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高效利用能源,能够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I...

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高效利用能源,能够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I.在一定温度下的2 L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通入2 mol CO2和3 mol H2,发生的反应为CO2(g)+3H2(g)CH3OH(g)+H2O(g) ΔH=-a kJ·mol-1(a>0),测得CO2(g)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不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填编号)

A.CO2的体积分数在混合气体中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C.单位时间内每消耗1.2 mol H2,同时消耗0.4 mol H2O

D.反应中H2O与CH3OH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1,且保持不变

②从0 min到10 min,v(H2)=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下列措施中不能使增大的是______(填编号)。

A.降低温度                       B.将H2O(g)从体系中分离

C.恒温恒容下充入He(g)            D.恒温恒容再充入2 mol CO2和3 mol H2

④计算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II.为进一步探究CO2与NaCN溶液反应的产物,查得数据如下:

化学式

电离平衡常数(25℃)

HCN

K=4.9×10-10

H2CO3

K1=4.3×10-7、K2=5.6×10-11

 

25℃时,测得HCN和NaCN的混合溶液的pH=11,则c(HCN)/c(CN)=_________(可用分数表示)。

向NaCN溶液中通入少量CO2,则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III.(1)有一种利用CO2生产甲醇燃料的方法:

已知:CO2(g)3H2(g) ===CH3OH(g)H2O(l)  ΔH=-a kJ·mol1

CH3OH(g)===CH3OH(l) ΔH=-b kJ·mol1

2H2(g)O2(g)===2H2O(l) ΔH=-c kJ·mol1

则表示CH3OH(l)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甲醇燃料电池原理如图所示。

M区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上述电池做电源,用如图装置电解饱和食盐水(电极均为惰性电极),假设溶液体积为300mL(体积变化忽略),当溶液的pH值变为13时(在常温下测定),理论上消耗甲醇的质量为_______g

 

D 0.075 mol·L-1·min-1 C 0.20 L2/mol2 0.02或1/49 CN-+ CO2+ H2O =HCN+ HCO3- CH3OH(l)+3/2O2(g)===CO2(g)+2H2O(l) ΔH=-(c-a-b) kJ·mol-1 CH3OH-6e-+H2O=CO2+6H+ 0.16 【解析】I.①未平衡时是个变量,现在不变说明已经达到平衡状态了;A.未平衡CO2的体积分数是个变化的量,现在混合气体CO2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说明已经平衡了,故A正确;B.未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个变化的量,现在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说明已经达平衡状态,故B正确;C.单位时间内每消耗1.2mol H2,向正方向,同时消耗0.4mol H2O,向逆方向,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对应成正比,说明已经达平衡状态,故C正确;D.反应中H2O与CH3OH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1,且保持不变,不能说明各自的量不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故D错误;故选D。 ② CO2(g)+3H2(g)⇌CH3OH(g)+H2O(g) 初始(mol/L) 1        1.5         0         0 变化(mol/L) 0.25     0.75       0.25     0.25 平衡(mol/L) 0.75      0.75     0.25      0.25 从0 min到10 min,v(H2)==0.075 mol·L-1·min-1; ③A.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 增大,故A正确;B.将H2O(g)从体系中分离,平衡正向移动,导致 增大,故B正确;C.恒温恒容再充入1molHe对平衡无影响, 不变,故C错误;D.恒温恒容再充入2molCO2和3molH2相当于加压,平衡正向移动,导致增大,故D正确;故答案为C; ④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0.20; II.①由HCN的电离平衡常数Ka=,可知==≈0.02; ②碳酸的一级电离常数大于HCN的,二级电离常数小于HCN的,故碳酸的酸性强于HCN,为碳酸氢根的酸性溶于HCN,故向NaCN溶液中通入少量CO2,反应生成HCN与NaHCO3,该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N-+CO2+H2O=HCN+HCO3-; III.(1)已知:①CO2(g)+3H2(g)CH3OH(g)+H2O(l)△H=-akJ•mol-1;②CH3OH(g)═CH3OH(l)△H=-bkJ•mol-1;③2H2(g)+O2(g)═2H2O(l)△H=-ckJ•mol-1; ×③-①-②得:CH3OH(l)+ O2(g)=CO2(g)+3H2O(l),依据盖斯定律得:△H=-(c-a-b)kJ•mol-1;所以CH3OH(l)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3OH(l)+ O2(g)=CO2(g)+3H2O(l)△H=-(c-a-b)kJ•mol-1; (2)①M区是质子流出的一极,应是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CH3OH-6e-+H2O=CO2+6H+; ②电解饱和食盐水生成氯气、氢气和氢氧化钠,结合化学方程式书写离子方程式为:2Cl-+2H2OH2↑+Cl2↑+2 OH-;溶液体积为300mL,当溶液的pH值为13时,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c(OH-)=0.1mol/L,生成氢氧根离子物质的量=消耗氢离子物质的量=0.1mol/L×0.3L=0.03mol,依据电极反应和电子守恒计算,CH3OH-6e-+H2O=CO2+6H+,2H++2e-=H2↑,CH3OH~6H+,甲醇物质的量=0.005mol,质量=0.005mol×32g/mol=0.16g。 点睛:应用盖斯定律进行简单计算时,关键在于设计反应过程,同时注意:①参照新的热化学方程式(目标热化学方程式),结合原热化学方程式(一般2~3个)进行合理“变形”,如热化学方程式颠倒、乘除以某一个数,然后将它们相加、减,得到目标热化学方程式,求出目标热化学方程式的ΔH与原热化学方程式之间ΔH的换算关系。②当热化学方程式乘、除以某一个数时,ΔH也应相应地乘、除以某一个数;方程式进行加减运算时,ΔH也同样要进行加减运算,且要带“+”“-”符号,即把ΔH看作一个整体进行运算。③将一个热化学方程式颠倒书写时,ΔH的符号也随之改变,但数值不变。④在设计反应过程中,会遇到同一物质的三态(固、液、气)的相互转化,状态由固→液→气变化时,会吸热;反之会放热。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FeCu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HNO3 并微热。充分反应后剩余金属ag。再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并加热,充分振荡后还剩金属bg ,则( 

A. a 可能等于b             B. a 一定等于b  

C. a 可能小于b             D. a 一定大于b

 

查看答案

一种免疫抑制剂麦考酚酸结构简式如图,下列有关麦考酚酸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分子式为C17H20O6

B. 能与FeCl3溶液显色,1mol该物质与浓溴水反应,最多消耗量1 mol Br2

C. 1mol麦考酚酸最多与3 mol NaOH反应

D. 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加成、加聚、取代、消去四种反应

 

查看答案

已知化学反应A2(g)+B2(g)=2AB(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每生成2分子AB吸收b kJ热量

B.该反应热ΔH=+(a-b)kJ·mol-1

C.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断裂1 mol A2和1 mol B2中的化学键,放出a kJ能量

 

查看答案

能与铝作用放出氢气的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 NH4Mg2+NO3Cl    B. Cu2+Na+HCO3Br

C. Na+Fe2+SO42NO3    D. K+Na+AlO2Cl

 

查看答案

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 mol CH5(碳正离子)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1NA

B. 6.8g熔融的KHSO4中含有0.1NA个阳离子

C. 质量相等、密度不等的N2和C2H4两种气体所含的分子数均为NA

D. 室温下,42.0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3NA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