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采用适当试剂可完成下表的探究实验,并得出相应的实验结论,其中错...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采用适当试剂可完成下表的探究实验,并得出相应的实验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选项

__丙

装置丙中的现象

实验结论

A

稀硝酸

碳酸钾

澄淸石灰水

变浑浊

酸性:HNO3>H2CO3

B

稀硫酸

碳酸钠

次氯酸钙溶液

白色沉淀

酸性:H2CO3>HClO

C

浓盐酸

大理石

硅酸钠溶液

白色沉淀

非金属性:C>Si

D

浓盐酸

高锰酸钾

石蕊溶液

先变红后褪色

氯水既有酸性,又具有漂白性

 

 

A. A    B. B    C. C    D. D

 

C 【解析】A、丙中变浑浊,说明乙中产生CO2,即装置乙发生Na2CO3+2HNO3=2NaNO3+CO2↑+H2O,利用酸性强的制取酸性弱的,即硝酸的酸性强于碳酸,故A说法正确;B、装置丙出现白色沉淀,白色沉淀是CaCO3,发生CO2+Ca(ClO)2+H2O=CaCO3↓+2HClO,利用酸性强的制取酸性弱的,因此碳酸的酸性强于次氯酸,故B说法正确;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产生的CO2中混有HCl,HCl对CO2与硅酸的反应产生干扰,故C说法错误;D、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反应,产生Cl2,氯气通入到石蕊溶液中,先变红,说明氯水中含有酸性,后褪色,说明氯水具有漂白性,故D说法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一定条件想,将X和Y气体通入1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X(g)+bY(g)mZ(g),5s内反应速率如下:v(X)=0.3mol·L-1·s-1,v(Y)=0.6mol·L-1·s-1,v(Z)=0.6mol·L-1·s-1,则a、b、m的值分别为

A. 1、3、2    B. 1、2、2    C. 1、3、3    D. 1、1、3

 

查看答案

短周期的三种元素A、B、C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图,下列有关A、B、C三种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B

 

 

 

C

 

A.A是一种活泼金属元素

B.C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

C.B的氢氧化物是强碱

D.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

 

查看答案

下列变化中,吸收的热量用于克服分子间作用力的是

A.液溴受热变成溴蒸气            B.加热金刚石使之熔化

C.加热食盐使之熔化              D.加热碘化氢使之分解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合成塔中加入3molH2与1molN2反应即可得到2molNH3

B. 工业上合成SO3时可加入过量空气以提高SO2的转化率

C. 利用Al、Mg、NaOH溶液、导线及电流计等可证明Al的金属活动性大于Mg的

D. 冰箱保存的食品不易变质,与化学反应速率无关

 

查看答案

某元素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它与卤素相结合时,所形成的化学键

A. 一定是共价键    B. 一定是离子健

C. 可能是共价键,也可能是离子键    D. 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