸正丁酯的质量是x,则 CH3COOH+CH3CH2CH2CH2OHCH3COOCH2CH2CH2CH3+H2O 74 g 116 g 14.8 g x 所以x=(116 g×14.8 g)÷74 g=23.2 g 生成乙酸正丁酯的产率是:17.1 g/23.2 g×100%=74%。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M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X与其它元素均不位于同一主族,Y和W的原子序数相差8,Y、Z、W三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6,X、Z的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的代数和均为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M的氢化物的水溶液能与W的钠盐溶液反应得到W的氢化物,说明非金属性M > W

B. 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W)>r(Z)>r(Y)

C. Y与Z形成的化合物能与碱反应,但不能和任何酸反应

D. X和Y,W和M均能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1的分子

 

查看答案

某化合物的结构(键线式)及球棍模型如图:

 

  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该有机物中发生SP3杂化的碳原子有7个

B. 该有机物中不含SP2杂化的碳原子

C. 键线式中的Et代表的基团为-CH3

D. 构成环的所有的碳原子可能在同一个平面上

 

查看答案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可以加深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增进对物质世界的认识。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用测定接近水的沸点的水蒸气相对分子质量的方法可知水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

B. 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常用质谱仪,在质谱仪内,有机化合物分子在高真空环境下被高能电子束轰击后主要形成带负电的碎片

C. 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等现代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均可测定C2H6O的分子结构

D. 某有机物分子式为C11H14O2,其H—NMR图谱如右图(峰右侧或上面的数字表示H的个数,且知:7.2ppm(5H)为苯基),可推测该有机物可能为

 

查看答案

甲烷分子(CH4)失去一个H+,形成甲基阴离子(CH3-),在这个过程中,下列描述不合理的是

A.碳原子的杂化类型发生了改变

B.微粒的形状发生了改变

C.微粒的稳定性发生了改变

D.微粒中的键角发生了改变

 

查看答案

已知,如果要合成,所用的起始原料可以是

A、2­甲基­1,3­丁二烯和1­丁炔       

B、1,3­戊二烯和2­丁炔

C、2,3­二甲基­1,3­戊二烯和乙炔      

D、2,3­二甲基­1,3­丁二烯和丙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