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实验室通常用MnO2作催化剂分解H2O2,已知CuSO4溶液对过氧化氢的分解也具...

实验室通常用MnO2作催化剂分解H2O2,已知CuSO4溶液对过氧化氢的分解也具有催化作用,某实验兴趣小组同学猜想其他盐溶液也可能在这个反应中起同样的作用,于是他们做了以下探究。请你帮助他们完成实验报告:

(1)实验过程:在一支试管中加入5 mL 5%H2O2溶液,然后滴入适量的FeCl3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FeCl3溶液可以催化分解H2O2

(2)已知FeCl3在水中可电离出Fe3Cl,同学们提出以下猜想:

 

促进H2O2分解的微粒

甲同学

H2O

乙同学

Fe3

丙同学

Cl

 

你认为最不可能的是__________同学的猜想,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们对余下的两个猜想用实验进行了探究,请你仔细分析后填表: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结论

向盛有5 mL 5%H2O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的盐酸,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向盛有5 mL 5%H2O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的Fe2(SO4)3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试管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甲 过氧化氢溶液中自身有水,可见水不是催化剂 无明显现象 起催化作用的不是Cl- 试管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起催化作用的是Fe3+ 【解析】(1)根据实验结论可得知FeCl3溶液能催化H2O2分解,因此,向5%的过氧化氢溶液加入FeCl3溶液时,可以观察到:试管中有大量的气泡产生,伸入的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答案为:试管中有大量的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5%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大量的水,但分解速率依然很小,说明溶液中的水并不能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而且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使之在变化前后溶液中水的质量发生了改变;从以上两个方面都可以说明水不能作用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故猜想甲明显不对;故答案为:甲;因过氧化氢溶液中自身有水,可见水不是催化剂; (3)为检验Cl-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了含有Cl-的稀盐酸,观察到无明显改变,说明溶液中的Cl-不能对过氧化氢分解起到催化作用;因此,可推测溶液中的Fe3+催化了过氧化氢的分解,因此另一个探究实验应加入含有Fe3+的溶液进行,并应观察到产生大量气体和带火星木条的复燃;故可加入含Fe3+的硫酸铁溶液或硝酸铁溶液;故答案为:无明显现象; 起催化作用的不是Cl- ;试管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起催化作用的是Fe3+。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双氧水分解使用催化剂的探究。答题时要求学生要有严密的化学思维,学会运用化学现象推测反应原理,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一个化学反应,我们不但要关心物质变化,还要研究能量变化和反应快慢。

(1)下面是一个由天然气和水反应制备氢气的反应,其方程式为:CH4(g)+ 2H2O(g) CO2(g)+4H2(g)该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该反应为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若已知,破坏1mol化学键需要吸收的热量如下表所示:则该反应吸收或放出热量为______kJ (用含a b c d字母的代数式表示)。

化学键

C—H

O—H

C=O

H—H

吸收热量(kJ/mol)

a

b

c

d

 

(2)一定温度下,将3 molA气体和1mol B气体通入一容积固定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 xC(g),反应1min时测得剩余1.8molA,C的浓度为0.4mol/L,则1min内,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X为__________。若反应经2min达到平衡,平衡时C的浓度______0.8mol/L(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若已知达平衡时,该容器内混合气体总压强为p,混合气体起始压强为p0。请用p0、p来表示达平衡时反应物A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如图A、B、C三个烧杯中分别盛有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       

(1)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B中Sn极附近会出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 

C中Zn片上的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发生__________反应(填“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 

(2)A、B、C中铁溶解的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

3)若将质量相等的铁片和铜片用导线相连浸入硫酸铜溶液中构成原电池,如图,电子由_________极流出(填元素符号),一段时间后,两电极质量相差1.2g,则导线中通过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mol

 

查看答案

A、B、C、D、E、F、G均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元素原子核内无中子,B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D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E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F与G位置相邻,G是同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主族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1)C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G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_

(2)D与E按原子个数比1:1形成化合物甲,其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所含化学键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向甲中滴加足量水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E、F、G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顺序是___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4)用BA4D2EDA的水溶液组成燃料电池,电极材料为多孔惰性金属电极。在a极通入BA4气体,b极通入D2气体,则b极是该电池的_____极,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1molX气体跟amolY气体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g)+aY(g) bZ(g).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X的转化率为25%.而且,在同温同压下还测得反应前混合气体的密度是反应后混合气体密度的5/6,则a和b数值可能是(   )

A. a=1 ,  b=2    B. a=1,  b=3

C. a=2,  b=3    D. a=2,  b=1

 

查看答案

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NH2COONH4)置于特制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假设容器体积不变,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NH2COONH4(s)2NH3(g)CO2(g)。下列可以判断该分解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A. v(NH3)=2v(CO2)    B. 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

C. 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密度不变    D. 密闭容器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不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